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弦三号,这里是联合科研中心指挥室,确认跨星系场力运输通道入口坐标稳定,能量波动值控制在0.03赫兹以内,符合通航标准。”
林远舟的声音通过量子通讯器传到“星弦三号”旗舰的驾驶舱时,苏晚晴正站在弧形舷窗前,看着舷外缓缓展开的淡蓝色光膜。那光膜如同被拉伸的水晶,表面流淌着细碎的场力纹路,正是基于星穹文明超空间技术与混元场论融合而成的“空间能量稳定场”——跨星系场力运输通道的核心屏障。
驾驶舱内,陈宇的手指在全息操控台上快速滑动,屏幕上跳出一组实时数据:“通道入口空间曲率1.2,内部场力密度每立方厘米5.8个量子单位,比模拟实验时更稳定。林教授,按这个参数,从地球抵达星穹星球只需要71小时42分钟,比预计还快18分钟。”
“别掉以轻心。”林远舟的影像出现在控制台旁的悬浮屏幕上,他指尖点了点屏幕角落的黑石图案,“张详前在‘空间运动规律’里提到,‘人工制造的空间通道必然存在场力回弹区,回弹强度与通道长度成正比’。跨星系通道全长2.3万光年,我们虽然用稳定场抵消了大部分回弹,但通道中段的‘柯伊伯带对应区’仍可能出现空间乱流,必须提前做好应对预案。”
苏晚晴转过身,目光扫过驾驶舱后侧的货舱监控画面——那里堆满了地球产的生态修复设备,还有新星球送来的荧光植物种子。这些物资是支援星穹星球加固空间锚点的关键,也是四方文明建立联盟后的首次大规模星际运输。她走到控制台前,调出通道中段的三维模型,模型上用红色虚线标注出乱流高发区:“我们已经在货舱外层加装了双重场力缓冲垫,一旦遭遇乱流,缓冲垫能在0.01秒内展开,保护设备不受空间撕扯力影响。而且艾蕾娜派来的伊瑟尔星工程师,已经将量子重构仪调试到‘应急模式’,随时能修复通道屏障的微小破损。”
“莉娅呢?新星球的农产品娇贵,可经不起颠簸。”林远舟的影像微微侧身,似乎在查看指挥室的监测数据。
“我在这儿!”通讯器里立刻传来莉娅的声音,伴随着轻微的叶片摩擦声——她正蹲在货舱的恒温箱旁,手指轻触箱壁上的荧光树叶,树叶立刻亮起柔和的绿光,“新星球的‘光合稻种’已经适应了0.8倍重力环境,恒温箱里的场力调节器能模拟星穹星球的光照频率。不过林教授,你说的空间乱流真的会来吗?我昨天晚上梦见通道里飘着好多发光的石头,像新星球的萤火虫一样。”
林远舟忍不住笑了:“那可能是你太紧张了。不过乱流确实可能伴随空间碎屑——星穹文明的莫拉克长老说过,他们之前的超空间通道,每航行十次就会遇到一次碎屑撞击。但我们的稳定场能自动识别碎屑的场力特征,提前用高频能量将其分解,你就放心吧。”
就在这时,驾驶舱内的警报灯突然闪烁起淡黄色的光芒,陈宇的脸色瞬间沉了下来:“通道入口场力波动值突然升到0.07赫兹!是空间回弹?不对,回弹区应该在中段……”
苏晚晴立刻凑到控制台前,目光锁定在波动曲线的峰值上:“不是回弹,是外部场力干扰!看这个波动频率——0.07赫兹,和星核文明遗址里时空裂隙的频率一模一样!”
林远舟的影像瞬间严肃起来:“立刻启动‘场力溯源程序’,确定干扰来源!苏晚晴,让艾蕾娜的工程师检查稳定场的能量输出,陈宇,降低飞船航速至30%,准备应对突发状况!”
驾驶舱内的气氛骤然紧张,全息屏幕上的波动曲线开始剧烈起伏,原本平稳的淡蓝色光膜表面,突然出现了细小的褶皱。莉娅的声音带着一丝急促:“货舱的荧光树叶开始变色了!从绿色变成淡紫色,这是场力异常的预警信号!”
“干扰来源找到了!”陈宇猛地一拍控制台,屏幕上跳出一张星系图,图中一个暗红色的小点正在缓慢移动,“是一颗被废弃的星核文明探测器!它的能源核心已经泄漏,产生的场力辐射正好扫过通道入口,导致稳定场出现局部紊乱!”
苏晚晴立刻调出探测器的参数:“直径12米,剩余能量约1.2x10^4焦耳,距离通道入口300公里。如果它继续靠近,可能会撞破稳定场的外层屏障!”
