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的黎明来得特别早。
林默涵站在深海探索者号研究船的甲板上,望着远处海天交界处泛起的一线鱼肚白。他修长的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栏杆,指节因用力而微微发白。今天,他们将进行人工水肺的第一次深海实地测试。
林博士,设备已经准备好了。
苏羽的声音从身后传来。林默涵转身,看见自己的助手正抱着一个银灰色的金属箱走来。苏羽今年才二十五岁,却已经是国内顶尖的海洋生物工程专家,那双总是带着笑意的眼睛此刻闪烁着兴奋的光芒。
顾博士呢?林默涵问道,接过箱子。
在实验室做最后的参数校准。苏羽推了推鼻梁上的眼镜,她说十分钟后过来。
林默涵点点头,打开箱子。里面整齐排列着两套人工水肺装置——这是他和顾晓婷五年心血的结晶。不同于传统笨重的潜水设备,这些装置只有普通背包大小,采用仿生学原理直接从海水中提取氧气,配合纳米级抗压材料,理论上能让人类在300米深度自由活动超过24小时。
紧张吗?
一个清亮的女声从身后传来。林默涵不用回头就知道是顾晓婷。她总是这样,走路几乎没有声音,像一条优雅的海豚滑入水中。
有点。林默涵罕见地承认了自己的情绪,转身面对这位合作伙伴,毕竟这是第一次真人测试。
顾晓婷今天扎着利落的马尾,额前几缕不听话的碎发被海风吹得轻轻晃动。她穿着贴身的潜水服,勾勒出运动员般矫健的身材。作为海洋生物学家,她曾在没有任何辅助设备的情况下下潜到60米深度,创造了自由潜水的亚洲纪录。
放心吧,我亲自测试。顾晓婷拍了拍林默涵的肩膀,我对我们的有信心。
林默涵嘴角微微上扬。五年前,当他在学术会议上提出人工水肺的构想时,所有人都认为这是天方夜谭。只有顾晓婷——当时还素不相识的顾晓婷——在会后找到他,说她手上有一种特殊的海绵体细胞培养技术,或许能解决氧气交换膜的关键问题。
设备检查完毕,一切正常。苏羽报告道,打断了林默涵的回忆。
小兰呢?顾晓婷环顾四周,她不是吵着要来看测试吗?
在这儿呢!
一个扎着双马尾的女孩从船舱里蹦跳着跑出来。顾小兰,顾晓婷的妹妹,今年刚满二十岁,是海洋大学的学生。她穿着印有卡通海豚的t恤和牛仔短裤,看起来与这艘严肃的科研船格格不入。
姐,你一定要小心啊!顾小兰扑到顾晓婷身边,紧紧抱住她,我昨晚做了个噩梦,梦见你被一条巨大的章鱼拖走了!
顾晓婷笑着揉了揉妹妹的头发:傻瓜,南海哪来那么大的章鱼?再说了,有林博士的设备保护我,比穿十件救生衣还安全。
林默涵看着姐妹俩的互动,眼神柔和了一瞬。他从小在孤儿院长大,从未体验过这种亲情。有时候他会想,顾晓婷那种不顾一切的冒险精神,是不是正因为有这样一个永远等着她回家的妹妹?
时间到了。苏羽看着手表提醒道。
顾晓婷点点头,开始穿戴设备。林默涵上前帮忙,两人的手指在复杂的扣具间偶尔相触,却都默契地迅速分开。五年的朝夕相处,他们之间形成了一种无需言语的默契,却也始终保持着微妙的距离。
通讯测试。林默涵按下耳麦。
清晰。顾晓婷的声音从耳机中传来,同时甲板上的扬声器也响起了她的声音。
生命体征监测正常。苏羽盯着电脑屏幕说道。
顾晓婷走到船边,最后检查了一遍装备。阳光照在她身上,为她镀上一层金色的轮廓。林默涵突然有种冲动想叫住她,但理智告诉他,这是必经的测试。
我下去了。顾晓婷回头看了一眼,目光扫过林默涵、苏羽,最后停留在妹妹担忧的脸上,别担心,很快回来。
随着一声轻响,顾晓婷向后倒去,完美地切入水中,几乎没有溅起水花。
甲板上瞬间安静下来,所有人都聚集到监控屏幕前。屏幕上显示着顾晓婷头盔摄像头传回的实时画面,以及各种生命体征数据。
深度50米,一切正常。顾晓婷的声音从扬声器中传出,伴随着轻微的呼吸声。
林默涵紧盯着屏幕。50米是传统潜水设备相对安全的深度,但对人工水肺来说,这只是热身。
继续下潜,目标深度200米。他命令道。
画面中的光线逐渐变暗,但顾晓婷头盔上的强光灯照亮了周围的海水。偶尔有一群小鱼从镜头前游过,好奇地打量着这个不速之客。
100米...120米...150米...苏羽报着深度数据,声音越来越紧张。
氧气交换效率95%,比实验室数据还要好。林默涵注意到一个关键指标,声音中带着压抑的兴奋。
180米...190米...200米!我们成功了!苏羽突然跳了起来,差点撞翻旁边的仪器。
顾晓婷的笑声从水下传来:感觉太棒了!就像真的变成了鱼一样,完全没有传统潜水的那种压迫感。
林默涵长舒一口气,肩膀的紧绷感终于缓解了一些。但他知道,真正的考验才刚刚开始——长时间停留测试。
在200米深度停留一小时,进行基础活动测试。他指示道。
接下来的时间里,顾晓婷在水下完成了各种预设动作:游泳、搬运、精细操作...每一项测试都超出了预期效果。甲板上的气氛逐渐从紧张变成了兴奋,连一向冷静的林默涵也忍不住露出了罕见的笑容。
林博士,你看这个!苏羽突然指着屏幕一角,顾博士刚才经过的区域,声呐显示有一个异常结构!
