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5中文网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嘉德殿偏殿内,气氛与往日截然不同。

御案上堆积的文书似乎并未减少,但空气中流动的不再是焦灼与紧迫,而是一种沉静中蕴含力量的自信。

刘辩坐在御案后,目光扫过下首坐着的三人。

陈宫居左首,面容清癯,眼神沉稳,他是最早跟随刘辩的谋臣,经历过多番生死考验,忠诚与能力毋庸置疑,如今总揽尚书台机要,是朝政运转的实际操盘手。

荀彧居陈宫之下,坐姿端正,神色温润平和,他刚被任命为尚书仆射,协助陈宫处理政务,虽然才来几日,但已迅速进入角色,将千头万绪的民政事务梳理得条理清晰。

郭嘉则坐在荀彧对面,位置相对靠后一些,他依旧是那副略显落魄的样子,半倚在锦墩上,脸色苍白,眼神却格外活络,仿佛对殿内的一切都带着几分审视和玩味。

他被任命为军师祭酒,这是个新设的职位,品级不高却地位超然,拥有参赞军机、随时备询的权力。

这三人,风格迥异,却都是这个时代顶尖的智者。

刘辩心中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满足感,这就是他的初代“颍川谋士团”核心,不,准确说,是“颍川系”与“元从系”的结合。

“今日召三位爱卿前来,没有特定的议题,就是想听听诸位对眼下局势,不拘一格,畅所欲言。”

刘辩开口,打破了沉默,语气轻松,“奉孝前日所言‘内修政理,外缓董卓,分化袁绍’十二字,朕深以为然。

今日便以此为基础,我等细细推演一番,看看如何将这十二字,落到实处。”

他首先看向陈宫:“公台,你是大管家,先说说家底吧。西郊大捷,缴获颇丰,但大军赏赐、抚恤伤亡、新增降卒的整编消化,所耗亦是不菲。如今府库,还能支撑我们下一步动作吗?”

陈宫早有准备,从袖中取出一份简册,开口道:“回陛下,此番大捷,缴获兵甲、旌旗、鼓角等军械无数,已陆续补充各军,尤其是丁建阳将军部,损耗得以补充。

缴获粮草约十五万斛,金银钱帛折合约有八千万钱。

然,此战我军伤亡近万,抚恤、赏赐已支用近半。

收编西凉降卒约五千人,打散编入吕温侯及丁建阳军中,其安家、粮饷亦是一笔不小开支。

加之陛下推行均田、减免赋税,司隶各地今年夏秋两税预计将减收三成以上。

综合算来,若维持目前十五万左右兵马规模,且无大规模战事,现有府库积蓄,可支撑一年用度。

若再有战事,或推行更大规模新政,则需另辟财源,否则难以为继。”

陈宫的话如同冷水,让殿内火热的气氛稍微降温。

打仗就是打钱粮,这是亘古不变的真理。刘辩明白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铁律。

“一年……”刘辩手指轻轻敲着桌面,“时间不算宽裕啊。董卓龟缩渑池,但绝不会坐以待毙。袁绍在渤海虎视眈眈。我们必须在这一年内,完成内部整合,积蓄足够的力量。”

荀彧接口道:“陛下,公台先生所虑极是。开源节流,势在必行。

节流方面,宫室营造可暂缓,不必要的赏赐可削减,百官俸禄亦可酌情调整,与国同休戚。然,节流终是有限,关键还在开源。”

他顿了顿,继续道:“盐铁专卖,陛下已着手整顿,假以时日,必见成效。然此乃长远之计。

短期而言,或可考虑几点:其一,鼓励商贸。洛阳乃天下之中,可适当降低关津之税,吸引四方商旅,活跃市面,则市税可增。

其二,清查隐户、隐田。司隶历经战乱,户口流失,田亩隐匿严重。若能重新核定户口、田亩,不仅可使赋税公平,更能增加朝廷直接控制的纳税人口与土地。

其三,可仿效武帝时之举,设‘平准’、‘均输’之官,调节物价,运输物资,既可平抑市场,朝廷亦能从中获利。”

荀彧的建议,既有传统的手段,也有创新的思路,尤其是鼓励商贸和平准均输,显示了他不拘泥于儒家经典的务实态度。

刘辩听得频频点头:“文若所言,深合朕心!鼓励商贸、平准均输,这些都是好办法。

清查隐户隐田,更是推行均田令的基础,必须做,而且要尽快做!

此事牵扯甚广,阻力巨大,文若,你可能担此重任?”

荀彧没有丝毫犹豫,起身肃然道:“臣愿领此命!必当精心筹划,循序渐进,为陛下厘清司隶户口田亩,夯实根基!”

