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风习习,府门外的街道上灯火稀疏。苏明远独自站在郑府门前,脑海中不断回想着刚才与李汝弼的对话。那位老臣的每一句话都似乎有着多重含义,而那最后的古语更是意味深长。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苏明远在心中默念着这句话,试图理解其深层含义。是在提醒自己要有自知之明吗?还是在暗示自己要小心身边的人?
正当他准备离开时,身后传来轻微的脚步声。回头一看,是郑府的一名小厮,手中拿着一盏灯笼。
苏学士,我家老爷吩咐小的为您照路。小厮恭敬地说道。
苏明远接过灯笼,道了声谢。借着灯火的光亮,他看到小厮递给他的不仅仅是灯笼,还有一张折叠得很小的纸条。
小厮压低声音说:老爷说,路上小心,若有人询问今晚的谈话,就说只是闲聊诗词。
说完,小厮匆匆返回府内,留下苏明远一人拿着灯笼和纸条。他没有立即展开纸条,而是先快步离开了郑府附近,直到走到一处相对安全的地方,才在灯笼的光亮下展开了那张纸条。
纸条上只有寥寥数字:月圆之夜,竹林深处,有心人自会前来。
苏明远心中一震。这显然是某种暗号或者约定。但是什么月圆之夜?哪里的竹林?有心人又是指谁?
他迅速将纸条收好,加快了回府的步伐。一路上,他感到有些神经紧张,总觉得有人在暗中跟踪,几次回头查看,却什么也没发现。
回到自己的住所,苏明远点亮油灯,坐在书案前仔细思索着今晚的经历。李汝弼的试探显然不是偶然,而是有着明确的目的。那么这个目的是什么呢?
首先,李汝弼通过一系列假设性的问题,深入了解了自己的政治立场和道德底线。从他的反应来看,似乎对自己的回答还算满意。这说明什么?说明自己通过了某种考验?
其次,李汝弼最后的警告和提醒,以及那句知人者智,自知者明,显然是在暗示自己目前的处境可能有危险,需要更加谨慎。
最后,那张神秘的纸条,更是直接表明李汝弼希望与自己建立某种秘密联系。
苏明远越想越觉得事情复杂。作为一个现代人,他理解这种政治博弈的逻辑,但作为一个刚刚进入北宋官场的新人,他又感到深深的不安。
正在这时,门外传来轻微的敲门声。苏明远警觉地停下思考,轻声问道:
是我,王安。门外传来熟悉的声音。
王安是苏明远的书童,忠诚可靠。苏明远开门让他进来,发现王安神色有些紧张。
少爷,今晚有几个人在咱们住处附近转悠,我觉得有些不对劲。王安压低声音说道。
苏明远心中一凛:什么人?
看打扮像是富贵人家的下人,但行为举止不像。他们假装路过,实际上一直在观察咱们这里。王安说道,我担心他们是来打探消息的。
这个发现让苏明远更加确信,今晚与李汝弼的会面已经引起了某些人的注意。他必须更加小心行事。
从今晚开始,你要更加警惕。苏明远对王安说道,如果再发现可疑的人,不要惊动他们,暗中观察就好。另外,准备几套普通百姓的衣服,可能会用得上。
王安虽然不明白为什么,但还是点头答应了。
送走王安后,苏明远重新审视了一遍今晚的经历。他意识到自己已经不可避免地被卷入了某种政治漩涡。李汝弼的试探、神秘的纸条、以及那些可疑的监视者,都表明自己正处在一个复杂而危险的政治环境中。
作为一个现代人,苏明远知道在这种情况下最重要的是保持冷静和理性。他需要仔细分析各方的动机和目的,找出自己的最佳策略。
首先,李汝弼为什么要接触自己?从今晚的对话来看,这位老臣似乎在寻找某种可靠的合作伙伴。他的试探主要集中在政治立场和道德品格上,这说明他可能正在筹划某种需要这些品质的行动。
其次,那些监视者又代表着什么势力?是李汝弼的政治对手,还是其他什么人?他们的目的是什么?是想了解自己与李汝弼的关系,还是有其他企图?
最重要的是,自己应该如何应对?是接受李汝弼的暗示,按照纸条上的信息去赴约,还是保持距离,避免卷入更深的政治博弈?
苏明远起身走到窗前,望着夜空中的星辰。在现代,他可以通过各种途径获取信息,分析政治局势。但在这个信息闭塞的古代,他只能依靠自己的观察和判断。
他想起了李汝弼最后说的那句话:知人者智,自知者明。也许这正是对自己当前处境的最好概括。他需要更好地了解身边的人,也需要更清楚地认识自己的能力和局限。
月亮已经升得很高,透过窗棂洒下清冷的光辉。苏明远注意到今晚的月亮还不够圆,距离月圆之夜还有几天时间。这意味着他还有一些时间来考虑如何应对那个神秘的约定。
他重新坐回书案前,拿起笔墨,开始记录今晚的经历和自己的思考。但他没有写得太详细,只是用一些含糊的词语记录关键信息,以防被人发现。
写完后,苏明远将这些记录藏在一个隐秘的地方,然后开始思考接下来的行动计划。
首先,他需要更加小心自己的言行,避免给监视者任何把柄。其次,他要设法了解更多关于李汝弼的信息,以及当前朝堂的政治格局。最后,他要为那个可能的约会做好准备,无论是去还是不去,都需要充分的计划。
夜已深,但苏明远毫无睡意。他感到自己正站在一个重要的历史节点上,接下来的选择可能会影响他在这个时代的整个命运。
作为一个穿越者,他拥有现代的知识和思维方式,这既是优势也是劣势。优势在于他能够以一种更加理性和全局的视角看待问题;劣势在于他对这个时代的具体情况和人际关系网络还不够了解。
他需要学会在保持现代理性的同时,更好地适应古代的政治环境。这意味着他要学会更加含蓄和间接的表达方式,要学会读懂那些言外之意,要学会在复杂的人际关系中寻找平衡。
更重要的是,他要始终记住自己的初心和原则。无论政治环境如何复杂,无论面临什么样的诱惑或威胁,他都要努力保持内心的清明和道德的底线。
苏明远深深吸了一口气,望着窗外的夜色,心中暗自下定决心:既然命运将他带到了这个时代,他就要努力在这个舞台上发光发热,不仅要保护好自己,还要尽可能地为这个时代的进步做出贡献。
而那个神秘的约定,也许正是他实现这个目标的一个机会...
夜色更深了,但苏明远知道,一个更加复杂和充满挑战的政治之路正在他面前徐徐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