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边,宋书宴摘完桃回到屋里,看着顾青荷吃桃的模样,像个带崽小猫咪。
躺在竹椅上懒洋洋的,于是又忍不住走过去,把手放在她肚子上,轻声说道:“这孩子不管是男是女,都是我们的宝贝。”
顾青荷无奈地白了他一眼,但心里也觉得暖暖的。一家人的日子,就在这平淡又温馨的氛围中,一天又一天地过着。
虽然偶尔也有小烦恼,但更多的是甜蜜与满足,等待着小四平安降临。
夏收夏播过后金秋村依旧是风调雨顺的,一转眼又是几个月过去。
如今又是到了棉花丰收的季节,宋书宴看着那一片片连绵不绝雪白的棉花,心里满是欢喜。今年的棉花产量估计比去年的高。
采摘棉花这日,天气晴朗秋高气爽万里无云,他和顾青荷早早便来到棉田,身后还跟着二十来个采摘棉花的女子。
这些女子都是从镇上或者附近村庄找的短工,来宋家打短工也有好几年了,双方还是比较熟悉,一遇上就聊起来了。
顾青荷的肚子已经开始显怀了,宋书宴怕她在棉花地里乱走会摔着,一直都牵着她的手,惹得同村的婶子看到纷纷打趣。
“哟,宋郎君这是把他家娘子宝贝得紧呐!看看出来转都要扶着,生怕摔着了。”
一位婶子笑着说道,周围人听了这话都跟着笑起来。
宋书宴闻言不由的笑了笑,手牵的更紧了,“她还怀着孩子呢,可不能摔着。”
顾青荷脸颊微红,嗔怪地看了宋书宴一眼,不过却也没抽回自己的手。
大家说说笑笑的开始采摘棉花。宋书宴和顾青荷也不闲着,准备好麻袋安排人搬棉花,给她们备好解渴的茶水。
忽然,远处传来一阵孩童的喧闹声,原来是秦夫子带着一群孩子出来了。
孩子念了许久的书,这会被放出来又看到这雪白的棉花田,当然是兴奋不已,纷纷欢笑着跑进了棉花田里玩耍打趣。
野兽出笼嘛,顾青荷很是理解。
秦夫子笑着走上前跟宋书宴和顾青荷打招呼:“宋郎君,宋夫人,今日采摘棉花我带孩子们出来见见这秋日盛景。”
“这里的棉花可真多啊!我还是第一次见到这么多棉花,早期只听说益州东部这边产棉花,如今可算是见着这场景了。”
顾青荷闻言不由笑道:“秦夫子有心了,孩子们来得正好,让他们也体验下采摘棉花。”说着便给每个孩子递上一个小布袋。
孩子们欢呼雀跃,立刻钻进棉田开始采摘。有个调皮的孩子不小心摔了一跤。
宋书宴急忙上前扶起,才看见是自家的小子石头,于是关切问道:“怎么样,摔疼没?”
“爹,不疼。”石头摇摇头,随后又开心的跟着小伙伴们跑去摘棉花了。
顾青荷看着这群孩子们天真烂漫的模样,脸上也不由的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她轻轻抚摸着肚子笑道:“等咱们小四出生了,日后也能跟哥哥们一起玩。”
“宋郎君你家这一亩棉花能收多少石?作价几何?”看着一袋又一袋的棉花被运走,秦夫子好奇的走过来询问道。
宋书宴一听这话便不由笑了,随后解释道:“夫子,我们现在采摘的是含籽的棉花也就是籽棉,籽棉都是按斤算的。
棉花蓬松一压就下去了,这个也没按石算。我们都是按斤售卖的。”
“哦,原来如此。”秦夫子闻言不由点点头,他一心只读圣贤书还真不知道这些,只知道粮食都是按石算的。
“我家这一亩地大概能收籽棉二百三十斤左右,去籽后的皮棉大概八十来斤。”
“这产量算是大丰收吧?”秦夫子不确定的问道,他也不清楚棉花一亩地收多少才是丰收,毕竟棉花属于新的农作物。
前朝后期才出现的,大面积种植也就是这两年的事,至于产量书籍上并无记载。
要不是因为他不懂,他也不会特意带着学童出来看了,就是想要了解一番。
“嗯,这个产量还算是可以,去年籽棉的价格大概是五十文一斤左右。”
“一亩地获益11贯钱,这比种粮食收益高多了。”秦夫子在心中算了算,不由惊叹。
宋书宴赞同的点点头,“是啊,所以如今村里种棉花的人也越来越多。
不过这种植棉花也是有技巧跟方法的,若是不懂产量会很低。”
“前些年旁边几个村子的村民,就是因为不懂如何种植棉花,一亩地才收皮棉二十斤,连我们现在产量的三成都不到。”
秦夫子摸着下巴,若有所思道:“原来如此,这种植之法确实关键。
宋郎君,你可否将这种植棉花的技巧传授给更多人,让大家都能有好收成。”
宋书宴笑着点点头,也没怪这夫子不懂人情世故,毕竟他也是为国为民。
“夫子说得是,不过这事不用我讲,棉花的种植方法这两年其实早就已经传出去了。
县城这边大多数人都知道如何种植,只是他们不知晓是从我们这边传过去的。”
至于别的地方懂不懂如何正确种植棉花,那他就不知道了,能力有限他只知道县城这边的事,其他地方他也打听不到消息。
“原来如此,这棉花既能织布做衣,又有不错的收益,倒是个好营生。等回头我也让我家里的人试着种上几亩。”
秦夫子点点说道,他家里也是有田有地的,只是他不懂耕种,只能把田地交给家中亲戚帮忙种植,他随意收取一点租子。
二人正说着,石头蹦蹦跳跳地跑过来,手里捧着一大把的棉花,一边跑还一边兴奋的喊道:“夫子,爹我摘了好多棉花!”
宋书宴抬手摸摸他的头,笑道:“我们家石头真厉害,过些日子等你妹妹出生了,爹就用这些棉花给她做新棉衣。”
石头用力点头:“还要给娘亲爹爹做衣服,我要和妹妹一起保护娘亲。”
大家听了这话都哈哈大笑起来,随后又有一个孩子兴奋地跑过来,手里还提着半袋子棉花,“夫子,你看我也摘了好多!”
秦夫子笑着摸摸他的头,“不错,赵钏你也很能干,是个好孩子。”
赵钏一听这话眼眸立马就亮了起来,随后又跑去摘棉花了,七八个孩子在棉花田里你追我赶的,不一会儿就摘了不少棉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