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天光微亮,山间缭绕着薄薄的雾气,如同给青翠的山峦披上了一层轻纱。苏晚卿依旧准时醒来,不同于昨日的慢跑,今天她换上了一身更为朴素的、符合剧中“春苗”身份的粗布衣服,这是剧组服装师昨天傍晚送来的。
林曦也早早起了,见状有些讶异:“晚卿姐,你这是?”
苏晚卿对着镜子,将一头长发用最普通的黑色皮筋松松挽在脑后,解释道:“今天第一场戏就是早起生火做饭的镜头,我想提前找找感觉。穿自己的衣服,总觉着差点意思。”
林曦了然点头,眼神里多了份敬佩:“那我陪你去厨房?”
“不用,你帮我把剧本和温水准备好就行,我想自己待会儿。”苏晚卿笑了笑,语气温和却坚定。
她独自下楼,走向剧组临时搭建的、模拟农村灶房的区域。时间尚早,工作人员还在做最后的布置,看到她这身打扮过来,都愣了一下,随即露出善意的笑容。
苏晚卿也不打扰他们,自顾自地走到那个砖砌的土灶前。灶台冰凉,旁边堆着些引火的松针和劈好的柴火。她回忆着在清水村刘阿婆家学到的步骤,先是抓起一把松针,塞进灶膛,又小心翼翼地架起几根细柴。
拿出火柴——这是道具,但需要她真划——她深吸一口气,学着刘阿婆那沉稳的样子,“嗤”一声划亮,凑近松针。橙红色的火苗跳跃起来,贪婪地舔舐着干燥的松针,发出细微的噼啪声,很快引燃了细柴。
她不敢松懈,按照记忆,适时地添加稍粗些的木柴,控制着进气口的大小。一股带着松木清香的炊烟袅袅升起,融入了山间的晨雾里。
整个过程算不上十分熟练,甚至有些笨拙,手指还蹭上了一点黑灰,但她做得极其认真,眼神专注地看着灶膛里跳跃的火焰,仿佛此刻她真的就是那个每日清早需要为一家人生火做饭的春苗。
不远处,提前过来查看场景的任导正好将这一幕收入眼底,他没有出声打扰,只是站在原地,抱着手臂,眼中流露出毫不掩饰的赞赏。他要的就是这种近乎本能的、带着生活质感的表演。
“苏老师,您这么早就来练习了?”一个温和的声音在旁边响起。
苏晚卿抬头,看见罗铭也走了过来,他同样换上了戏里那身洗得发白的工装,脸上也做了粗糙化的妆容。
“罗老师早,”苏晚卿用手背擦了擦额角,不小心又留下一道黑印,“找找感觉。这生火看着简单,实际操作起来还挺讲究火候。”
罗铭在她旁边蹲下,看着灶膛里稳定的火势,点点头:“是啊,生活里的学问大了。我以前拍农村戏,也跟老乡学过一阵,还是你做得像样。”他语气真诚,带着前辈对后辈的肯定。
“是之前在清水村跟一位阿婆学的。”苏晚卿有些不好意思。
两人就着生火、农村灶台的使用闲聊了几句,气氛自然融洽。罗铭性格温和,没什么架子,很善于引导话题,让苏晚卿放松不少。
这时,豆豆也被生活助理牵着手带过来了。小家伙看到苏晚卿脸上的黑灰,指着她咯咯笑起来:“苏阿姨,变成小花猫了!”
童言稚语让苏晚卿和罗铭都笑了起来。苏晚卿故意做了个鬼脸,逗得豆豆笑得更欢。清晨的片场,因为这温馨的互动而充满了生气。
张萌和林曦也带着东西过来了。张萌看到苏晚卿脸上的灰,赶紧拿出湿纸巾:“晚卿姐,快擦擦。”
林曦则默默递上保温杯和苏晚卿做了标记的剧本,然后退到一旁,目光不经意地扫过周围。她的视线在远处一个正在调试设备、戴着鸭舌帽的工作人员身上停留了一瞬,那人似乎也在看向这边,但很快又低下头去摆弄手里的反光板。
林曦微微蹙眉,觉得那人有点眼生,但片场人员繁杂,她也没多想,只是将这点疑虑记在心里。
正式开拍前,化妆师上前给苏晚卿补妆,特意保留了那一点点自然的、蹭上的灶灰,让整个人物看起来更加真实。
第一场戏拍得颇为顺利。苏晚卿有了早上的练习,操作起来自然了许多,那种清晨起床带着困意却又麻利忙碌的状态,演绎得恰到好处。与“婆婆”陈静老师的几句简单对话,也接得沉稳自然。
任导在监视器后看着,频频点头。
---
而在片场外围,那个戴着鸭舌帽的“工作人员”——实则是昨天夜里打电话的男人,借着调整灯光线路的机会,悄悄用藏在工具包里的微型相机,对准了正在演戏的苏晚卿,连续按了几下快门。
他主要捕捉的是苏晚卿与罗铭在戏外交流的瞬间,以及她与饰演“儿子”的豆豆互动时的侧影。角度选取刁钻,刻意营造出一种超出工作范围的“亲密”或“温馨家庭”氛围。
中场休息时,苏晚卿回到临时休息区,林曦立刻递上温水和小风扇。
“晚卿姐,刚才演得真好,”张萌一边帮她整理头发,一边兴奋地说,“特别自然,就像真的一样!”
苏晚卿喝了口水,笑了笑:“是任导指导得好,还有陈老师、罗老师他们带得好。”
她话音刚落,陈静老师也走了过来,手里拿着自己的保温杯,笑着对苏晚卿说:“晚卿,状态不错,继续保持。这戏啊,就怕演员端着,你放得开,很好。”
“谢谢陈老师。”苏晚卿连忙起身。
“坐着坐着,”陈静压压手,在她旁边的折叠椅上坐下,像是拉家常般说道,“我看你跟小罗相处得也挺好,剧组和谐,戏才能拍得顺。”
“罗老师人很随和,教了我很多。”苏晚卿真心实意地说。
陈静点点头,目光慈祥地看着她:“这就对了。演员之间,尤其是演对手戏的,就得有这种默契和信任。”她顿了顿,像是随口一提,“不过啊,这圈子里人多眼杂,有时候也得注意点分寸,免得被些有心人拿去做文章。”
这话说得委婉,但苏晚卿立刻明白了陈静老师的好意提醒。她想起王琳昨天说的那些含沙射影的报道,心中了然,郑重地点点头:“我明白的,陈老师,谢谢您提醒。”
陈静拍拍她的手,没再多说,起身离开了。
苏晚卿看着陈静老师的背影,心里暖暖的。在这个复杂的圈子里,能遇到这样真心提携后辈的前辈,是她的幸运。
休息时间结束,拍摄继续。苏晚卿收敛心神,重新投入角色。
而那个鸭舌帽男人,则趁着众人忙碌,悄悄溜出了片场,走到一个无人的角落,低头查看相机里刚刚拍下的“成果”。
看着屏幕上那些经过角度选取后显得格外“有故事性”的照片,他嘴角勾起一抹得意的冷笑,迅速将照片传了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