“好!此事便由你主导,尚书台、司隶校尉府协同办理。”刘辩拍板,随即又看向郭嘉,

“奉孝,开源节流是根本,但对外策略,亦关乎生死。你说外缓董卓,分化袁绍,具体该如何操作?董卓那边,李儒并非庸才,恐怕不会坐视我们离间。”

郭嘉似乎早就等着皇帝问话,他懒洋洋地调整了一下坐姿,声音不大,却带着一种洞穿迷雾的清晰:“陛下,董卓如今如同受伤的困兽,看似蜷缩,实则獠牙仍在。

李儒深知凉州是其根基,此刻必定也在极力安抚韩遂、马腾,甚至可能许以更大的利益。我们散播的流言,能起一时之效,但难以持久。”

“那该如何?”刘辩追问。

“简单,真真假假,虚虚实实。”郭嘉嘴角勾起一抹狡黠的笑,“我们可以双管齐下。

一方面,继续散播流言,但内容要变。不说董卓亏待羌人,反而要说……董卓为了拉拢韩遂、马腾,准备将原本许诺给其他羌人部落的盐铁、牧场,转而送给韩、马!

甚至,可以编造细节,说董卓使者已秘密前往金城,与韩遂达成了新的盟约……”

荀彧闻言,眼中闪过一丝了然:“奉孝此计甚毒!此乃移祸江东之计!那些原本就心存疑虑的羌人部落,闻此消息,岂能不怒?

即便不完全相信,也足以让他们对韩遂、马腾心生忌惮,对董卓的承诺更加怀疑。如此一来,董卓想整合凉州力量,难度倍增!”

陈宫也点头赞同:“不错。韩遂、马腾本就与羌部关系密切,此流言一出,他们要么极力辩解,要么……索性将计就计,向董卓索取更多好处以自证‘清白’,无论哪种,都会加深他们与董卓及其他羌部之间的裂痕。”

刘辩抚掌笑道:“好一个真真假假!那另一方面呢?”

“另一方面,”郭嘉继续道,“我们可以派一个‘不那么重要’,但又‘看似很重要’的使者,携带一份‘看似机密’的文书,故意从靠近凉州的方向‘路过’,然后‘不小心’被董卓或者韩遂的巡逻队抓获。

文书内容嘛……可以是陛下写给孙坚的密信抄本,信中‘不经意’地提及,已派人与韩遂、马腾接触,许以高官厚禄,共击董卓,瓜分凉州……”

殿内顿时安静了一下。陈宫和荀彧都看向郭嘉,这计策……太险了,也太阴损了!

这完全是赤裸裸的阳谋,就算董卓、韩遂、马腾明知可能是离间计,但那文书就像一根刺,会牢牢扎在他们心里,让他们互相猜忌,难以互信。

“奉孝……此计是否过于……酷烈?”荀彧微微蹙眉,他性格更为方正,对于这种毫无底线的算计,本能地有些排斥,“若操作不当,恐弄巧成拙,反而促使他们联手。”

郭嘉浑不在意地笑了笑:“文若兄,与虎狼讲仁义,无异于自寻死路。

董卓、韩遂、马腾,哪个是易与之辈?他们之间,本就利益结合,毫无信义可言。

此计便是要利用他们多疑的性格。董卓生性多疑,韩遂机变狡诈,马腾看似耿直实则亦有盘算。

这根刺种下,他们便再难同心。至于联手?呵呵,利益分配不均,猜忌之心已起,如何真心联手?最多不过是貌合神离,互相提防罢了。而这,对我们而言,便已足够。”

刘辩沉吟起来。郭嘉的计策确实狠辣,甚至有些缺德,但不可否认,这可能是目前打破西凉僵局最有效的手段。

乱世用重典,沉疴下猛药。对董卓这些军阀讲道德,确实迂腐了。

“奉孝此计,虽险,但值得一试。”刘辩最终做出了决断,“不过,细节需好生谋划。

使者的人选,文书的内容,泄露的时机和地点,都必须天衣无缝,不能让人一眼看穿是故意为之。

此事……便由奉孝你亲自筹划,王韧的密探配合你行动。”

“嘉领命。”郭嘉拱手,眼中闪烁着跃跃欲试的光芒,他似乎很享受这种在刀尖上跳舞的感觉。

“那袁绍这边呢?”刘辩将话题引向东方,“袁本初如今怕是寝食难安了吧?”

