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朝那风云变幻的岁月里,梁朝有位声名远扬的大画家,此人名叫张僧繇。他手中的画笔,仿佛被赋予了神奇的魔力,所绘之人、所画之兽,无不栩栩如生,仿佛下一秒就会从画中走出,与观者互动。这般超凡的画技,引得贵族与富商们趋之若鹜,纷纷不惜重金,只为求得他的一幅佳作。
话说有一年,金陵的安乐寺请张僧繇前去绘制壁画。张僧繇来到寺中,挥毫泼墨,在雪白的墙壁上精心勾勒出四条龙的轮廓。这四条龙画得那叫一个惟妙惟肖,银色的鳞甲在想象中似乎都散发着冷冽的光泽,每一条都张牙舞爪,仿佛正要冲破墙壁的束缚,直上九霄云外,那股灵动劲儿,活脱脱就是真龙现世。
消息不胫而走,老百姓们听闻张僧繇在安乐寺画了四条逼真至极的龙,纷纷怀揣着好奇与期待,从四面八方赶来一睹为快。当他们站在壁画前,瞬间被眼前的景象震撼得说不出话来,紧接着,赞叹声如潮水般涌起,此起彼伏。“这龙画得太绝了,就跟真的一样!”“我活了这么大岁数,还是头一回见到画得如此传神的龙!”
就在这时,人群中有个眼尖的人突然发现了问题,扯着嗓子喊道:“哎,你们瞧瞧,这龙怎么没有眼睛啊?”众人一听,赶忙凑近仔细端详,果然,四条龙都没有眼睛,仿佛少了点什么关键的灵魂。于是,大家像炸了锅一样,七嘴八舌地向张僧繇发问:“张大画家,您为啥不画上眼睛呀?”“就是啊,画上眼睛这龙才完整嘛!”
张僧繇面带微笑,却不紧不慢地说道:“诸位有所不知,这龙若是画上眼睛,那可就不得了,它们会立刻飞走的。”此言一出,人群中爆发出一阵哄笑。有人撇着嘴,满脸不屑地说:“您这纯属骗人,画在墙上的龙还能变成真的飞走?哪有这等荒唐事!”另一个人也跟着附和:“就是就是,您就别在这儿故弄玄虚了,快给龙画上眼睛,让我们看看它到底会不会飞走。”
张僧繇见众人如此坚持,实在无法推辞,只好无奈地拿起画笔,缓缓走到壁画前。他屏气凝神,手中的笔轻轻落下,在第二条龙的眼睛处轻轻点上。刹那间,一道耀眼的电光闪过,紧接着,一声震耳欲聋的雷响在天空中炸开,把大伙都吓得一哆嗦。紧接着,风雨如注,狂风呼啸着席卷而来,天空瞬间变得昏暗无光,雷鸣与闪电交织在一起,仿佛世界末日来临一般。
就在这惊心动魄的时刻,只见那两条被点上眼睛的龙,仿佛被注入了生命的力量,在狂风中猛一摆动身躯,竟从墙壁上腾空而起,如两道银色的闪电,直冲云霄,转眼间就消失得无影无踪。众人惊得目瞪口呆,等回过神来,再看那墙壁,只剩下两条尚未画上眼睛的龙,静静地趴在墙上,仿佛在诉说着刚刚那不可思议的一切。
所有目睹了这一奇迹的人,都不由自主地发出啧啧的惊叹声,对张僧繇的画技更是佩服得五体投地。“这画龙点睛,真是太神奇了!”“看来这关键的一笔,还真有化腐朽为神奇的力量啊!”
“画龙点睛”这个典故,原本就是指给壁画上的龙画上眼睛这一神奇之举,后来被引申为在作文或说话时,加上一两句关键的话语,就能让内容更加精辟传神、生动有力。它最早出自《历代名画记》,历经千年岁月的洗礼,依然闪耀着智慧的光芒,成为人们口中传颂的经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