“不能让它靠近!”林远舟的声音斩钉截铁,“陈宇,用舰载的高频能量炮锁定探测器,摧毁它的能源核心。注意控制能量强度,别让爆炸产生的碎屑波及通道入口。苏晚晴,同步调整稳定场的能量输出,在探测器爆炸区域形成临时缓冲带,避免场力冲击波影响通道内部。”
陈宇的手指在操控台上快速操作,驾驶舱外传来轻微的能量嗡鸣,旗舰腹部的能量炮口亮起淡紫色的光芒。苏晚晴则与伊瑟尔星工程师通过思维共振交流,控制台旁的量子重构仪发出柔和的白光,稳定场表面的褶皱开始缓慢平复。
“能量炮锁定目标,准备发射!”陈宇的声音紧绷。
“缓冲带准备完毕,场力密度提升至每立方厘米8.3个量子单位!”苏晚晴补充道。
“发射!”
随着陈宇的指令,一道淡紫色的能量束从炮口射出,如同划破黑暗的利剑,精准命中300公里外的探测器。探测器瞬间爆发出一团耀眼的白光,随后分解成无数细小的碎片——但就在碎片即将散开时,稳定场的临时缓冲带突然亮起,将碎片全部包裹其中,随后通过量子重构技术转化为无害的空间粒子。
驾驶舱内的警报灯缓缓熄灭,波动曲线重新恢复平稳。莉娅长舒一口气,声音里带着后怕:“刚才吓死我了,还以为第一次运输就要出问题。林教授,你怎么知道会有探测器干扰?”
林远舟的影像轻轻摇头,指尖敲了敲屏幕上的黑石图案:“不是我知道,是黑石提醒我。刚才你们检查通道参数时,黑石表面的纹路突然亮了一下,和我在星核文明遗址接触时空裂隙时的反应一模一样。张详前说‘空间中的异常场力会通过物质介质传递信号’,黑石就是最好的介质——它能感知到我们仪器无法捕捉的场力异常。”
苏晚晴走到舷窗前,看着通道入口的光膜重新恢复平整,心中忽然涌起一股暖流。从当初在废弃仓库里做实验,到如今驾驭跨星系运输通道,她与林远舟走过的每一步,都离不开对“场力本质”的探索。她轻声说:“等这次运输完成,我们可以在黑石的基础上,研发专门的‘空间异常预警仪’。有了它,以后星际航行就能提前规避风险,联盟的星际贸易也能更安全。”
“这个提议好。”林远舟的影像露出笑容,“不过现在先专注于眼前的航行。陈宇,恢复航速,注意监测通道中段的场力变化;莉娅,再检查一遍货舱的恒温箱,确保农产品没有受到刚才的干扰;苏晚晴,你去跟伊瑟尔星的工程师沟通,让他们每隔一小时汇报一次量子重构仪的状态。我们要确保这次运输万无一失。”
“收到!”三人异口同声地回答。
当“星弦三号”旗舰缓缓驶入跨星系场力运输通道时,苏晚晴再次站到舷窗前。通道内部是一片柔和的淡蓝色,四周的空间仿佛被拉长,远处的星辰变成了模糊的光带。她想起林远舟曾说过的话——“宇宙的本质是场力的集合,我们建造通道,不是穿越空间,而是与空间本身对话”。此刻,她似乎真的能感受到空间的“呼吸”——那是场力在通道内流动的节奏,是混元场论与超空间技术共鸣的韵律。
70小时后,通道中段的“柯伊伯带对应区”。
陈宇突然从座椅上直起身,手指死死盯着控制台的波动曲线:“场力密度突然下降!从5.8个量子单位降到3.2个!是空间乱流!比预计的早了2小时!”
驾驶舱内的警报灯再次亮起,这次是刺眼的红色。苏晚晴立刻冲到控制台前,屏幕上显示通道壁的稳定场出现了大面积凹陷,无数银色的空间碎屑如同失控的萤火虫,在凹陷处聚集:“乱流强度1.8级!稳定场屏障正在被侵蚀,货舱的缓冲垫已经自动展开,但场力撕扯力还在增强!”
莉娅的尖叫声从通讯器里传来:“货舱的光合稻种恒温箱倾斜了!荧光树叶已经变成深红色,这是最高级别的预警!”
“林教授!请求支援!”陈宇的额头渗出冷汗,他试图用操控台调整飞船的场力频率,却发现乱流产生的干扰让操控信号延迟了0.5秒——在空间乱流中,0.5秒足以让飞船被撕扯成碎片。
悬浮屏幕上,林远舟的影像突然抬手,掌心出现了一块黑色石头的全息投影——正是那块伴随他多年的黑石。“别慌!”他的声音异常沉稳,“张详前说‘空间乱流的本质是场力的无序碰撞,只要找到乱流的场力中心点,就能用同频场力引导其有序化’。黑石能感知空间的原始场力频率,我现在就把它的定位数据传给你们!”
屏幕上的黑石投影突然亮起,表面的纹路开始快速闪烁,一组组坐标数据如同流水般涌入“星弦三号”的控制系统。苏晚晴看着那些数据,突然明白了林远舟的计划:“是‘空间锚定法’!用黑石的原始场力频率作为参照,调整飞船的场力输出,让飞船与乱流的中心点形成共振,从而避开撕扯力!”
