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来到了第二天,国青队的球员们早早的来到了训练场地,今天他们的训练内容是投篮、运球和传球三项,这些都算是基础训练,但是对一名球员来说,却无比重要,如果基本功不够扎实,又怎么可能打出好成绩呢。
东方彻没有因自己的实力而忽视过基础训练,甚至每天他都会给自己加练,为的就是在形成肌肉记忆后,不断的巩固和加深,因为只有这样,他在球场上无论遇到任何情况,哪怕是被犯规,都能依靠肌肉记忆完成投篮或上篮动作,从而打出“2+1”来,他的每一次打进并加罚,都是自己用努力和汗水换来的,不存在任何侥幸。
国青队的基础训练显然要严格很多,光一个投篮训练就有细分,分为定点投篮,跑动急停投篮,背打转身投篮,以及三分球,每个小项都有要求,不算其他投篮,其中单单一个三分球就要求投满一千个。
这样的要求一出,东方彻都有些吃惊,这相当于一天至少是三千投的量,比之前樱木花道所谓的魔鬼训练强度还要大,因为这还只是投篮而已,没有算上运球和传球的训练,国青队训练如此严苛,也难怪这个时代的龙国篮球能横扫亚洲了。
众人听完,一个个垂头丧气,这么大的训练量,是要把人往死里练的节奏,不过,他们却没有一个人退缩。
随后,刘保国一声哨响,宣告今天的训练正式开始,所有人先跑个五公里热身,然后才开始今天的训练科目。
东方彻直接跑在了最前面,成为了领跑人,这下可就苦了其他十一名球员了,因为刘保国要求其他球员必须按照领跑人的速度进行跑步,如果领跑人跑得慢,大家都能轻松一点,但是像东方彻这种体能怪,又怎么可能是慢慢跑呢,今天任务那么重,他可不希望拖到很晚才完成,所以五公里跑时,他没有像平时那样慢跑,速度直接提了起来。
除了想早点完成今天的训练任务外,东方彻也有着立威的想法,原本最快立威的方式,无外乎来场一对一或者全场比赛,他可以用自己的实力来证明自己,从而得到所有人的尊重,但是这不还没有对抗赛呢,只好用自己的体能给其他人上上强度,让他们明白,他东方彻绝对不是那种省油的灯。
其实东方彻不知道的是,昨天他的体测,以及各种表现已经震住其他人,会用“天赋怪”来称呼他,就已经足够说明其他人对他的忌惮了,只是东方彻一心都在训练上,自己没有注意到罢了。
东方彻用时十五分钟跑完了五公里,这不是他的极限,但却是很多人的极限,这边一跑完,东方彻就开始拿起篮球进行投篮训练了,而其他人,则站在原地气喘吁吁,缓了好久,才能继续开始新的训练。
这不能说他们的体能不好,但是慢跑和快跑的概念不同,东方彻的配速是他们之前从来没有用过的,自然一时间适应不了这个节奏。
刘保国在一旁将所有的情况看在了眼里,心中想要留下东方彻的想法更坚定了。
这边东方彻在如火如荼的进行着国青队训练,另一边,远在神奈川县的其他人的训练却已经接近了尾声,他们只有五天的训练时间。
虽说缺少了东方彻,但是训练的质量却也没有什么影响,毕竟还有藤真健司这个球员身份的教练在呢,完全能替代东方彻的位置,帮助三位教练对球员进行训练。
花形透因为晚来了两天,所以他就比较惨,一直被藤真健司拉着加练,差点没把人给干废了。
除了花形透这个新人以外,还有两个新人出现在了集训地,分别是相田弥生和相田彦一两姐弟,相田弥生是来收集材料,准备做一期报道,相田彦一则是属于闲来无事,跟自己姐姐出来采风。
在第五天的下午,众人还进行了一场内部对抗赛,这一次就是按照主力和替补来进行分队,暂定的主力阵容是中锋赤木刚宪、大前锋樱木花道、小前锋流川枫、得分后卫神宗一郎,组织后卫仙道彰。
替补阵容的队伍则是,中锋鱼柱纯、大前锋花形透、小前锋清田信长,得分后卫三井寿,组织后卫宫城良田,至于藤真健司和福田吉兆,则作为替补阵容的预备人员,可以随时替换,用于改变战术。
这场比赛没有出现一边倒的情况,两边一开始都采用小三角进攻战术,直接对攻,双方攻防转换极快,分数咬的很紧,甚至出现了比分交替领先的情况,输赢就要看哪一队的战术运用更好,以及是否能打断对方的配合。
主力阵容这边的流川枫、仙道彰和神宗一郎三人形成小三角战术的进攻核心,赤木刚宪和樱木花道则杀入内线,为他们保障篮板球,替补阵容也不甘示弱,宫城良田搭配三井寿,以及清田信长进行反击,花形透和鱼柱纯两人负责牵制对面的内线球员,不让他们轻松拿下篮板球。
由于两队都有神射手,小三角进攻战术都能得到最好的远程火力支援,想要将比分拉开,就只能看其他球员的发挥情况了。
流川枫和仙道彰在上半场最后时刻轮流发力,一度将比分的差距拉到八分,结果三井寿立刻还以颜色,两记漂亮的三分球连追六分,好在最后神宗一郎也来了一个压哨三分,才让主力队伍以五分的优势结束上半场比赛。
等到了下半场,替补队伍抢下球权,由代替了清田信长上场的藤真健司,先声夺人,拿下一个三分球,从而吹响了反攻的号角,他们的小三角进攻核心改成了宫城良田、三井寿和藤真健司,有了具备中远距离投射能力的藤真健司,他们的进攻火力突然变强了许多,顿时让主力队伍从领先的优势,变成了需要追分的一方。
小三角进攻被他们打成了类似小球时代的风格,三人互相配合,专门找空位进行出手,得分效率极高,在搭配上两个身高占有优势的内线球员,一度将主力队伍打得只有招架之功,无还手之力。
好在流川枫率先打破了固有思维,将小三角进攻战术灵活运用,改成了他与赤木刚宪和樱木花道的组合,由他在内线中穿插来串联起两位队友,主力球队才没有被对方的三分攻势拉开比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