陈宫开口道:“陛下,据东郡那边传来的消息,袁绍确实加紧了与冀州牧韩馥、兖州刺史刘岱等人的联络。

其麾下谋士许攸、郭图等人,也在四处活动。此外,袁绍还多次派人前往南阳,与其弟袁术沟通。”

“袁术?”刘辩冷哼一声,“他这个后将军,在南阳倒是逍遥快活。听说他最近招兵买马,气焰嚣张得很啊。”

荀彧道:“袁公路志大才疏,骄奢淫逸,非成事之器。然其据南阳富庶之地,若与袁绍联手,一北一南,亦不可小觑。陛下需设法阻挠二袁联合。”

郭嘉懒洋洋地插话:“二袁?兄弟阋墙,岂能真心联合?袁绍庶出,袁术嫡出,二人素来不和,争名夺利久矣。

袁术一向以袁氏嫡子自居,看不起袁绍这个婢女所生的兄长。如今袁绍在渤海声望日隆,袁术心中岂能舒服?我等只需稍加挑拨,便可令其心生嫌隙。”

“如何挑拨?”刘辩问。

“简单。”郭嘉笑道,“陛下可下一道诏书,嘉奖袁绍在渤海‘安抚地方,屏藩东方’之功,赐其一些虚衔,如‘督青冀军事’之类,将他的地位抬得高高的。

同时,对南阳的袁术,则只需例行公事地询问其兵马钱粮状况,督促其整军备战,以讨不臣。

诏书措辞,一褒一贬,一扬一抑,以袁术之心胸,必会认为陛下厚此薄彼,看重袁绍而轻视于他。

他不敢明着怨恨陛下,但这股邪火,定然会撒在袁绍头上。二袁之间,不起龃龉才怪。”

又是这种看似简单,却直击人性弱点的算计!刘辩不得不再次感叹郭嘉对人心把握之准。

“此计大善!”刘辩赞道,“就依奉孝之言。公台,这两道诏书,你来拟定,分寸要拿捏好。”

“臣明白。”陈宫应下。

“此外,”刘辩目光变得锐利起来,“对外策略固然重要,但根本还在内部。

文若方才提及清查隐户隐田,此事关乎国本,必须雷厉风行!但可以想见,此举必然触动洛阳乃至司隶地区众多豪强、士族的利益。

他们盘根错节,关系网遍布朝野,绝不会坐以待毙。说不定,其中就有人与袁绍暗通款曲。”

他看向陈宫和荀彧:“二位,朕欲借此机会,一方面推行新政,夯实根基;另一方面,也要将那些吃里扒外、首鼠两端的内患,一并揪出来,彻底清理!

这需要尚书台、司隶校尉府,乃至洛阳令的紧密配合。”

陈宫神色凝重:“陛下,此事牵连甚广,若动作过大,恐引起动荡,甚至给外敌可乘之机。”

荀彧也道:“确需谨慎。或可先易后难,选择一两个势力相对薄弱、罪证较为确凿的目标,作为突破口,以儆效尤。

同时,需掌握确凿证据,依法办事,堵住天下悠悠之口。”

刘辩点了点头,他知道这两位谋士的顾虑是有道理的。

他现在虽然有兵权,有威望,但统治基础还不牢固,不能搞大规模的清洗,那样会人心惶惶,甚至可能逼反一些人。

“朕明白。”刘辩沉声道,“我们不搞株连,不搞扩大化。但要抓几个典型,狠狠地办!

要让所有人知道,朕的朝廷,容得下忠臣良将,也容得下不同政见,但绝容不下背叛和阴谋!

此事,公台你总揽,文若协助,重点排查与渤海袁绍往来密切者。王韧的密探会提供相关线索。”

他顿了顿,眼中闪过一丝寒光:“尤其是那个卫家……朕记得,他们与河东那边,似乎走得有些太近了?”

卫家是河东大族,与董卓控制的区域接壤,其家族中有人在朝为官,也有人与关东士族联姻,关系复杂。

刘辩点名卫家,显然是收到了某些风声,准备拿这个有一定分量但又并非顶尖的家族开刀,既立威,又不会立刻引起顶级门阀的强烈反弹。

陈宫心领神会:“臣明白了。卫家确有可疑之处,臣会重点留意。”

大的方略就在这偏殿的讨论中,一条条清晰起来。

内政以荀彧为主导,清查田亩户口,整顿财政;外交以郭嘉为策士,离间分化,疲敌扰敌;而陈宫则总揽全局,协调各方,同时负责内部肃清的雷霆行动。

三人分工明确,各擅胜场,又能在刘辩的统合下形成合力。

刘辩看着这初步成型的核心智囊团,心中充满了信心,这是团队协作和专业化分工的重要性。

他不需要事必躬亲,他需要的是搭建一个高效的平台,让这些顶尖人才发挥出最大的能量。

“三位爱卿,”刘辩站起身,神情郑重,“今日所议,关乎我朝生死存亡,关乎大汉能否中兴。

具体细则,便有劳三位精诚合作,尽快拟定章程。朕对三位,寄予厚望!”

