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鲁尔工业区,“泰坦动力”集团总部。
顶层那间装修得如同现代艺术馆般的cEo办公室内,气氛,压抑得如同风暴来临前的海面。
霍斯特·哈特曼教授,正静静地坐在他那张由一整块黑胡桃木打造的、价值不菲的办公桌后。他的脸上,看不出任何表情,但那双透过金丝眼镜,射出的冰冷目光,却让站在他对面的、公司情报部门的主管,感到一阵阵的脊背发凉。
“所以,你的意思是,”哈特曼的声音,平静得可怕,“我们花费了数百万欧元,动用了全球最顶尖的律所,在短短一个月内,构建起来的那座‘专利长城’,在那些东方国家的人眼里,连一道篱笆都算不上?”
“是的……教授。”情报主管艰难地咽了口唾沫,低着头,不敢看哈特曼的眼睛,“我们的线人传回来的情报,非常确切。江北大学的那个团队,已经兵分两路,进驻了中国位于锦城和锡市的国防重点实验室。他们正在进行的,无论是‘雾化制粉’还是‘热等静压’,都完全、彻底地,使用了我们拥有核心专利的技术路线。”
“他们,没有丝毫的避讳?”
“没有,教授。根据线人的描述,他们……就像在使用一本公开的、免费的教科书。”
“啪——”
哈特曼手中的一支万宝龙限量版钢笔,被他硬生生地,捏得从中折断。黑色的墨水,溅射出来,在他面前一份洁白的文件上,留下了一片刺眼的、丑陋的污渍。
“无耻!傲慢!他们这是在抢劫!是在公然地、挑衅整个西方的知识产权体系!”哈特曼终于无法再维持他那份学者的优雅,他猛地从座位上站起,如同被激怒的雄狮,在巨大的办公室里,来回踱步。
波士顿会场上的那份羞辱,还历历在目。而现在,对方的这种“无视”,比任何当面的羞辱,都更让他感到愤怒和……一丝发自内心的恐惧。
他第一次感觉到,事情,正在脱离他的掌控。
“召开紧急董事会!”哈特曼停下脚步,眼神,变得无比阴狠,“另外,通知法务部,让他们立刻,向江北大学,以及所有参与这个项目的中国科研院所,发出我们能起草的、最严厉的律师函!”
“还有,”他补充道,“联系我们在《华尔街日报》和《金融时报》的朋友,我要让全世界,都看到中国,是如何在窃取我们的技术!我要在舆论上,对他们,进行公开的审判!”
……
两天后,一场由“泰坦动力”集团主导的、声势浩大的舆论风暴,席卷了整个西方的商业和科技媒体。
《华尔街日报》的头版,用醒目的标题,刊登了一篇深度报道——《东方巨龙的阴影:泰坦动力遭遇史无前例的技术剽窃》。
报道中,哈特曼以一个“受害者”的姿态,痛心疾首地,谴责了中方“无视国际商业规则”的“强盗行为”,并声称,将动用一切法律武器,扞卫自己的知识产权。
同时,一封由全球最顶级的、被誉为“法律界百人斩”的美国苏利文·克伦威尔律师事务所(Sullivan & cromwell LLp)出具的、长达数十页的律师函,也通过国际快递,送到了江北大学校长的办公桌上。
这封律师函,措辞严厉,充满了法律术语和不加掩饰的威胁。它要求江北大学,立刻停止一切相关的“侵权”科研活动,并对“泰坦动力”集团,进行公开道歉和巨额赔偿。否则,将面临一场旷日持久的、足以让任何一所大学声誉扫地的国际诉讼。
然而,哈特曼所期待的、中方的恐慌和退缩,并没有出现。
他这记看似雷霆万钧的重拳,打出去后,却像是砸进了一团棉花里,连一丝回响,都没有。
江北大学校长办公室。
校长看着桌上那封制作精美、措辞吓人的英文律师函,只是轻蔑地,笑了笑。
他甚至看都没看,就直接,将其扔进了旁边的碎纸机里。
“嗡嗡——”
伴随着一阵机器的轰鸣,那封价值数万美元律师费的信函,瞬间,变成了一堆毫无意义的、细碎的纸条。
校长拿起桌上的座机电话,拨通了一个号码。
“喂,老张啊,是我。嗯,对,德国人的那封信,我收到了。已经处理了。我的意见?我也没啥意见,让他们继续演吧,我们,安安静静地,看戏就行。”
而在第二天,京州,外交部的例行记者会上。
一位来自英国《金融时报》的记者,果然,就此事,提出了尖锐的问题。
“发言人女士,请问您如何评论,德国泰坦动力集团,关于中国科研机构‘窃取’其核心专利技术的指控?”
