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遥远的楚国,有个书生日子过得那叫一个苦哈哈。他和妻子整日为柴米油盐发愁,日子紧巴巴的,就像被绳子捆住了手脚,怎么都舒展不开。
有一天,这书生正窝在屋里看书呢。他眼睛盯着书页,脑袋里却满是生活的困窘。就在这时,一本《淮南子》里的记载像一道光,突然照进了他灰暗的生活。书里写着,螳螂捕蝉的时候,会用树叶把自己的身子遮得严严实实,这样蝉就发现不了它了。书生眼睛一下子亮了起来,心里琢磨着:要是我也能得到这么一片神奇的树叶,那岂不是想拿啥就拿啥,神不知鬼不觉的,这日子不就能立马翻身啦!
想到这儿,书生再也坐不住了,“噌”地一下站起来,撒腿就往村外的大树底下跑。从那以后,他就像个守株待兔的痴人,天天在大树底下等着机会。日子一天天过去,终于,让他盼到了!只见大树高处,一只螳螂正躲在一片树叶后面,那眼神,就像饿狼盯着猎物,死死地盯着前方的一只蝉。
书生兴奋得两眼放光,赶紧踮起脚,伸长了手去够那片遮挡着螳螂身体的树叶。可谁能想到,手刚碰到树叶,一个不小心,树叶“啪嗒”一声掉到了地上。这下可糟了,地上原本就堆满了各种各样的树叶,这掉下来的树叶一混进去,就像一滴水掉进了大海,根本分不清哪片才是他心心念念的那片了。
书生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在原地团团转。转了半天,也没想出个好办法,最后只好找来一个破筐,把地上所有的树叶一股脑儿全装了进去,然后背着筐子,像个背着重重壳的蜗牛,慢吞吞地回了家。
回到家,书生迫不及待地拿起一片树叶,挡在自己眼前,然后满脸期待地问妻子:“你能看见我吗?”妻子被他的问题逗乐了,笑着说:“你这么大个人,我怎么会看不见你呢?”书生听了,也不气馁,又拿起一片叶子遮在眼前,接着问:“现在还能看见我吗?”妻子还是说看得见。
书生就像个不知疲倦的小战士,拿起筐子里的树叶,一片接着一片地试验。刚开始,妻子每次都耐心地回答看得见,可书生问得没完没了,把妻子问得实在烦了。妻子眼珠一转,心想:干脆哄哄他,让他别再折腾了。于是,妻子就假装认真地看了看,然后说:“哎呀,看不见了,我看不见你了。”
书生一听,顿时欣喜若狂,感觉自己就像找到了打开宝藏大门的钥匙。他小心翼翼地把这片树叶藏在身上,然后手舞足蹈地对妻子说:“咱们马上就要发大财,过上好日子啦!”说完,就像一阵风似的,匆匆忙忙跑到集市上去了。
到了集市上,书生的眼睛一下子被一个贵重的首饰吸引住了。那首饰在阳光下闪闪发光,就像夜空中最亮的星星,把书生的心都勾走了。他鬼使神差地取出藏在身上的叶子,遮住眼睛,然后伸手就往柜台里拿。
店里的伙计一开始都看傻了眼,就像看到了什么稀奇古怪的怪物,不明白这人为啥这么大胆、这么猖狂。等回过神来,伙计一下子反应过来,大喊一声:“快来抓小偷呀!”这一喊,就像捅了马蜂窝,人们纷纷闻讯赶来,七手八脚地把书生绑了个结结实实,然后扭送到了县衙。
县官坐在大堂上,皱着眉头问书生:“你为啥要偷东西?”书生就像倒豆子一样,把事情的来龙去脉一五一十地说了一遍。众人一听,先是愣了一下,接着就像炸开了锅,哄堂大笑起来。书生被笑得满脸通红,就像熟透了的苹果,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
县官看着书生那副又可笑又可怜的样子,觉得他实在是愚蠢得可爱,也就没有责罚他,挥了挥手,让他回家了。
“一叶障目”这个成语啊,说的就是眼睛被一片树叶挡住,看不到事物的全貌。就像楚国的这个书生,天真地以为一片叶子就能让自己隐身,可他却不明白,那叶子只遮住了他自己的眼睛,根本遮不住别人看他的目光。这就好比我们生活中,有些人盲目地相信别人说的话,也不去思考分析事物的原理和本质,做事不经过大脑,就像没头苍蝇一样乱撞,最后只会闹出笑话,落得个一无所获的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