陈宫、荀彧、郭嘉三人也齐齐起身,躬身行礼:“臣等必竭尽全力,以报陛下!”

315中文网推荐阅读:薄厚人生穿越成弥勒怎么办科举文抄公的快乐你想象不到修士遍地走,你管这叫红楼!大明孽子东鸦杂货店孟婆也是蛮拼哒!唐时月大梁往事千宋嫡女毒妻大唐:列强竟是我自己大明优秀青年呆王溺爱萌妃不乖无敌皇太孙绿罗也是罗马从士兵突击开始的最强兵王秦草独断万古大明征服者回到明朝当王爷贞观卖纸人回到大宋做山匪为质三年你不管,我毒计反戈你后悔啥寻秦记重生:野性部落崛起一品儒商蜀汉我做主三国之乖乖田舍郎锦衣行之吕敏传我爱大明朝痴傻五皇子发配儋州父皇,我真不想当太子!三国:开局盲盒抽到大乔日在三国?我真的是汉室忠良啊我要做皇帝高科技军阀寒门小娇妻暴君总想生三胎喜劫良缘,纨绔俏医妃三国之曹家长子穿越种田之农家小妹皇室店小二隋唐君子演义从我是特种兵开始成为战神三国之魏武元勋贞观楚王王八蛋,不服来战反恐大队公子文成武德
315中文网搜藏榜:铁甲轰鸣内一穿就成绝世高手爱妃,本王俯首称臣穿越宋朝,他们叫我弑君者穿越之建设世界强国三分天下?问过我身后十万铁骑吗汉末大混子系统:重生大明,开局倾家荡产我在大明得长生我是曹子桓抗战之重生周卫国秦时之血衣侯传奇开局茅草屋,终成女相医品狂妃凤舞霓裳:绝色太子妃墓园崛起女帝穿今不好惹三国时空门,我,继承了河北袁家从我是特种兵开始成为战神身为p社玩家的我,润到美洲种田虽然开挂我还是要稳异界战争之超级军团系统重生之傲仕三国陛下,饶了貂蝉吧,你阳气太重了北明不南渡三国开局之一炮害三贤大唐说书人:揭秘玄武门,李二懵了大秦:扶苏!手握三十万还不反?大周九皇子皇贵妃她向来有仇必报抗战之杀敌爆装系统大唐霸道太子李承乾华夏鼎世大乾:帝国独裁者三国之魏武元勋我欲扬唐锦绣嫡女的宅斗攻略手握帝国时代,系统疯狂暴兵大唐:超时空,长乐晋阳小公主!穷鬼的上下两千年三国:努力就变强,我一刀败吕布给异世界一点钢铁洪流的震撼!水浒之小孟尝抗战:龙国无敌军团明末体内寄生个修真者给我戴绿帽,杀你全家套餐走起大唐:我老婆是武媚娘袁术天下圣主降世:开局狗符咒护体九公主她靠撒娇搞定六界大神
315中文网最新小说:废柴王爷?我反手开启召唤护驾后汉异星录六皇子别装了!你的锦衣卫露馅了特工狂婿太能搞事满朝文武愁疯了戍边七年,归来已是陆地神仙争霸天下:日月所照大明第一孝子,却是锦衣卫马超:吾屡世公侯,岂识村野匹夫异界打仗太菜我教他们玩孙子兵法穿越秦朝我的皇后威仪天下龙椅之上,成就千古一帝超时空合伙:我的穿越盟友是太子程序带我穿越回去我,修炼葵花宝典后,比女人还妖科举不顺,从寒门到帝师铁槊镇唐末穿越水浒传之谋逆大宋:这个潘金莲不对劲救命!老扁把我逼成战国医学卷王大唐:小兕你一定要好好活着林飞穿越记搞事就变强,开局复活长孙皇后穿梭万界,女神越多我升级越快我咳血装病,却杀穿了十万匈奴知不可忽骤得开局乞讨,走上大道多子多福:女将军求我开枝散叶鹿踏雍尘携空间穿古代,挖到千年人参暴富重生丰饶行者,开局明末救世洛神仙界篇我在大明当销冠神话三国:开局获得神级选择大唐中兴重生水浒:我刘备,再造大汉丐帮神丐汉祚永固:少帝刘辩逆袭录嗨!我是朱祁钰明末!苟在幕阜山脉造反烬余书:寒江洗冤录从少爷到皇帝魏砥针灸鼻祖涪翁传异世谋主:乱世定鼎一个普通农民的奋斗史我在乱世靠积德建帝国躺赢的咸鱼三国:我的娘子不是凡人挽天倾:我为大明续三百年一家老茶馆,民国三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