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初次交锋:分管领域的阻力
清晨的阳光,穿过半旧的百叶窗,在林枫的办公桌上投下几道斑驳的光痕。桌上的搪瓷杯里,昨夜吴小飞泡的浓茶已经凉透,茶叶沉在杯底,一动不动,像极了这间办公室里凝固的空气。
吴小飞来得很早,他先是轻手轻脚地帮林枫换了新沏的热茶,然后才抱着一本工作笔记,站在一旁,等着领导发话。他发现,仅仅过了一个晚上,这位年轻副县长的眼神似乎又沉静了些许。
“小飞,”林枫没有抬头,目光依旧落在那份关于红石村饮水问题的报告上,“给水利局的马局长打个电话,问一下我昨天交代的事情,解决方案和资金计划,什么时候能送到我这里来。”
“好的,林县长。”吴小飞立刻应下,走到办公桌的另一侧,拿起那部红色的座机电话,熟练地拨了号。
电话接通得很快,吴小飞的腰杆下意识地挺直了些,语气也变得格外客气:“您好,马局长吗?我是县政府的吴小飞,林县长想问一下,关于红石村饮水工程的方案……”
听筒里传来马胜利那带着一点鼻音的、油滑的声音,吴小飞一边听,一边点头,脸上的表情却从最初的期待,慢慢变成了一种熟悉的无奈。
“……是,是,我明白……好的,好的,那我跟林县长汇报。”
挂断电话,吴小飞转向林枫,面露难色:“林县长,马局长说,他非常重视您的指示,昨天连夜就开了个小会研究。但是……他说局里最得力的技术科,前天刚被省水利厅抽调走了,去支援市里一个重点水利枢纽的前期勘测,一时半会儿回不来。没有技术员出具详细的施工图纸,方案不好做。”
林枫端起茶杯,轻轻吹开浮沫,没说话,示意他继续。
“资金方面……马局长说他更头疼。他说他问了财务,今年的项目预算早就已经分完了,一分钱的机动款都没有。如果现在要硬挤出这八万块,就得从别的项目里挪,比如防汛物资储备金。可挪用防汛物资的钱是天大的事,需要主管安全的副县长、县长、甚至书记层层签字审批,流程走下来,没一两个月怕是不行。他还说,这也是为了保护您,免得您刚来就因为程序问题被人抓住把柄。”
吴小飞学得很像,把马胜利那套既周到又无奈的官腔模仿得惟妙惟肖。
林枫听完,笑了笑。这笑意没抵达眼底,反而让空气冷了几分。
马胜利这一手,玩得漂亮。理由找得冠冕堂皇,技术员被上级抽调,你没法说什么;资金预算用完,这是制度问题,你也挑不出错。甚至最后还反过来“体贴”你,为你着想。每一句话都滴水不漏,但连在一起,意思就一个:这事儿,办不了,至少现在办不了。你这个新来的副县长,就慢慢等着吧。
林枫的视线里,马胜利那个看不见的人影头顶上,数值正在变动。昨天还是【-25,轻蔑\/敷衍】,现在已经变成了【-30,糊弄\/看戏】。
“我知道了。”林枫放下茶杯,声音听不出喜怒,“把这份报告先放着吧。”
他转而将目光投向墙角那座文件小山,指了指最上面那几摞厚厚的文件夹:“那些扶贫办的材料,你熟悉吗?”
吴小飞愣了一下,没想到林枫就这么轻轻放过了水利局。他犹豫片刻,还是压低了声音说:“林县长,扶贫办的情况……比水利局还复杂。主任叫钱立业,在扶贫办干了快十年了,县里人送外号‘钱串子’,心思活络得很,跟谁都笑呵呵的,但谁也摸不清他的底。他手下的几个副主任和科长,也都是县里盘根错节的关系户。前几任分管领导,要么是不愿意碰,要么是想碰,但伸了伸手,又都缩回去了。”
“钱串子?”林枫重复了一遍这个外号,觉得有点意思,“让他过来一趟。”
半个小时后,一个顶着地中海发型,脸上堆满笑容的矮胖中年人,像一阵风似的旋进了办公室。他就是钱立业,人未到,声先至。
“哎呀,林县长!早就想来拜见您了,就怕打扰您工作!您这办公室,可真亮堂,有您在这儿坐镇,咱们县的扶贫工作,就像这屋子一样,敞亮了!”
钱立业的目光在林枫年轻的脸上飞快地扫过,头顶上浮现出【-35,奉承\/试探】的字样。
“钱主任,坐。”林枫指了指椅子,开门见山,“我昨晚看了些扶贫材料,有个初步想法,想听听你的意见。”
“您说,您说!我们洗耳恭听!”钱立业掏出个小本本,做出认真记录的姿态。
“我认为,扶贫工作,公开透明是第一位的。”林枫的语速不快,但每个字都很清晰,“我建议,从下个季度开始,全县所有乡镇,所有行政村,关于扶贫款项、物资的发放,包括贫困户的评定标准、申请流程、最终名单和具体发放金额,全部要在村委会的公告栏里,进行为期不少于一周的公示。必须让每一分钱,都在阳光下运行。”
这个提议,简单,直接,甚至可以说是常识。但在钱立业听来,却不亚于一声惊雷。
他脸上的笑容凝固了一瞬,随即又像化开的黄油一样,更加灿烂了:“高!实在是高啊!林县长,您真是高屋建瓴,一针见血!我怎么就没想到呢?这个办法好,这个办法太好了!这一下,就能彻底杜绝优亲厚友,杜绝暗箱操作,让那些真正困难的群众得到实惠!我代表全县的贫困户,感谢您!”
