渠江东岸,鹫峰山(今涞滩古镇一带)山寨,聚义厅内。
灯火通明,映照着几张神色凝重的面孔。厅内陈设粗犷,兵器架林立,正中悬挂着一面“替天行道”的杏黄旗,却无寻常山寨的匪气,反透着一股肃穆与忧虑。
主位上,坐着一位身材魁梧、面容刚毅、身着旧制式皮甲的中年汉子,正是大当家罗锋。他原是本州一名不得志的低级军官,因不堪上官欺压,又见赋税逼民,一怒之下才上了山。
其左下首,坐着一位豹头环眼、脾气火爆的壮汉,乃是二当家杨猛,擅使一口朴刀,勇猛过人。
右下首,则是一位年近四旬、面容清癯、三缕长须、身着洗得发白的文士袍的中年人。他眼神睿智,却带着几分沧桑,正是山寨的智囊,军师齐逸,字甫阁。他屡试不第,看透官场黑暗,因替百姓写状纸得罪了权贵,被迫流亡,后被罗锋请上山。
紧挨着齐逸的,是一位年纪稍轻,约莫二十七八,眉目间带着书卷气,却又不失干练的年轻人,乃是三当家韩文进,字弃武。
他本出身小吏之家,立志科举,却因家道中落和地方豪强逼迫,阴差阳错被卷上山,因其识字懂算,心思缜密,被委以管理山寨钱粮后勤、文书往来之责。
此外,还有几名掌管各小队的小头目分坐两侧。
此刻,厅内气氛凝重。宁王大军抵达合州的消息,已由山下眼线飞报上山。
大当家罗锋环视众人,沉声开口,声音洪亮却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忧虑:“诸位兄弟,想必都已知晓。宁王周景昭亲率数万大军,已抵达合州城外扎营。此人非同小可,非合州刺史那般无能之辈。其麾下兵强马壮,能征惯战,此番南征,势在必得。我等虽据险而守,屡败官兵,然若宁王挥师来攻,与本地官兵合兵一处…形势恐将极为艰难。”
二当家杨猛猛地一拍桌子,瓮声道:“大哥何必长他人志气!兵来将挡,水来土掩!那宁王大军又如何?咱这鹫峰山,三面悬崖,一面环水,易守难攻!他若敢来,管教他碰个头破血流!大不了拼个鱼死网破!”他虽说得硬气,但眼神深处也有一丝不安。
三当家韩文进(弃武)沉吟片刻,开口道:“二哥勇武可嘉。然…据探报,宁王大军沿渠江而下时,并未对我山寨有任何举动,甚至未曾派出斥候靠近侦查。其主力沿嘉陵江南下,目标直指渝州。或许宁王志在平叛,无暇他顾,未必会来理会我们这‘疥癣之疾’?我们或可静观其变?”
军师齐逸(甫阁)缓缓摇头,目光扫过众人,声音沉稳而清晰:“三当家之言,有其道理,却未免过于乐观。宁王周景昭,绝非寻常藩王。其奉旨南征,一路行来,肃贪官、破邪教、安地方,手段雷霆,心思缜密。合州乃三江锁钥,巴蜀门户,战略地位何其重要?他岂会容自己大军侧后,存在我这样一股不明势力,占据天险,拥兵自重?”
他顿了顿,加重语气:“即便我等待他并无恶意,甚至心存敬意,然在他眼中,我等便是不可控的变数。大军远征,最忌后方不稳。以宁王行事风格,必不会放任不管!其不来则已,若来,绝非合州刺史那般儿戏。”
罗锋眉头紧锁:“军师认为,宁王会发兵来攻?”
齐逸微微颔首,又缓缓摇头:“发兵强攻,乃是下策。鹫峰天险,强攻必付出惨重代价,于其南征大业不利。宁王雄才大略,当不会行此不智之举。”
杨猛疑惑道:“不打?那他能如何?难不成还能飞上山来?”
齐逸眼中闪过一丝精光,捋须道:“招安。”
“招安?”众人皆是一愣。
“正是。”齐逸肯定道,“此乃上策。宁王初至,必已派人查探本地情状。我等起事缘由(抗税)、行事准则(劫官济民、不伤无辜),想必已传入其耳中。其或会认为我等尚有可争取之处。若派能言善辩之士前来,陈说利害,许以承诺,如清查吏治、减免赋税、为我等正名,甚至允我等戴罪立功,编入行伍…诸位兄弟,届时,该如何应对?”
此言一出,厅内顿时安静下来,众人面面相觑,神色复杂。
招安?这是他们从未真正仔细考虑过的道路。当初上山,是为活命,是为反抗不公。如今,一条看似“光明”的道路可能摆在眼前,却充满了未知与风险。
罗锋沉默片刻,看向齐逸:“军师以为,宁王招安,有几分诚意?朝廷…可信吗?”他知道官场黑暗,对此深有疑虑。
杨猛则哼了一声:“招安?说得好听!怕是骗我们下山,然后一网打尽!官府的话,能信?”
韩文进(弃武)眼神却有些波动。他本意功名,若非逼不得已,岂愿终身为“寇”?若真有招安正名,重返正道的机会…
齐逸叹道:“此正是难点所在。宁王或确有诚意,然其终究代表朝廷。朝廷法度森严,聚众抗官,终是大罪。即便宁王一时宽容,日后难保不被清算。且…我等若受招安,弟兄们是解散归田,还是编入军中?归田者,可能真得安宁?从军者,是否会被当作炮灰?其中变数,难以预料。”
他话锋一转:“然,若断然拒绝…则必与宁王为敌。以其雷霆手段,鹫峰山虽险,恐亦难久守。届时,覆巢之下,安有完卵?”
难题摆在了所有人面前。接受招安,前途未卜,可能是个陷阱;拒绝招安,则要与强大的宁王大军为敌,胜算渺茫。
罗锋深吸一口气,目光扫过几位当家和小头目:“军师所言,句句在理。宁王…很可能真会走招安这条路。此事关乎山寨存亡,关乎每一位兄弟的身家性命,不可不慎重。”
他站起身,决断道:“传令下去,加强山寨戒备,多派眼线,严密监视合州方向宁军动向,尤其是是否有使者前来。同时,召集所有头目弟兄,将此事告知大家,听听众人的想法。是战是和,是接受招安还是死守到底,需大家共同议定!”
“是!大当家!”众人轰然应诺,神色各异地散去准备。
聚义厅内,只剩下罗锋、齐逸、杨猛、韩文进等核心几人。
窗外,夜色深沉,鹫峰山险峻的轮廓在月光下更显孤寂。山寨的未来,如同这山间的迷雾,笼罩在宁王大军带来的巨大压力之下,变得扑朔迷离。
是接受招安,搏一个未知的前程,还是坚守山寨,面对可能到来的雷霆打击?这个艰难的抉择,重重地压在了每一位山寨首领的心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