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壁同桌胖墩家里条件还是很不错的,父亲是机械厂的车间主任,母亲是供销社的售货员,家里虽有两个儿子,但他父母对他这个小儿子可是疼爱有加。
光看他那敦实的体格,就知道从小到大必定是没亏过嘴的。
可这胖墩,对学习却没什么兴趣,上课总是心不在焉。
他的抽屉里,藏着金庸的武侠小说和各式各样的小零嘴,课本倒是很少被他翻开。
就是每次放学总是十分谄媚的想要抄她作业。
上课时,胖墩总是用课本挡住小说,坐得端端正正,自以为这样就能骗过讲台上的老师。
有一次,吴姗姗实在忍不住,轻轻戳了戳他,小声提醒:“老师快看到你了。”
胖墩吓得手忙脚乱,毕竟是宋老师的课,宋老师为人严肃认真,他可是真的会请家长的,赶紧把小人书塞进抽屉,装作认真听讲的样子,可下一节课,他又故态复萌。
下课了,他还经常用小说里的台词跟人说话,张口闭口都是“在下”、“这位女侠”,那一本正经的表情,眼神请求配合的样子,让人想扶额。
吴姗姗无奈地摇摇头,心想这小子真是中毒太深。
这天课间休息,几个家境较好的干部子女聚在一起聊天,故意大声说着一些名牌文具和手表。
还有一个说自家已经用上了液化燃气,几个人说的热火朝天。
这一年,苏州大约有800户人家第一次用上了瓶装液化石油气。能弄到一只钢瓶,绝对牛气,难怪这个人要说出来炫耀了。
苏州绝大数人家用的还是蜂窝煤。每天早晨弄堂里家家户户“生”煤炉,升起的烟熏得人睁不开眼睛。
时不时朝着吴姗姗这边瞟一眼,充满了挑衅意味。
吴姗姗却像是根本没有察觉到,谁愿意跟一群幼稚鬼玩这种无聊的攀比游戏?
自顾自地整理着手上写好的文章。
这次她写的是小说,写棉纺厂的故事,人物事件反正都有现成的。
在如今这个讲勤劳,说奉献的时代,写工农子弟的故事是绝对不会出错的。
胖墩江亮看不下去了,走到那群同学面前说道:“你们干嘛呀,新同学也没得罪你们,不就是家里条件好点,那是能当吃还是能当喝?
有本事比比学习,你们有这闲工夫不如多看看书。”
那几个同学愣了一下,随后哄笑起来:“哟,江亮,你什么时候成护花使者啦?”
胖墩一脸正气:“我是路见不平拔刀相助,你等却背后说人闲话,这可不是君子所为!”
吴姗姗被他这中二的发言逗得‘噗嗤’一声笑了出来,抬眼看见几人一脸正经的样子,又赶紧把头扭了过去,装作自己不存在。
几个同学不屑地“切”了一声,懒得跟这个胖子计较,又扭过头继续聊起昨天晚上看的电视节目。
等胖墩回到座位,吴姗姗感激地看了他一眼,说道:“谢谢你,不过没必要跟他们计较,不理他们,他们自然就觉得没意思了。”
胖墩撇撇嘴说:“我早就看他们不顺眼了,不就是干部子女嘛,有什么了不起的,有本事说说成绩,像你一样跳级!”
吴姗姗笑着鼓励他:“你上课只要专心听讲,成绩也会提高的。”
江亮挠挠头:“我就是忍不住看小说,没看完就总想着接下来的剧情,我这本已经快看完了,等这本看完,以后一定好好学习。”
吴姗姗鼓励地笑笑,“嗯,我相信你可以的。”
从那之后,吴姗姗和胖墩的关系变得亲近了些。
吴姗姗偶尔会分享一点空间的糖果点心给胖墩,当然,都是这个时代有的。
胖墩更是把她视为最好的朋友,上课偷看小说的次数也少了许多。
这天,班主任丁老师走进教室,拍了拍手说:“同学们,学校要举办作文比赛,每个班推选两名同学参加,咱们班我打算推荐吴姗姗和陈文,两位同学有信心吗?”
众人一片哗然,扭头看向吴珊珊,尤其是之前那几个干部子弟,更是满脸不服气。
陈文是班里的学习委员,作文还上过苏州日报,可凭什么另外一个名额要给新来的插班生?
陈文是班里的班长,学习成绩听胖墩说很不错,此时也看着她。
吴姗姗自信地起身回应:“谢谢老师,我会好好准备的。”
下课后,那几个干部子弟围过来阴阳怪气地说:“哼,有陈文在,凭你也想在作文比赛中获奖?”胖墩刚想反驳,吴姗姗拉住他,自信回答:“有没有能力又不是靠嘴说的,到时候赛场上见真章吧。”
“行啊!要是你拿奖了,我们以后给你叫姐,再也不背后说你,不过要是你输了,以后见面就得叫我们一声哥,以后我们值日你负责,怎么样?”
“那我要是拿奖了,以后我的值日归你们,否则不公平!”
“行,一言为定,大家都做个见证!”