他激动地拍了一下大腿,仿佛林枫不是在提建议,而是在给他发奖金。
林枫静静地看着他表演,等他说完,才问:“既然钱主任也觉得好,那这件事,就由扶贫办牵头,这周内拿出具体实施方案,下周我们就开个全县的动员会,尽快落实下去。”
“哎!”钱立业的笑容一滞,手里的笔在本上画了个圈,却没有落下去,“林县长,您这个指示,方向是绝对正确的。我们扶贫办,坚决拥护,百分之百执行!不过……这个具体操作起来,可能有那么一两个小小的难点,需要您来给我们掌舵。”
“说。”
“您看,第一,是成本问题。”钱立业掰着他那胖乎乎的手指,“全县一百多个行政村,每个村都印那么多名单材料,还要张贴,这笔印刷费、人工费,可不是个小数目。我们扶贫办的行政经费,您是知道的,掰成八瓣花都不够……”
“第二,是执行难度。村干部素质参差不齐,有些老同志,你让他认字都费劲,怎么保证他能把这么重要的公示工作做到位?万一贴错了,贴漏了,或者公示时间不够,引起了群众误会,这个责任谁来负?”
“第三,也是最重要的,是人文关怀。”钱立业的表情变得严肃而悲悯,“林县长,人是要脸树要皮的。有些贫困户,自尊心很强,你把他的名字、家庭情况、领了多少钱,就这么大喇喇地贴在墙上,全村人都看着,他心里能好受吗?我们做扶贫,既要扶物质的贫,也要扶精神的贫,不能因为工作方式简单粗暴,伤了群众的感情啊。这万一要是出了什么想不开的,那我们可就……”
他一番话说得是情真意切,有理有据,从成本到执行,再到人文关怀,把一个简单的公示制度,硬生生说成了一个可能引发巨大风险的定时炸弹。
吴小飞在一旁听得目瞪口呆,心里暗暗佩服,不愧是“钱串子”,死的都能说成活的。
林枫听完,点了点头。
“钱主任考虑得很周全。”
钱立业脸上露出得意的神色,以为把这个年轻县长给唬住了:“不敢当,不敢当,都是跟着您学习。”
“这样吧,”林枫话锋一转,“你说的这三个问题,我来想办法解决。”
钱立业的笑容又僵住了。
“第一,成本问题。我去找县印刷厂,让他们把这个当成公益任务来做,成本价印刷。再说了,一个村几张纸,能花几个钱?这钱要是扶贫办都挤不出来,我私人掏腰包。”
“第二,执行难度。下周的动员会上,我会明确要求,公示工作将作为年度考核乡镇和村两委班子的硬指标。谁的村子出了问题,我就去找谁。村干部不识字,可以让村里的小学老师帮忙念,村里总有识字的人。”
“至于第三个,你所谓的人文关怀……”林枫的眼神冷了下来,“钱主任,那些真正饭都吃不饱,等着救济款救命的贫困户,他们最需要的是实实在在的钱和粮,而不是你那虚无缥缈的‘面子’。如果为了照顾少数人可能的‘面子’,而让更多人的‘里子’——救命钱,被不明不白地侵占了,你觉得,这叫人文关怀吗?”
林枫站起身,走到钱立业面前,居高临下地看着他。
“钱主任,我再强调一遍。这件事,必须办。方案,这周五下班前,我要看到。有困难,你可以写在报告里,但我不想再听到‘办不了’这三个字。”
办公室里的空气压抑得几乎让人喘不过气。钱立业额头上的汗珠,一颗一颗地冒了出来,他头顶的民心值,从【-35】飞快地跳到了【-50,憎恶\/棘手】。
他张了张嘴,还想再说什么,但看到林枫那不带一丝商量余地的眼神,最终还是把话咽了回去。
“……是,林县长,我……我回去,马上就办。”
他几乎是落荒而逃,连那句“您忙”的客套话都忘了说。
办公室里恢复了安静。吴小飞看着林枫的背影,眼神里充满了震撼和一丝担忧。他知道,林枫今天一天,就把水利局和扶贫办这两个最难啃的骨头,全都得罪了。
林枫回到座位上,揉了揉眉心。他知道,无论是马胜利的拖延,还是钱立业的狡辩,都只是开始。他就像一个拳击手,一拳打出去,却打在了一团巨大的棉花上,对方卸掉了他所有的力道,还微笑着告诉他,你这样打不对。
跟他们耍嘴皮子,开会,下文件,根本没用。他们有无数种办法,让你的政策变成一纸空文。
他看着窗外,西斜的太阳把远处凤山的轮廓勾勒成一道金边。他想起了红石村那份报告里写的“村民需步行五里山路挑水”,想起了扶贫档案里那些触目惊心的贫困案例。
那些,才是他要面对的真实战场。
他忽然转过头,对吴小飞说:“小飞,别管扶贫办的方案了。”
吴小飞一愣。
林枫的声音平静而坚定:“去车队,跟他们说我明天要用车。要一台底盘高,能走山路的。还有,去行政科,帮我找一台能用的数码相机,把电池充满。”
吴小飞有些不解:“林县长,要相机做什么?”
林枫的目光再次投向窗外的远山,眼神里有一种冰冷的火焰在燃烧。
“有些道理,在会议室里是讲不通的。有些事情,文件上写得再清楚,有些人也看不见。”他收回目光,看着吴小飞,“所以,我们得拍下来,拿给他们看。如果他们还是看不见,就拿给全县的人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