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后的阳光透过小区超市的玻璃门,在货架上洒下暖融融的光斑。
秀兰穿着洗得发白的蓝色员工制服,正踮着脚给最上层的货架补货——是李梦爱吃的草莓味酸奶,她特意多摆了几排,想着下班时带两盒回家。自从建军开始写书稿,她就主动在小区超市找了份兼职,每天下午来帮着理货、收银,既能补贴家用,又能在傍晚早早回家给建军和女儿做晚饭。
“秀兰,歇会儿呗!刚切的西瓜,冰镇过的,解解暑。”同事张姐端着一个搪瓷碗走过来,碗里的西瓜块红瓤黑籽,还冒着丝丝凉气。张姐比秀兰大五岁,儿子在郊区的电子厂做技术员,平时总跟秀兰念叨“儿子看不懂物联网电路图,愁得直挠头”。
秀兰直起身,擦了擦额头的汗,接过碗:“谢啦张姐,今天周末人多,刚把饮料区理完,还没顾上喝口水。”她跟着张姐走到员工休息区——一张掉漆的圆形木桌,四把塑料椅,墙角的老式饮水机嗡嗡地烧着水。刚坐下,她突然想起什么,从随身的帆布包里掏出一本深蓝色封面的书,轻轻放在桌上:“张姐,给你看个好东西。”
张姐凑过来看,书名《物联网终端实战:从硬件到互联网》映入眼帘,作者栏“李建军”三个字格外醒目。她愣了一下,手指轻轻碰了碰书脊:“这……这是你家建军写的?”
“是啊,刚收到的样书,上周他还去深圳职业技术学院给学生讲课呢,学生们听得可认真了。”秀兰的声音里藏不住的骄傲,她翻开书,指着“电容选型与故障排查”那章,指尖在页面上轻轻滑动,“你看这里,他把怎么选芯片、怎么测信号、怎么修终端的步骤都写得清清楚楚,连跟供应商谈判压价的技巧都有。你儿子不是做技术员吗?这书里全是实打实的经验,比他看的那些理论教材有用多了。”
张姐赶紧接过书,戴上老花镜一页页翻,越看眼睛越亮:“哎呀!这可真是及时雨!我儿子上周打电话说,他们厂做的传感器总出问题,不知道是电容型号不对还是线路接错了,熬了好几个晚上都没修好。你看这‘常见bug排查流程图’,从现象到原因一步步拆解开,连用什么型号的万用表都写了,他一看就懂!”
“我就说有用吧!”秀兰笑着从帆布包里又掏出一本样书,递到张姐手里,“这本你拿着,给你儿子寄过去。要是有不懂的地方,让他直接给建军打电话,建军说呀,年轻人学技术不容易,能帮就帮。”
张姐捧着书,激动得手都有点抖:“这怎么好意思呢?得多少钱?我给你书钱。”
“不用不用!就是本样书,不值钱。”秀兰摆摆手,语气格外真诚,“只要能帮到你儿子,比啥都强。建军熬了大半年的夜才写出这本书,不就是想让更多人少走弯路嘛。”
两人正说着,休息区的门被轻轻推开,一位提着购物篮的阿姨探进头来,篮子里装着鸡蛋和一袋面粉。她听见两人的对话,笑着问:“小妹,你们说的这本‘修终端的书’,就是桌上这本吗?我侄子在南山做智能家居,上次跟我说他们做的终端总断网,找了好几个师傅都没修好,我想给他买一本。”
秀兰立刻站起来,把书递过去:“阿姨,就是这本!您要是想买,我手机里存了购书链接,亚马逊和京东上都有,现在买还能打九折,三天就能送到家。”她掏出手机,熟练地点开购物页面,递到阿姨面前,“您看,就是这个,评价可好了,好多做技术的都说实用。”
阿姨凑着手机屏幕看,一边看一边点头:“太好了太好了!我侄子说他们公司没人懂硬件,遇到问题只能找外包,花了不少冤枉钱。有这书,他自己就能修了,还能省不少钱呢!”她记下链接,又忍不住夸,“你家先生可真厉害,能写出这么有用的书,真是个能干人!”
秀兰听着夸奖,脸上笑开了花,比自己被夸还开心:“他呀,就是太较真,写书稿的时候,连十年前的测试报告都翻出来核对数据,生怕写错一个参数误导别人。现在能帮到大家,他也高兴。”
傍晚下班时,秀兰推着自行车走出超市,车筐里放着给李梦买的草莓酸奶,还有张姐硬塞给她的一袋自家种的小番茄。夕阳把她的影子拉得很长,她哼着陕西的小调,心里满是踏实——虽然建军在公司受了委屈,但他的技术能帮到这么多人,还有这么多人认可他,这就够了。
回到家时,李梦正坐在客厅的书桌前写作业,看见秀兰回来,立刻蹦蹦跳跳地跑过来,手里拿着一张作文纸:“妈!你快看!我的作文被老师当成范文了!”
秀兰放下自行车,接过作文纸,标题是《我最敬佩的人》,开头第一句就是:“我最敬佩的人是我的爸爸,他不是什么大经理,也没有耀眼的头衔,但他写的书里,藏着能帮商户找路的芯片。”
作文里,李梦写了爸爸熬夜写书稿的样子:“爸爸的书房里总亮着灯,他趴在书桌上,一边翻旧图纸一边敲键盘,咖啡凉了都忘了喝。有一次我半夜起来喝水,看见他对着电脑屏幕发呆,眼里红红的,我知道他又想起以前跟团队一起做项目的日子了。”
还写了王姐的故事:“去年冬天,小区超市的王阿姨说,要是没有爸爸做的终端,她的超市就要关门了。爸爸说,技术的价值不是当多大的官,而是能帮别人解决问题。现在爸爸的书出版了,能帮更多像王阿姨这样的商户,能帮更多学技术的哥哥姐姐少走弯路,我觉得爸爸特别了不起。”
秀兰读着作文,眼眶慢慢红了。这时,建军也下班回来了。李梦立刻跑过去,把作文纸递给他:“爸!老师在全班朗读我的作文了!她说我写得真实,还问你的书在哪里能买到呢!”
建军接过作文纸,低头慢慢读。客厅里很安静,只有窗外的蝉鸣声和笔尖偶尔划过纸页的声音。当读到“技术的价值不是当经理,是帮别人解决问题”时,他的肩膀轻轻动了一下,嘴角慢慢向上扬起——这是他被边缘化半年来,第一次发自内心的笑,不是礼貌的敷衍,而是从心底里涌出来的温暖与踏实。
秀兰走过去,轻轻拍了拍他的后背:“你早该这样笑了。咱们不缺公司的认可,家里有我和梦梦,外面有需要你的商户和年轻人,这些比什么都重要。”
建军抬起头,看着秀兰泛红的眼眶,看着李梦期待的眼神,心里像被温水浸过一样柔软。他把作文薄递给李梦——觉得这是他收到的最珍贵的“书评”,比任何出版社的夸奖都让他觉得有价值。
窗外的夕阳透过窗户,落在书桌上的样书上,深蓝色的封面泛着柔和的光。建军知道,不管职场上有多少冷遇,只要有家人这份沉甸甸的支持,有这些真实的认可,他就能一直走下去,把技术的“余温”传递给更多需要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