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学的成功开办与平稳运行,让沈芷衣在宫中的地位变得更加超然独特。她并非后宫嫔妃,却拥有比许多低阶妃嫔更大的影响力与话语权;她手中并无行政实权,却能通过女学这座桥梁,将自己的理念悄然渗透到宫廷的诸多角落。皇帝萧景玄兑现了他的承诺,内务府对女学的所需用度一律优先供应,无人敢从中作梗,这本身就是一个强烈的政治信号。
然而沈芷衣深知,仅凭皇帝一时的欣赏与感激,以及自己过往的功劳,这种超然地位是脆弱的。要想真正稳固根基,将女学长久地办下去,并实现更深远的规划,她必须拥有属于自己的、可靠的核心团队。目前的女学架构中,顾清漪负责文史教养,小禄子掌管庶务,这还远远不够。她需要吸纳和培养更多有能力、有潜力且志同道合的人。
她开始有意识地在女学的众多学员中留意观察。她看重的并非仅仅是聪慧机敏,更是心性与品格。经过一段时间的考察,她注意到了几个不错的苗子。其中一个名叫秋云的宫女,原在司制房做绣女,识字不多却极有耐心与条理,在教授基础课程时,她能不厌其烦地反复指导进度慢的同伴,且逻辑清晰,深受学员信赖。
沈芷衣将秋云唤至跟前,温和地问道:“秋云,在女学授课,感觉如何?”秋云恭敬地回答:“回姑娘,能帮助姐妹们识字明理,奴婢觉得很有意义,心里也踏实。”沈芷衣点点头,又考校了她几个关于课程安排与学员管理的问题,秋云虽有些紧张,但回答得条理分明,颇有见地。
沈芷衣心中有了计较,她开始将一部分基础课程的管理事务逐步交给秋云去协调处理,自己则从旁观察指导。同时,她也开始物色在算学、医药甚至初步的律法知识方面有特长或兴趣的宫女,给予她们更多的学习资料和展示机会。她要打造的,不仅仅是一个识字班,而是一个能够系统性提升女性能力与认知的平台。
这一日,沈芷衣正在翻阅一批新搜罗来的启蒙读物,顾影的身影悄无声息地出现在院门外。他如今是女学的常客,名义上是奉皇帝之命保障此地的安全,实则也承担着沈芷衣与皇帝之间某种默契的沟通渠道。他带来一个消息:陛下有意在来年春天,于京郊皇庄试行新的农桑之法,若成效显着,再推广至各地。
沈芷衣闻言,眼中闪过一丝亮光。她放下书卷,看向顾影:“这是利国利民的好事。顾统领可知,具体需要哪些方面的记录与核算?”顾影答道:“据闻需要详细记录不同土质、秧苗、肥料的投入与产出,核算成本与收益,事务繁杂,需细心且通文墨之人。”
沈芷衣微微一笑,心中已然有了一个大胆的想法。她或许可以借此机会,推荐女学中在算学与记录方面表现出色的学员,参与到这项皇差中去。这不仅能让学生们学以致用,更能向皇帝和朝臣展示女学的价值,为她们争取更广阔的天地。当然,此事需从长计议,稳妥推进。她需要先在内廷事务中,找到一个小切口,来证明她们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