发言人,一位气质干练、目光锐利的女士,脸上,露出了一个礼貌,却又带着一丝疏离的微笑。
她缓缓地,对着话筒,用一种不紧不慢的、清晰无比的语调,回应道:
“中国始终坚持,通过自主创新,来推动科技的发展。我们鼓励,并致力于,在互相尊重、合作共赢的基础上,与世界各国的企业和科研机构,展开正常的交流。”
她顿了顿,话锋一-转,语气,变得淡然,却又充满了不容置喙的力量。
“同时,我也想强调一点。”
“中国的科技发展,有自己的节奏和方向。这,不会因为外界的任何干扰,而停下脚步。”
轻描淡写。
云淡风轻。
没有愤怒,没有驳斥,只有一种绝对的……无视。
这种无视,比任何激烈的反驳,都更让哈特曼,感到屈辱和无力。
如果说,这些,还只是“软钉子”。那么,第三天,他所遭遇的,就是一记,真正意义上的、来自国家层面的……打击。
德国,“泰坦动力”总部。
一辆挂着外交牌照的黑色轿车,安静地,停在了总部的正门前。
中国驻德国大使馆的一等秘书,一位气质沉稳、不苟言笑的中年外交官,在哈特曼的亲自接待下,走进了他的办公室。
没有多余的寒暄。
这位外交官,从自己的公文包里,取出了一份装在外交信封里的、薄薄的公函,郑重地,递给了哈特曼。
“哈特曼教授,我奉我国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局的命令,向您和贵公司,转交这份正式的外交公函。”
哈特曼的心中,升起一股极其不祥的预感。
他颤抖着手,打开了信封。
公函的内容,极其简短,甚至,都没有用正式的信笺纸打印。
上面,只有两段话。
第一段,是简单引用了《东方.....国国防专利法》中的第二十四条之规定。
第二段,则是一句,充满了东方智慧,却又冰冷得,不带丝毫感情的……“建议”。
“……鉴于江北大学的相关研究,已被列为我国国家级保密项目。我们建议,泰坦动力集团,作为一家负责任的、在中国市场有着广泛利益的国际企业,能专注于自身的商业活动,不要试图,干涉国家主权范围内的……内部事务。”
“内部事务”。
这四个字,像一把无形的、最锋利的利剑,瞬间,刺穿了哈特曼所有的幻想。
他呆呆地,拿着那份薄薄的、却又重如泰山的公函,感觉自己的手,都在不受控制地,剧烈颤抖。
他那封气势汹汹的律师函,那场声势浩大的国际舆论谴责,在这份来自一个主权国家的、平静的公函面前,都瞬间,变成了一个彻头彻尾的、自取其辱的……国际笑话。
他这才,第一次,如此真切地,感受到。
在他面前的,根本不是一个什么大学,也不是一个什么年轻的团队。
而是一个,正在苏醒的、拥有着自己绝对意志和力量的……东方巨龙。
而他引以为傲的那些,在西方世界里,无往而不利的“商业规则”,在这个巨人的面前,不过是一张,可以被轻易捅破的……废纸。
“哈特曼教授?”那位外交官,看着他那副失魂落魄的模样,平静地提醒道,“如果您已经阅读完毕,那么,我的任务,就完成了。告辞。”
外交官,转身,离去。
巨大的办公室里,只剩下哈特曼一人。
他缓缓地,瘫软在了自己的真皮座椅上,看着窗外那片熟悉的、代表着德意志工业荣光的工厂区,第一次,感到了,一种发自内心的、深深的……无力。
常规的商业战争,已经,彻底失败了。
他必须,启用更阴险、更不光彩、更没有底线的……手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