人群一想确实如此,主公只是让他们哄抬一下鱼价,对他们的名声并没有多大影响。
此外事情是他们家下人干的,影响就更小。
“不过,主公,老臣实在有些不懂。”冯良才问道,“主公用计引导海货涨价目的是什么呢?不会仅仅是为了让渔民过上好日子吧。”
“如果仅仅是改善渔民的生活,完全不用这样大费周折。”
这关系到经济发展不均衡的问题,苏文心想说出来你们也不懂,不过还是用通俗的话解释,“我担心鱼价太低工人的工钱太高,渔民便不会打渔,而一窝蜂的过来修房造屋。”
“都过来修房造屋不是好事吗,反正这里刚好大量缺人。”冯良才诧异。
“话不能这样说。”苏文耐心给他解释,“工人们的工钱高了以后会有余钱,加上体力劳动劳累,对肉类的需求量就会增多,如此就会导致肉类价格高涨。而翼州府的肉食不多,完全跟不上他们的消耗,只有打渔才是最容易获得的肉食资源。”
“我提高鱼价,让渔民积极捕鱼,如此工人们既能买到十文钱一斤的鱼,改善生活加快建设,同时还能提高渔民的生活水平。”
“原来是这样,主公真是高瞻远瞩。”冯良才感慨,“这就是主公之前说的经济学吗?”
“主公对这些经济的分析,真是让老臣大开眼界。”
惭愧!张安澜心道,我还以为主公提高鱼价,只是在实行仁政,想让渔民过上好日子。
鱼价肉价什么的听起来太复杂了,恐怕也只有主公的脑子,才能想的那么深远。
主公简直是神人!
治理州府的天才。
他们都是古人,对经济学可以说是知之甚少。
在实践中或多或少有所涉猎,但从未系统研究过。只有一些聪明人,能够看出一些规律,但也只是看出规律而已,不知道其中的底层逻辑。
主公这一招‘引导涨价’融合了经济学、政治智慧与人性洞察,比直接的行政命令更具智慧深度!冯良才心中暗暗说道,又是他治理生涯中的又一个经典案例。
咦,我为什么要说又?
人群继续向前视察。
看见一队工人已经挖出了一个大坑,大坑足足有两米深,人群正在下面夯实地基。
四个壮汉赤着上身,站在一块重达三四百斤的石块面前。
领头的号工开始喊号子:“加把劲呀,抓起!”伴随着号子的节奏,汉子们将石块高高抬起,然后重重的砸在地面。
而周围的工人则是将黄土、石灰、沙子铺在地上。
这就是古人夯实地基的方式,全靠人工。
直到最后夯实的地基深度达到一两米之后,再在上面修房造屋,就没有坍塌歪斜的风险。
在没有起重机的年代,人们能建成金字塔、万里长城等建筑奇迹。
“这种方式非常原始和落后,建造三四层高的楼房尚可。”苏文心想,“但想要像前世那样在这种地基上面修建几十层的高楼大厦,几乎不可能。现代的地基柱石都是打几十米的深坑,然后填上钢筋混凝土。”
“当然也有例外,比如国外的比萨斜塔,国内的释迦塔。”
“这两个个例的成功是建立在地基宽大的基础上。”
“如果用石块做地基而不是三合土地基的话更好,但石块的开采和运输成本太高。因此有限的石材,要用到木柱下面作为柱石和阶条石。翼州地理大部分是平原地区,只有中部有一座高山天柱山。如果全部都用石材做地基的话,估计山都要挖塌。”
“想要将石块从天柱山运过来,成本会高的可怕。”
带着人群顺着泥土斜坡走了下去。
工人们见到一位身穿青色官服头戴官帽的年轻官员带着一干随从过来,立刻放下手中的活,整整齐齐的跪在苏文面前向他参拜:“草民见过老大人。”
人群对苏文的感激和下跪是发自内心的,和之前的摄于权势完全不一样。
因为苏文带给他们的好处是看得见的。
先是开仓平粜卖给他们平价米,接着大兴土木给他们赚钱的机会。他们已经拿到了两次工资,如今每天能吃饱饭了,家里粮食不但充足,还有余粮。
不但有余粮,兜里还有铜板,可以买点肉给孩子买新衣服。
虽然苦点累点,但和之前吃不饱甚至饿死相比,简直有天壤之别。
人群都不傻,谁对他们好他们都知道,内心就感激谁。
现在的生活和之前的生活相比,苏文的新政和之前官吏的政令相比,其中的差距人们都有切身体会。
虽然他们不懂政治,不懂经济。
但他们懂自己的米缸和口袋。
“诸位乡亲平身。”苏文抬了抬手,示意人群起来,“地上凉。”
仅仅是地上凉三个字,就让一些人群感动的想要流泪:别看苏大人这么年轻,年龄是儿孙辈,然而当官的他却实实在在的像大家的老父母。
居然考虑到了地上凉!
也只有父母才会如此关心自己的子女,子民两个字的含义,我们今天算是第一次体会到了。
想想之前的官吏,他们从来没有把我们当人!
不对,之前的官吏是把我们当爹!而他们只是三岁以下的小孩。不但无休止的向父母索要吃食,什么事情都不干还很任性,不讲道理。
“翼州的子民们辛苦了。”
“回禀大人,我们不辛苦。”人群纷纷说道,现在听到子民两个字,他们感到尤为亲切,其中一名汉子还攥着拳头向苏文展示力量,“我们现在能吃饱饭,就有的是力气。”
“你们修建的这个地基大约多久能完工?”苏文问了一个现实的问题。
“地基的深度是六尺,估摸着大约一个月完工。”工头上前回禀道。
“嗯,地基一定要打好,千万不要偷工减料。”苏文道,“地基是修房造屋的基础,如果将来地基塌了本官是要追责的。”
“草民岂敢做这种恶事。”工头连连道,“房屋是官府修建的,就算借草民一百个胆子,草民也不敢。”
“况且,老大人对我等草民的恩情……”
“如果我等还偷工减料,岂不是连猪狗都不如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