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馆老者那了然的一瞥,像一根细刺,扎在我刚刚放松下来的神经上。
回到逼仄的旅社房间,锁好门,我依旧能感到那种被看穿的不适。他是谁?是友是敌?他那温和的气息下,究竟隐藏着怎样的立场?
这座县城,比我预想的更加深不可测。汽车站的八卦镜,街角的中医馆……似乎有无数双眼睛,在平静的表象下,注视着每一个踏入此地的“非常之人”。
我必须做点什么,不能只是被动地等待和躲藏。老周生死未卜,青云观的威胁如同达摩克利斯之剑,悬于头顶。我必须掌握更多的信息。
首先,是了解自身。
我再次盘膝坐下,沉入内心。这一次,我不仅仅引导那古老歌诀恢复气力,更尝试着去“阅读”奶奶留下的这份传承。
气旋缓缓旋转,伴随着歌诀的韵律,一些更加模糊、更加破碎的信息碎片,开始从记忆深处浮起。那不是具体的文字或图像,而是一种认知,关于修行境界的初步认知。
我“理解”到,我目前的状态,或许连入门都算不上,仅仅是 “启灵” ——开启了灵台,感应到了气感,能够引气入体。在此之上,似乎还有更广阔的天地,但那些信息如同隔着重雾,无法看清。
而“守心印”和那古老歌诀,便是“启灵”阶段的根本法。一个用于定魂、守神、应对外邪;一个用于温养、壮大灵台气旋,是修行的基石。
至于“封灵刃”……关于它的信息少之又少,只知道它绝非普通兵器,其上的符箓是一种强大的封印,也是力量的引导器。以我目前的微末道行,连揭开它一丝封印都做不到,遑论驾驭。
了解自身,方能知进退。
其次,是了解外界。
我需要知道青云观的动向,需要知道老周的消息,甚至……需要知道那个中医馆老者的底细。
我拿出从王大哥那里换来的一点零钱,决定冒险外出,找一个地方获取信息。网吧,是当下最合适的选择。那里鱼龙混杂,易于隐藏,也能接触到网络世界。
我找了一家位于小巷深处、环境嘈杂的黑网吧。烟雾缭绕,键盘鼠标噼啪作响,几乎都是沉迷游戏的年轻人。我找了个最角落的机子,戴上兜帽,开机。
首先,我尝试搜索本地的新闻。输入“青云观”、“玄清”、“周仁(老周)”等关键词。
结果大多是一些旅游宣传、传统文化报道,将青云观和玄清大师描绘得一片祥和。关于老周,只有几条多年前他作为刑警破获大案的旧闻,没有任何近期消息。
没有消息,或许就是最好的消息?至少说明老周没有明着出事。
我不死心,又尝试在一些本地论坛、贴吧用模糊的关键词搜索,比如“青云山 失踪”、“道观 奇怪事”,但大多石沉大海,或者被当成无稽之谈。
网络的海洋看似广阔,但对于隐藏在水面下的真实,却显得如此无力。
就在我准备放弃时,我鬼使神差地,在搜索框里输入了 “林秀贞”——奶奶的名字。
我并没抱太大希望。奶奶一生低调,几乎从未离开过家乡的小镇。
然而,按下回车键后,屏幕上赫然跳出了一条信息!
那不是新闻报道,而是一个极其简陋、看起来像是个人制作的博客页面。博客名称为 “采药札记” ,最新的一篇日志,发布时间赫然是五年前!
日志没有标题,内容只有寥寥数语:
“访故人于南郊,闻‘守心’一脉尚有传人,心甚慰。然风雨欲来,旧疾难愈,唯愿薪火不灭。”
—— 青松客
守心一脉!奶奶的传承!
我的心跳骤然加速!这个“青松客”是谁?他提到的“故人”是不是奶奶?“南郊”又是指哪里?是这座县城的南郊吗?
这篇日志像黑暗中突然亮起的一颗火星,虽然微弱,却指明了方向!
我立刻尝试查找这个博客的更多信息,注册者、Ip地址……但博客平台过于老旧,什么有效信息都查不到。这个“青松客”似乎也仅仅留下了这惊鸿一瞥的痕迹。
但足够了!
“南郊”……我必须去那里看看!这可能是唯一一条与奶奶的过去、与“守心”一脉相关的线索!
关掉网页,清理掉上网记录,我迅速离开了网吧。
外面的阳光有些刺眼。我站在网吧门口,心中已然有了决断。
蛰伏是必要的,但不能是盲目的蛰伏。既然有了线索,哪怕再渺茫,我也必须去尝试。
回到旅社,我开始做准备。我将状态调整到最佳,仔细检查了封灵刃。然后,我走到窗边,望向县城南面的方向。
那里,会有我寻找的答案吗?还是会遇到新的危险?
无论如何,是时候主动迈出一步了。
窥得一丝秘密,便需做出一个抉择。我的抉择就是——前往南郊,寻找“青松客”留下的痕迹。
(第十一章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