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刚亮,林野就把昨晚做好的铁刀、铁铲和几块生锈的铁件装进藤编筐,阿雾背着木锤和大石板,两人脚步轻快地往雾族营地走——昨天说好要教雾族做铁器,阿雾一路上都在念叨“族……铁……刀”,眼睛亮得像清晨的露水。
刚到雾族营地,族人就围了上来,看到林野筐里的铁工具,纷纷发出惊叹声。雾族长老拄着木杖走过来,目光落在铁刀上,伸手摸了摸刃口,惊讶地说:“硬……利!”
“今天教大家做铁器,”林野把铁件和石板放在空地上,点燃一堆大火,“先烧软铁,再敲打成工具。”阿雾在一旁当“翻译”,把林野的话用简单的音节和手势传给族人,族人听得认真,纷纷点头。
林野先拿起一根锈铁条,放进火里:“烧到发红,铁就软了。”他让两名年轻的雾族族人帮忙添柴,火越烧越旺,铁条慢慢变成暗红色,最后烧得通红发亮。阿雾赶紧递过两根粗木杆,林野用木杆夹起红热的铁条,放在石板上:“现在敲!”
他举起木锤,猛地砸在铁条中间——“哐当”一声,铁条被砸得变扁了些。族人看得眼睛发直,长老忍不住说:“林……教……我!”林野笑着把木锤递给长老,手把手教他握锤的姿势:“手要稳,对准要砸的地方。”
长老学着林野的样子,举起木锤砸下去——虽然力道没控制好,砸偏了些,却让铁条又扁了一块。族人纷纷鼓掌,长老笑得合不拢嘴,又砸了好几下,铁条慢慢有了点刀的形状。
阿雾早就按捺不住,抢过另一根烧红的铁条,学着林野的样子夹在石板上,拿起小一点的木锤敲起来。他力道小,敲得慢,却格外认真,林野在一旁帮他调整角度:“这边再砸扁点,做刃口。”
族人们分成几组,有的负责烧火,有的负责递木杆,有的跟着林野学敲打。林野教他们分辨铁的温度:“发红软,发黑硬,变灰就要重新烧。”还教他们怎么磨刃口——用粗糙的石板反复打磨,直到刃口能反光。
中午,第一把由雾族族人亲手做的铁铲完成了——是一名叫阿木的年轻族人做的,铲头锋利,木柄绑得结实。阿木拿着铁铲,跑到营地旁的地里挖了一下,泥土轻松被挖起来,比木铲快了一倍!他兴奋地举起铁铲喊:“铁……铲!强!”
林野笑着把自己做的铁刀递给长老:“长老,这把给你,用来防身。”长老接过铁刀,郑重地挂在腰间,拍了拍林野的肩膀:“林……谢!”族人也纷纷拿出采集的野果、烤好的兽肉,围坐在火堆旁分享,庆祝第一批铁器诞生。
下午,林野教大家做铁箭头——把细小的铁条烧软,敲成三角形,磨出倒刺,再在尾部凿个小孔,用来绑箭杆。阿雾学得最快,做了三个铁箭头,装在箭杆上,拉弓对着树干射,箭头一下子扎进树干,只露出小半截箭杆。
“以后狩猎,用铁箭头,能射穿野鹿的皮!”林野说。族人们听得激动,纷纷加快速度做铁箭头,打算下次狩猎就用上。林野还教他们保养铁器:“不用的时候,擦干净,放在干燥的地方,免得生锈。”
太阳快落山时,雾族营地已经做好了五把铁刀、三把铁铲、十几支铁箭头。族人们把铁器整齐地摆放在长老的兽皮屋前,像展示宝贝一样,脸上满是骄傲。长老看着这些铁器,对林野说:“林……族……强,谢!”
林野摇摇头,指了指族人:“大家一起学,一起强。”他从筐里拿出剩下的铁件,递给长老:“这些铁件留给大家,以后可以多做些铁器。”长老接过铁件,又让阿雾抱来一筐晒干的黑籽粉:“赠……林,吃。”
回去的路上,阿雾蹦蹦跳跳的,嘴里念着“族……铁……刀,猎……强”,还说下次狩猎要用铁箭头射只大鹿。林野笑着点头,心里格外满足——教雾族做铁器,不仅帮他们提升了生存能力,更让彼此的关系更紧密了。
回到避难所,雄鹿赶紧跑过来蹭林野的手。林野把长老送的黑籽粉放进储物阁,又把雾族做的铁箭头拿出来,和自己的铁工具放在一起。阿雾坐在鹿皮上,摸着铁箭头,小声说:“雾散……日,用……铁……箭,防……石面。”
林野点头,心里盘算着:明天要教雾族用铁斧砍树,帮他们加固营地;还要检查雾谷口的大陷阱,用铁铲把坑挖得更深些;对了,还要问问长老,雾族有没有会做木柄的人,以后做铁器就能更快了。
月光照在铁工具上,泛着冷冽的光。林野摸了摸脖子上的太阳木雕,又看了看手里的铁刀,心里格外踏实——有了铁器,有了雾族的帮助,七天后去雾谷探索,就算遇到“石面人”,也有足够的底气应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