“没错!”林远舟的声音带着一丝急促,“陈宇,立刻将飞船场力频率调整为0.087赫兹,这是黑石感知到的乱流中心点频率;苏晚晴,让量子重构仪同步输出同频能量,加固飞船周围的场力屏障;莉娅,安抚好货舱的设备,告诉新星球的工程师,我们能应对!”
陈宇的手指在操控台上翻飞,汗水滴落在全息屏幕上,却丝毫没有影响他的操作速度。当飞船的场力频率调整到0.087赫兹的瞬间,驾驶舱内的震动突然减弱——原本疯狂晃动的控制台平稳下来,舷窗外的空间碎屑不再撞击稳定场,反而像被无形的力量牵引着,绕着飞船缓缓流动。
“有效!”苏晚晴惊喜地喊道,屏幕上的场力密度数据开始回升,“稳定场屏障的凹陷在修复,乱流强度降到1.2级!”
莉娅的声音也恢复了镇定:“恒温箱已经恢复水平,荧光树叶变回绿色了!林教授,你们太厉害了!”
林远舟的影像松了口气,指尖的黑石投影渐渐暗淡:“别高兴得太早,乱流中心点还在移动,我们需要持续调整场力频率。陈宇,密切关注黑石传来的定位数据,每10秒更新一次飞船频率;苏晚晴,让伊瑟尔星的工程师用量子重构仪,帮稳定场屏障做一次全面修复,避免后续出现二次破损。”
接下来的40分钟里,“星弦三号”在黑石的引导下,如同在惊涛骇浪中航行的小船,精准地跟随着乱流中心点的移动轨迹。陈宇的额头上始终挂着汗水,但他的眼神却越来越坚定——每一次调整场力频率,每一次避开空间碎屑,都让他对混元场论与空间运动规律的理解更深一层。苏晚晴则在驾驶舱与货舱之间来回穿梭,既要监测飞船的核心参数,又要确保物资安全,她的制服后背早已被汗水浸湿,却始终保持着冷静的判断。
当最后一丝空间乱流消散在通道深处时,驾驶舱内响起了短暂的欢呼。陈宇看着屏幕上恢复平稳的场力数据,长长地舒了一口气:“乱流彻底消失,通道稳定场恢复正常,飞船没有任何损伤,货舱物资完好率100%。林教授,我们成功了!”
苏晚晴走到舷窗前,看着通道尽头那片逐渐清晰的紫色星云——星穹星球所在的星域。她拿出通讯器,对着镜头露出笑容:“林远舟,跨星系场力运输通道的安全性已经得到验证。等我们把物资送到星穹星球,四方文明的星际贸易就能正式启动,联盟的根基也会更牢固。”
悬浮屏幕上,林远舟的影像也笑了,他身后的联合科研中心指挥室里,响起了阵阵掌声。“这不仅是通道的成功,更是我们四个文明协作的成功。”他的目光扫过屏幕上的三人,语气中带着欣慰,“苏晚晴,你在危机中总能快速找到解决方案;陈宇,你的操控技术越来越熟练;莉娅,你对新星球物资的保护,让联盟看到了生态文明的价值。还有艾蕾娜的工程师、莫拉克长老提供的技术支持……没有大家的配合,我们走不到今天。”
莉娅蹲在货舱里,轻轻抚摸着恒温箱里的荧光植物种子,种子表面泛起淡淡的绿光,像是在回应她的触碰:“等星穹星球的空间锚点加固完成,我们就可以在那里种新星球的植物了。到时候,星穹星球会有紫色的天空、绿色的草地,还有地球的生态修复设备在工作……那一定是宇宙中最美丽的景象。”
“会的。”林远舟的声音带着憧憬,“而且这只是开始。跨星系运输通道开通后,我们可以去更远的地方探索,寻找更多像光影文明这样的盟友,一起实现瑟兰教授‘文明共生共荣’的愿望。”
当“星弦三号”旗舰驶出跨星系场力运输通道,进入星穹星球的引力范围时,苏晚晴、陈宇和莉娅同时站在舷窗前。舷外,星穹星球的紫色大气层如同流动的绸缎,表面点缀着银白色的空间锚点——那些锚点正闪烁着柔和的光,等待着地球送来的修复设备。远处,三艘星穹文明的飞船正缓缓飞来,准备为“星弦三号”护航。
“星弦三号,这里是星穹星球空港指挥中心,欢迎抵达。”莫拉克长老的声音通过通讯器传来,带着明显的欣慰,“你们的成功,证明了四方文明融合技术的力量。从今天起,跨星系场力运输通道将正式投入使用,成为连接我们的纽带。”
苏晚晴拿起通讯器,目光望向舷外的星穹星球,轻声说道:“这不是纽带,是我们共同走向宇宙的第一步。林远舟在地球等着我们的好消息,而银河系里,还有更多的文明等着我们去遇见。”
驾驶舱内,全息操控台上的黑石图案静静闪烁着。它见证了这场跨越2.3万光年的航行,也见证了人类文明与外星文明携手的奇迹。而在遥远的地球,林远舟将黑石握在掌心,感受着它传递来的、来自星穹星球的场力波动——那波动温暖而稳定,如同宇宙深处的心跳,预示着一个新的星际时代的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