日子一天天过去,吴姗姗在学校里凭借自己的才华和努力,交到了不少好朋友。
这对热爱写作的吴姗姗来说,无疑是一次绝佳的展示机会。
她一头扎进了准备工作中,每天中午吃完饭就去图书馆,查阅各种资料,精心构思作文的框架与内容。
竞赛当天,吴姗姗满怀信心地走进考场。
不少参加竞赛的同学好奇的打量她,这里面数她年纪最小。
拿到题目后,她略作思考,便奋笔疾书起来。文字如灵动的溪流,从她的笔尖源源不断地涌出,一篇饱含深情与独特见解的文章很快完成。
一周后,竞赛结果公布,吴姗姗荣获苏州市作文竞赛一等奖,作文还被放在苏州日报刊登。
这个消息瞬间在学校炸开了锅,她成了全校师生眼中的焦点。
学校专门为她举办了表彰大会,校长亲自为她颁奖。
那几个看她不顺眼的同学也萎了,不过这年纪的孩子还是一腔热血沸腾的青春期,说出来的话都不会自打嘴巴。
主动过来跟她说,以后她的值日都被他们包了,还扭捏着问她,以后能不能找她问功课?
吴姗姗很爽快的同意了。
消息传回家属院,张阿妹却觉得无比刺耳,但是当着别人羡慕的眼神她只能强笑回应。
她阴沉着脸,回家后饭都不想做,以此发泄着不满。
还是小敏放学回家后看她妈不高兴,主动说去烧火做饭,张阿妹又实在怕她浪费油,才接了锅铲。
吴姗姗今天放学后快到家属院时就看见林栋哲在废品收购站卖牙膏皮。
她不禁觉得好笑,真是个从小就会赚钱的机灵鬼!
因为张大爷家买了电视,晚上吃完饭后,巷子里好多家都去他家看电视去了。
张大爷家的房间虽然很小,但是因为电视的吸引,还是来了好多人,整个房间被挤的满满当当,人太多实在挤的慌,好些个人都只能站着看,可是大家依然看的津津有味,一个个稀奇的看着电视里面的节目,边看边讨论着。
在这个十来平方的房子塞进祖孙三代,张大爷家这样的情况只能说是平常,这一年,苏州市的人均居住面积是4.31平方,按这样的标准算,后世不少人家一百二十平方的户型,可以塞进20多个人!可以想象时下住房是多么紧张。
吴姗姗在学校里凭借自己的才华和努力逐渐交到不少好朋友,尤其是同桌江亮,他对吴姗姗简直可以说的上是讨好了,经常给她带小零嘴。
日子一天天过去,张阿妹觉得自己似乎长胖了!
之前的衣服裤子内衣都紧了,不仅如此,小敏也长胖了。
现在人一走出去都被邻里邻居笑着调侃,问她母女俩是不是天天在家吃好吃的。看看这身上明显长胖一大圈的体型,她张嘴想解释,可她说出去人家也不信。
她哪里吃什么好吃的了?
家里一个月就那么几两肉票,整天就是青菜萝卜,再不就是炒个鸡蛋,就算开荤了。
看人家那‘你看我信吗’的眼神,她真是有苦说不出,就是想新做两身衣服家里也没有这么多的布票,只能把旧衣服改改。
随着时间的推移,吴珊珊在一中的学习生活愈发得心应手。
就是这段时间对面庄家有些不消停,
自从去年10月国家宣布恢复高考。庄超英的学生们就总去庄家请教功课,78年的高考定在7月,如今已经是4月份了,巷口的李家,李一鸣去年就考了一次,没考上,今年他还想考,就和表叔宋向阳趁着庄超英休息的时间过来学习。
但是庄超英休息时间,其他人也休息,他们一大清早就来敲门,惹得周围邻居们怨声载道。
连着好几周这样,林家和庄家一墙之隔,宋莹这个暴脾气最先忍不住,她暴跳如雷地怒吼,“敲什么敲?一大清早的,还让不让人睡觉呀?”
李一鸣硬着头皮道,“我,我们来找庄老师,宋阿姨您接着睡。 ”
宋莹大爆粗口,“睡?睡个屁呀睡?你们先敲门,把一个院的人都吵醒,这屁大点的地儿,你们在图南屋里大声说话,怎么睡!”
隔壁王勇也在喊,“一大早就敲、敲、敲,报丧啊!”
林武峰拉了拉宋莹,和颜悦色地说“就是,你们也来的太早了,你宋姨跟黄姨还都在补觉呢,孩子们都早起一周了,想多睡一下啊”
庄超英也跟着劝宋莹,“小宋,对不住,对不住,你先回去休息。”
黄玲第一次婉拒,觉得他们会影响到庄图南和筱婷的学习,黄玲拒绝主要是因为李一鸣还带着社会上的人。
对此吴姗姗也不赞同。声音都传到她这里了。
但是一鸣却觉得黄玲没有分清楚轻重缓急,高考可是很重要的。
一旁的宋莹听到了,忍不住大笑起来。将人说了一通,但是庄超英觉得没什么,那些孩子们来家里也是为了问问题。
诚然,庄超英在教育上绝对是个好老师,但是他还真不是个好丈夫好父亲,处理家庭矛盾时总是缩在后面一言不发,任由自己老婆孩子受委屈,愚孝男真的挺可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