林默涵凑近屏幕。确实,在顾晓婷右下方约50米处,声呐显示出一个规则的几何形状,与周围的海底地貌截然不同。
顾博士,请向右下方移动,我们发现了一个异常结构。林默涵立刻通知水下的顾晓婷。
画面开始移动,随着顾晓婷的靠近,一个模糊的轮廓逐渐清晰。那似乎是一个洞穴的入口,但边缘过于规整,几乎可以确定不是自然形成的。
我的天...顾晓婷的声音充满了震惊,这看起来像是...某种建筑的入口?
就在这时,画面突然剧烈晃动起来。
怎么回事?林默涵立刻紧张起来。
不知道,突然有一股很强的水流...顾晓婷的声音断断续续,等等...洞穴里有光...我看到...
通讯突然中断了。
顾博士?顾博士!林默涵大声呼叫,但耳机里只有刺耳的杂音。
甲板上瞬间乱作一团。顾小兰脸色苍白地抓住林默涵的手臂:我姐姐怎么了?你快做点什么!
林默涵的大脑飞速运转。按照预案,他们应该立即启动救援,但顾晓婷现在的位置超出了常规潜水设备的救援范围...
就在他准备下令放下潜水器时,通讯突然恢复了。
...我没事。顾晓婷的声音再次响起,虽然有些喘息,刚才通讯被什么东西干扰了。这个洞穴...你们绝对不敢相信我看到了什么。
立即返回水面。林默涵斩钉截铁地说,现在不是探索未知的时候。
但是林博士,这里面有—
这是命令,顾博士。林默涵罕见地提高了声音,设备还没有经过极限测试,我们不能冒险。
通讯那头沉默了几秒。
好吧,我回来了。顾晓婷最终妥协道。
一小时后,顾晓婷被安全拉回甲板。她刚摘下头盔,顾小兰就扑了上去,紧紧抱住姐姐哭了起来。
我没事,真的。顾晓婷安慰着妹妹,但眼睛却一直盯着林默涵,但我们得谈谈那个洞穴。
林默涵点点头,示意苏羽带顾小兰去休息。等甲板上只剩下他们两人时,顾晓婷迫不及待地开口:
那不是普通的洞穴。入口处有雕刻痕迹,而且我清楚地看到里面有光源。不是生物发光,更像是...人工照明。
林默涵皱起眉头:这不可能。那个深度没有已知的人类活动痕迹。
所以要么是我们发现了一处未知的古代文明遗迹,要么...顾晓婷压低声音,有别人也在研究类似我们的技术,而且走得更远。
两人沉默地对视着,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震惊和一丝恐惧。
我们需要更多数据。林默涵最终说道,但下次必须做好充分准备,带上更多设备。
顾晓婷正要回应,苏羽突然急匆匆地跑回来:林博士!有艘快艇正在靠近,对方声称是国家安全局的!
林默涵和顾晓婷交换了一个疑惑的眼神,快步走向船边。果然,一艘黑色快艇正破浪而来,船头站着一位身着制服的女性,长发在海风中飞扬。
当快艇靠近到足以看清那人的面容时,林默涵的身体明显僵硬了。
柳青妍?他低声喃喃,声音中混杂着惊讶和某种复杂的情绪。
顾晓婷敏锐地看了他一眼:你认识?
林默涵没有回答,因为快艇已经靠上了研究船,那位名叫柳青妍的女性矫健地跳上了甲板。她看起来三十岁出头,五官精致却透着一种不容侵犯的威严,制服完美地贴合着她挺拔的身姿。
林博士,好久不见。柳青妍微笑着伸出手,但笑意未达眼底,看来你的研究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林默涵勉强握了握她的手:柳...长官。我不知道国家安全局对我们的项目感兴趣。
哦,我们对所有可能影响国家安全的技术都感兴趣。柳青妍的目光转向顾晓婷,这位就是顾晓婷博士吧?久仰大名。
顾晓婷礼貌但冷淡地点点头:请问有何贵干?
柳青妍从公文包中取出一份文件:根据国家安全法第17条,你们的人工水肺项目被列为战略技术,从现在起将接受国安局的监督和指导。
林默涵接过文件快速浏览,脸色越来越难看:这等于让我们交出所有研究数据和控制权!
是为了保护国家利益。柳青妍纠正道,我们收到情报,至少三个外国势力已经盯上了你们的研究。今天你们在海底的发现,可能已经引起了不必要的注意。
林默涵和顾晓婷同时一震。
你们怎么知道海底的事?顾晓婷警惕地问。
柳青妍神秘地笑了笑:我们有我们的渠道。重要的是,从现在开始,你们不再只是科学家了——你们是国家安全战线上的战士。
海风突然变得刺骨起来。林默涵看着柳青妍熟悉又陌生的面孔,五年前那段他试图遗忘的记忆又浮现在脑海。他们曾是多么亲密,直到柳青妍突然消失,三个月后他才知道她其实是国安局的卧底,接近他只是为了评估他的研究是否具有军事价值。
而现在,历史似乎正在重演。
我们需要时间考虑。林默涵最终说道。
柳青妍看了看手表:你们有24小时。明天这个时候,我要么带着你们的签字回总部,要么带着查封令来接管你们的所有研究资料。选择很简单,林博士。
说完,她利落地转身,跳回快艇。发动机轰鸣声中,黑色快艇很快消失在视野里。
甲板上陷入了长久的沉默。最终,顾晓婷开口问道:
她是谁?真的只是国安局的人?
林默涵望着快艇消失的方向,声音低沉:她是柳青妍。五年前...我们差点结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