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府率更丞张文潜那封透着蹊跷的名帖,在狄仁杰手中仿佛有千斤之重。“京西,落雁坡,盼独晤,急。” 短短数字,却蕴含着极大的风险和不确定性。
李元芳第一个反对:“大人,万万不可!深夜荒郊,对方身份虽自称太子府属官,但真假难辨,若是陷阱……”
曾泰也忧心忡忡:“恩师,如今神都形势不明,崔湜、郑愔之辈方才试探未果,难保这不是他们设下的圈套,意在加害恩师,或构陷您与太子私下勾结!”
如燕则道:“叔父,至少让元芳带人暗中护卫,以防不测。”
狄仁杰沉吟良久,烛火映照着他沉静的面容。他缓缓开口:“太子虽非雄主,但素来仁厚,若非真有十万火急、关乎重大之事,其府中属官断不敢行此冒险之举。此行虽有风险,但或许能窥见神都乱局之一角。若因畏惧而拒之,恐误大事。”
他看向李元芳:“元芳,你带两名好手,远远跟随,非到万不得已,绝不可现身。若情况有异,以响箭为号。”
“是!大人务必小心!”李元芳深知狄仁杰一旦决定,便难以更改,只能领命,暗自决定拼死也要护得大人周全。
子时将近,狄仁杰只身一人,乘着一匹快马,悄然离开翠微驿,向着京西的落雁坡而去。秋夜寒凉,月光被薄云遮掩,四下里一片朦胧,唯有马蹄声在寂静的官道上格外清晰。
落雁坡位于神都西郊,是一处颇为荒凉的土坡,因秋季常有南飞大雁在此歇脚而得名,白日都少有人至,更遑论深夜。狄仁杰按辔徐行,目光锐利地扫视着周围。坡上枯草过膝,在夜风中发出沙沙声响。
行至坡顶,只见一棵老槐树下,已有一人牵马而立,正焦急地踱步。见狄仁杰到来,那人连忙迎上,借着微弱的月光,狄仁杰看清对方是一名四十岁上下、面容儒雅却带着深深忧色的文官,正是太子府率更丞张文潜。
“下官张文潜,参见狄公!冒昧相邀,实乃情非得已,望狄公恕罪!”张文潜压低声音,急忙行礼,语气中充满了急切与不安。
“张大人不必多礼,何事如此紧急?”狄仁杰下马,开门见山。
张文潜警惕地看了看四周,凑近几步,声音压得更低:“狄公,太子殿下……殿下他如今处境堪忧啊!”
“哦?细细道来。”
“自狄公北行后,朝中以崔湜、郑愔为首的一干新进官员,便屡屡在陛下面前进言,或明或暗地指责太子殿下结交外臣、干预政事,甚至……甚至影射殿下有不安于位之心。陛下虽未全然听信,但近来对太子殿下确已不如往日亲厚,东宫属官亦有多人遭申饬或调离。”
狄仁杰眉头微蹙,这与他之前的判断相符。
张文潜继续道:“这还罢了。更要命的是,三日前,东宫掌藏(管理东宫典籍物资的官员)被发现暴毙于府邸,现场留有……留有与北疆突厥往来之密信残片,内容语焉不详,却隐隐指向太子殿下曾私下与阿史那匐俱有所联络!”
狄仁杰眼中精光一闪:“竟有此事?信在何处?可曾查验真伪?”
“信已被鸾台(指郑愔所在部门)的人取走,说是要详加勘验。太子殿下得知后,又惊又怒,深知此事若被坐实,便是跳进黄河也洗不清!殿下深知狄公刚正不阿,智谋深远,如今唯有狄公或能查明真相,还殿下清白!故而命下官冒险前来,恳请狄公施以援手!”张文潜说着,竟要屈膝下拜。
狄仁杰伸手托住他,沉声道:“张大人不必如此。若太子殿下果真蒙冤,老夫岂能坐视?只是此事关系重大,需从长计议。你可知那掌藏因何暴毙?现场还有何疑点?”
“据仵作初验,乃是心悸突发而亡。但下官总觉得此事太过巧合。那掌藏虽职位不高,但为人谨慎,身体素来康健,何以突然暴毙?而且,他死后不过一个时辰,鸾台的人便好似未卜先知般赶到,迅速接管了现场和证物……”张文潜语气中充满了怀疑。
狄仁杰心中了然,这分明是有人做局,栽赃陷害太子。手段虽不算十分高明,但在陛下对太子已生疑虑的背景下,却极为毒辣。
“此事老夫已知晓。”狄仁杰颔首,“你回复太子殿下,请他稍安勿躁,谨言慎行,切勿自乱阵脚。老夫既已返京,必当查个水落石出。”
“多谢狄公!多谢狄公!”张文潜连连作揖,感激涕零。
就在这时,远处黑暗中突然传来一声极轻微的弓弦震动之声!
“大人小心!”隐藏在暗处的李元芳反应极快,一声暴喝,同时一道黑影如电般射出,直扑狄仁杰侧前方!
“噗!”一支弩箭几乎是擦着狄仁杰的袍袖,深深钉入他身后的槐树干上,箭尾兀自颤抖不休!
几乎在弩箭射出的同时,李元芳也已赶到,将狄仁杰护在身后,目光如鹰隼般扫向弩箭来处。只见远处草丛晃动,一道黑影迅速向坡下遁去。
“追!”李元芳对随后赶到的两名护卫下令,自己则寸步不离狄仁杰左右。
张文潜吓得面无人色,浑身发抖:“狄……狄公……这……”
狄仁杰面色沉静,走到槐树前,仔细看了看那支弩箭。箭杆普通,并无特殊标记,但做工精良,绝非寻常匪类所用。
“杀人灭口,还是警告?”狄仁杰心中冷笑,“看来,有人并不希望我与太子的人接触,或者,是想坐实太子‘勾结外臣、图谋不轨’的罪名?”
片刻后,追踪的护卫返回,禀报道:“将军,那人身手极为了得,对地形颇为熟悉,借着夜色遁入山林,未能擒获。”
李元芳脸色难看:“大人,此地不宜久留!”
狄仁杰对惊魂未定的张文潜道:“张大人,你也速速离去,一路小心。今日之事,除太子殿下外,切勿对他人提及。”
“是,是,下官明白!”张文潜连忙上马,仓惶离去。
狄仁杰在李元芳的护卫下,也迅速离开了落雁坡。回驿馆的路上,他沉默不语,心中已然明了。这神都的漩涡,远比他想象的更深、更险。对手不仅限于崔湜、郑愔这等弄权之臣,其背后恐怕还有更阴狠、更隐蔽的黑手。而太子这桩“勾结突厥”的冤案,便是这盘大棋的开局。
一场围绕储位、关乎朝局走向的惊涛骇浪,已扑面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