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书房“睡袍夜闯事件”发生的第二天,京城的空气中就弥漫开了一股不同寻常的、风雨欲来的紧张气息。
那几个昨晚有幸“亲临现场”的白发老臣,天还没亮就从床上爬了起来。
他们没吃饭,没喝水,一个个面如死灰,形容枯槁,活像刚从地府里集体还阳。
老妻在一旁看得心惊胆战:“老爷,您这是怎么了?可是昨夜在宫中受了惊吓?”
“何止是惊吓!”兵部尚书大人抖着手,颤颤巍巍地从书房里拿出早已备好的笔墨纸砚,悲愤道,“老夫这是……这是大祸临头了啊!”
不该看的,他们看见了。
不该听的,他们也听见了。
皇上和皇后之间那腻死人的“宝贝儿”称呼,以及那位传说中的林皇后穿着睡袍、睡眼惺忪的“真容”……
这哪是“有幸得见”,这简直就是“不幸被见”!
撞破了陛下和皇后娘娘的私密情趣,他们这几个老东西,还有活路吗?!
几位老大人越想越怕,越怕越觉得脖子后面凉飕飕的。
他们当机立断,连夜就写好了辞官的奏折。
不求别的,只求能保住项上人头,告老还乡,回老家种地去。
第二天一大早,他们就揣着奏折,怀着“上坟”般沉重的心情,一步三挪地走进了太和殿。
早朝的气氛,压抑得能拧出水来。
所有人都知道昨晚御书房发生了“大事”,看着那几位老大人一副“视死如归”的表情,大家心里都跟明镜似的。
完了,这几位肱骨之臣,怕是要“凉”了。
顾晏坐在龙椅上,表情淡淡的,看不出喜怒。
那几位老臣互相使了个眼色,颤颤巍巍地走出队列,“扑通”一声就跪在了地上。
“臣……臣等有罪!请陛下……赐臣等告老还乡!”
他们把心一横,闭上眼睛,就等着那句“拖出去斩了”的雷霆之怒。
然而,等了半天,预想中的龙颜大怒并没有到来。
头顶上方,只传来了一声轻飘飘的、带着笑意的问话。
“哦?众爱卿何罪之有啊?”
几位老臣心里咯噔一下。
来了来了!
暴风雨前的宁静!
户部尚书磕着头,声音都带上了哭腔:“臣……臣等昨夜……冲撞了皇后娘娘……”
“冲撞?”顾晏挑了挑眉,慢悠悠地说道,“朕怎么觉得,众爱卿昨夜不仅无过,反而有功呢?”
“啊?”
跪在地上的几位老臣,猛地抬起了头,一脸的懵逼。
有……有功?
我们都看见你家老婆穿睡袍的样子了,这还叫有功?
陛下您是不是对“功劳”这两个字,有什么奇特的误解?
不仅是他们,满朝文武也都傻了,一个个伸长了耳朵,满脸都写着“卧槽还有这种操作”的震惊。
只听龙椅上的那位帝王,用一种极其欣赏的、甚至带着点“你们赚大了”的语气,朗声说道:
“众爱卿深夜为国分忧,此乃忠君爱国之举,劳苦功高,理应嘉奖。”
“其二,皇后乃是天赐瑰宝,真容轻易不示于人。尔等昨夜有幸得见,实乃三生修来的福分!”
“能见证朕与皇后情深意笃,更是上天对尔等忠心的最大肯定!”
“此等祥瑞之兆,预示着我大晏国运昌隆,君臣和睦!”
“如此大功,岂能不赏?”
顾晏顿了顿,看着底下那一张张呆若木鸡的脸,满意地勾起了嘴角,下达了最终的“判决”。
“传朕旨意!昨夜于御书房议事的兵部尚书、户部尚书等五人,忠心可嘉,福泽深厚,即日起,官升一级,各赏黄金百两,锦缎十匹!”
“……”
“……”
“……”
圣旨一出,整个太和殿,掉根针都能听见。
那几位本来准备“英勇就义”的老臣,当场就傻在了原地。
他们互相看了看,又掐了掐自己的大腿。
疼。
不是做梦。
所以……因为看见了皇后娘-娘穿睡袍,他们不仅没被砍头,反而……升官了?!
这他妈叫什么事啊?!
这泼天的富贵,来得也太……太他妈魔幻了吧?!
整个朝堂,瞬间就炸了锅。
所有官员,看着那几位失魂落魄、仿佛被馅饼砸晕了的老同僚,眼神里充满了复杂的情绪。
有震惊,有不解,但更多的,是……羡慕嫉妒恨!
凭什么啊!
大家都是十年寒窗苦读,熬夜加班为国操劳,凭什么他们几个老东西就因为半夜开个会,撞见了皇后娘娘,就能官升一级啊?!
这还有没有天理了!
于是,一个荒诞的、却又无比诱人的念头,在许多人的心中,悄然萌发。
当天下午,朝中就开始流传开一个不成文的、心照不宣的“官场潜规则”。
——能见到皇后娘娘睡袍的,才是皇上真正的心腹!
你想升官吗?你想发财吗?你想成为陛下身边最信任的仔吗?
别再傻乎乎地写什么万言书,做什么利国利民的实事了!
那都没用!
现在最快的晋升通道,就是——去御书房外面,“偶遇”皇后娘娘!
这一下,整个官场都疯了。
那些平日里一下朝就往家跑的官员们,现在个个都变成了“拼命三郎”。
他们白天卷完了工作,晚上还不下班。
一个个都以“心系国事,挑灯夜读”为由,天天半夜不睡觉,捧着本书,在御书房外面那条必经之路上,来来回回地晃悠。
张大人“偶遇”李大人,两人心照不宣地一点头。
“哟,王大人,您也来‘散步’啊?”
“是啊是啊,今晚月色不错,出来看看书,思考一下人生。”
大家嘴上说得冠冕堂皇,心里的小算盘却打得噼里啪啦响。
他们伸长了脖子,像一群等待投喂的鹌鹑,眼巴巴地望着皇后寝宫的方向,心里默默祈祷着。
皇后娘娘,求求您了!
今晚再做个噩梦吧!
再穿着睡袍,来一次御书房吧!
我们不求官升一级,只要能看一眼您那传说中的睡袍,我们就心满意足了!
从此,在晏武帝顾晏的英明(昏庸)统治下,大晏王朝的官场,彻底歪成了一道奇葩的风景线。
官员们的核心KpI,不再是政绩,而是“见睡袍”。
整个皇宫,都因为这件荒唐事,变得“热闹”非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