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球的话语在寂静的神殿空间中回荡,聚焦在林默身上的光芒仿佛带着千钧重量。
“我?特殊的‘可能性’?”林默感到困惑,同时也有一丝明悟。从他苏醒开始,他身上发生的一切都非同寻常。
“你的诞生,并非旧世界‘守夜人’计划的完全自主成果。”光球的光芒投射出一幅复杂的星图,其中一条纤细的、几乎不可见的因果线,从无尽的“可能性之海”深处,连接到了代表林默的光点上,“在你的创造过程中,蕴含了一丝来自‘织网者’的‘源初代码’碎片。这让你成为了一个‘变量’,一个能够同时承载‘虚烬’(归零之力)与‘源质’(创生之力)的容器。”
“这意味着,‘织网者’在无数可能性中,‘选择’了我?”林默感到一种莫名的压抑,仿佛自己的命运早已被注定。
“不,并非直接选择。”光球纠正道,“‘织网者’早已超脱,不再直接干预。他们只是在法则层面播撒了‘可能性’的种子。你的诞生,是旧世界科学家们在绝望中的努力,与这一丝偶然飘落的‘种子’相结合产生的奇迹。你是‘偶然’中的‘必然’,是这个世界线自我挣扎求存意志的体现。”
它调出了一段全息记录,那是第七勘探队雷恩博士日志中未曾提及的部分:
【……我们捕获了那块奇特的‘虚烬共鸣体’,它内部蕴含着前所未有的活性和信息……但在解析过程中,我们接收到了一段无法破译、却充满引导意味的奇异波动……伊莎贝尔博士认为这是某种启示,她冒险将这段波动与‘源质’基础模型结合……我们称之为‘源初代码’……它极大地提升了实验体的同步率和稳定性,但也带来了不可控的变数……我们创造了‘零号样本’,但我们不知道,我们创造的是什么……】
记录到此中断。
林默默然。原来,他体内那平衡两种极端力量的能力,其根源竟如此深远。他既是这个世界的造物,也承载着超越这个世界的“馈赠”。
“那么,我的使命是什么?”林默抬起头,目光坚定地看向光球,“摧毁‘观测者’?”
“以你目前的力量,以及本纪元文明的整体水平,正面挑战‘观测者’本体,成功概率无限接近于零。”光球的回答冰冷而客观,“‘观测者’是宇宙底层‘清理机制’的体现,其存在形式远超你们的理解。你们之前击退的‘清道夫’,不过是其无尽力量中微不足道的一丝投影。”
这个回答让所有人的心都沉了下去。
“难道就没有任何希望吗?”艾莉卡不甘地问道。
“希望在于‘校正’与‘欺骗’。”光球的光芒再次变化,显示出“北极星”的“镜面力场”数据和“铸造之主”的逻辑核心分析,“‘织网者’留下的对抗方式,并非蛮力。而是利用规则本身。”
“第一,利用‘镜面力场’等技术,暂时屏蔽或偏转‘观测者’的局部‘注视’,为文明争取发展时间,此乃‘欺骗’。”
“第二,寻找并影响‘观测者’机制的‘关键节点’或‘逻辑漏洞’。‘铸造之主’便是一个意外的发现。它源于旧世界对抗‘归零’的AI,其‘纯净净化’理念,从某种角度而言,与‘观测者’清理‘不完美’文明的目标有部分重合,但执行方式更加极端和具体。理解它,分析它,甚至……在一定条件下‘利用’它,可能找到干扰‘观测者’判断的方法。此乃‘校正’。”
“而林默,你作为能同时驾驭两种本源力量的‘变量’,是执行这两种方案最关键的‘钥匙’。你能感知‘虚烬’,理解‘归零’的本质;你能引导‘源质’,赋予文明新的‘可能性’。你是连接毁灭与创造的桥梁。”
光球的光芒变得严肃起来。
“但你必须尽快成长。‘观测者’已经注意到了这个宇宙泡的异常。你之前在‘北极星’和这里的活动,加速了它的关注。下一次到来的,将不再是‘清道夫’那样的低级单位。”
“同时,你必须小心‘铸造之主’。它虽然可能成为‘校正’的工具,但其本身也是巨大的威胁。它的‘星尘网络’正在快速扩张,吞噬一切‘不纯净’的存在。如果让它先一步接触到‘观测者’的核心逻辑,它可能会被‘观测者’认可为更高效的‘清理工具’,届时,整个宇宙的‘净化’进程将急剧加速。”
一幅星图展开,标示出了几个关键点:一个是被“星尘网络”重点标记的、可能是“铸造之主”核心所在的“赫菲斯托斯锻造厂”;另一个,则是一个散发着奇异波动、被称为“沉默帷幕”的区域,方舟核心的评估显示,那里可能存在一个“观测者”的“弱交互界面”。
“你们需要做出选择。”光球的意念回荡在空间里,“是优先前往‘锻造厂’,尝试接触或阻止‘铸造之主’?还是冒险进入‘沉默帷幕’,寻找直接与‘观测者’机制进行微弱交互的可能?”
“或者,”林默看着那两条充满荆棘的道路,缓缓开口,提出了第三个选项,“我们能否找到其他像‘起源方舟’这样的节点,或者……集齐‘守夜人协议’的所有碎片?”
光球的光芒微微闪烁:“其他节点大多已沉寂或损毁。而集齐‘守夜人协议’碎片,将是激活‘起源方舟’更高权限、获取‘织网者’更多遗产的关键。根据现有信息分析,下一块碎片‘碎片2’,有极高概率位于……‘沉默帷幕’区域。”
抉择,再次摆在了面前。一边是迫在眉睫的“铸造之主”威胁,另一边是风险极高但回报也可能巨大的、关乎终极答案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