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极,这片被冰雪覆盖的纯净大陆,此刻在地脉守望者的战略地图上,被标记上了猩红的警示符号。
岑什兰调动了所能调动的所有“蜂群”算力,结合古老星象定位法与现代卫星遥感技术,终于将那段异常数据流的最终落点,锁定在了南极东部一片被称为“寂静深渊”的巨大冰盖之下。那里冰层厚度超过四千米,磁场异常,是生命的禁区,也是人类探索的盲区。
“理论上,那里不可能存在任何人工信号源。”技术分析人员反复确认数据后,得出了令人不安的结论,“除非……信号源并非我们理解的科技造物,或者,存在于一个与我们现实空间部分重叠的亚空间夹缝中。”
与此同时,对全球各地手工艺传承村落遭袭事件的调查也有了进展。失窃的物品五花八门——一块西伯利亚萨满用于仪式的古老陨铁、一套秘鲁安第斯山脉印加后裔传承的结绳记事工具、一卷西藏某偏僻寺院记载着特殊冥想图案的唐卡草图……它们看似毫无关联,但经过唐棠以画魂灵韵进行感应,发现这些物品都隐隐散发着一种相似的、极其微弱的抵抗“同化”与“侵蚀”的精神印记。
“它们在收集‘抗体’。”唐棠得出了令人心惊的结论,“或者说,在清除可能威胁到它们‘纯粹寂灭’理念的‘杂质’。”
虚拟世界寻找路径,现实世界清除隐患,双管齐下!“归寂教”的谋划,远比他们展现出的更加深远和可怕。
“不能再等了!”陈默拍板决定,“我们必须去南极,亲自确认冰盖下到底隐藏着什么!”
这一次,队伍规模精简到极致。陈默、唐棠、岑什兰,以及负责武力保障的许斌。蔡少靓坐镇总部,协调全球资源,并利用青鸾秘法,尝试远距离建立一条稳定的通讯和精神支援通道。
乘坐特制的、具备极地环境适应能力和短时潜航功能的符文飞行器,小队穿越狂暴的南极环流,抵达了“寂静深渊”的上空。
放眼望去,只有无边无际的、令人心悸的白色。狂风卷着冰晶,如同无数把锋利的小刀切割着飞行器的外壳。在这里,连地脉的波动都变得极其微弱和缓慢,仿佛被永恒的严寒冻结。
“信号源就在正下方,深度四千二百米。”岑什兰盯着探测器上那个固执闪烁的光点,“冰层结构扫描显示……下面有巨大的空洞!”
飞行器切换模式,如同一条金属巨鲸,头部探出高速旋转的符文钻头,开始向下掘进。钻头与万年坚冰摩擦,发出震耳欲聋的轰鸣,冰冷的碎屑四处飞溅。
这个过程漫长而煎熬。越是向下,那种无形的压抑感就越发强烈。唐棠紧紧握着陈默的手,她的画魂灵韵在这里受到了极大的压制,仿佛整个空间都在排斥着“生命”与“情感”这类概念。
终于,在不知钻探了多久之后,前方猛地一空!
飞行器穿过最后一层冰壁,坠入了一片难以想象的巨大空间!
这里没有光,却并非一片漆黑。无数幽蓝色的、如同神经网络般的光脉,在四周的冰壁上蔓延、搏动,构成了一个庞大到望不到边际的地下生态穹顶!穹顶中心,悬浮着一颗直径近百米的、由无数冰冷棱镜构成的巨大晶体,那些幽蓝光脉正是以它为核心,延伸向四面八方。
更让人毛骨悚然的是,在那些幽蓝光脉之间,冻结着数不清的、形态各异的生物!有远古的恐龙,有近代的探险家,有各种极地生物……它们保持着生前的姿态,栩栩如生,仿佛只是被按下了暂停键。它们的身体与那幽蓝光脉连接在一起,似乎在为其提供着某种……“样本”或者说“养料”。
这里不像基地,更像是一个巨大的、冰冷的标本库和信息采集中心!
“检测到超高强度信息辐射!性质……与海市数据核心同源,但庞大了千万倍!”岑什兰的声音带着一丝颤抖。
就在这时,那个悬浮的巨大棱镜晶体,缓缓转向闯入的飞行器,一个冰冷、宏大、不带任何感情的声音,直接在所有人的脑海中响起:
“欢迎……样本N-7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