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桌上,众人对秦川的厨艺自然是赞不绝口。
“秦公子,这菜的风味格外不同,烹饪手法也十分快捷,可否传授一二?”
魏征的小女儿魏小婉见有机会,赶紧开口搭话,毕竟能和这位长安“爱豆”说上话,可不容易。
“三小姐,这烹饪方法你学不来啊。”秦川笑着摇头。
“为什么?”魏小婉一愣。
“因为我这烹饪的核心,不在技艺,而在锅。大唐如今常用的锅,并不适合做这种炒菜。”
“秦公子,你这锅确实和寻常不同,但看着也大同小异,真能有这么大差别?”裴氏忍不住插嘴。
“平日里我们常用的多是陶锅,或是巨釜,加热太慢。而我的锅,可以瞬间升温,所以才能快速翻炒。”秦川解释道。
“巨釜不也是铁锅么?为何不如你的锅加热快?”魏叔玉一边吃着羊肉,一边随口问。
“因为我的锅很薄,自然升温快。”秦川笑答。
魏叔玉摆摆手,满脸不以为然:“秦公子,这算什么理由?那把巨釜打薄些不就得了,哪有你说得这么神乎。”
秦川闻言,放下筷子,唇角一勾:“魏公子,那我问你,你们兵部为何天天逼着工部炼精钢?”
“精钢武器强度高,坚韧轻便,自然不可或缺。”魏叔玉脱口而出。
“没错。”秦川点头,“锅也是同理。普通的巨釜之所以要做得厚重,是因为它脆,容易裂,唯有做厚才稳妥。而我的锅之所以能薄至此,还不怕损坏,正是因为它是精钢所铸。”
“原来如此。”魏兰眼神一亮,忍不住追问,“那既然你的锅加热快,又坚固耐用,这么好的东西,为什么市面上不售卖呢?”
秦川笑了笑:“我要是卖这锅,你大哥怕是要提刀砍我了。”
魏兰愣住,睁大了眼睛:“这么严重?”
“大妹,你有所不知。”魏叔玉叹口气,正色道,“如今大唐将士,还未做到人手一把精钢兵器,哪有余力拿来铸炊具?也就秦公子自己能炼制精钢,才能私下用上一用。若是真敢拿出来售卖,别说我,就是陛下也不会轻饶。”
秦川叹了口气:“依我看,不如直接公布精钢的工艺,让民间也能炼制。产量自然会大幅提升,到时候朝廷定期收购,不是更省事吗?”
魏叔玉一愣,满脸不可置信地看着他,仿佛不敢相信聪明如秦川,竟会说出这样的话。
“陛下怎么可能同意?这是精钢啊!转手就能打造成兵器,若让民间随意炼制,武器泛滥,那可不是好事。”
秦川皱眉,略显困扰:“既然如此,那盐铁为何不效仿前朝,直接实行国营?如今弄得不明不白的,我连这铁的买卖到底能不能做,都没个准信。”
魏征闻言,放下筷子,缓缓道:“陛下自然也想盐铁国营,可惜世家势力掣肘,推行实在艰难。只能一步步来,才会落得如今这般模棱两可,也算是无奈之举。”
“这些世家,真是神通广大,惹人厌烦。”秦川吃了两口饭,忍不住抱怨。
魏征叹了口气:“厌烦也无用。他们在各地根基牢固,又通过联姻,早已盘根错节,非一朝一夕可撼动。”
席间的气氛骤然沉重下来。饭后,秦川没有多作停留,只约定了明日再来,便起身告辞而去。
…………
第二天,天刚蒙蒙亮,秦川便急匆匆赶到魏府。裴氏见状,不免有些惊讶:哪有客人一大早登门的?
“秦公子,怎么来得这么早?”
秦川拱手道:“夫人,陛下邀我今日赴芙蓉园。昨天采下的茶尖若不趁早炒制,就要废了,所以才冒昧登门。”
原来,秦川昨夜回府,便收到了李世民的传讯,今日必须出席芙蓉园的游园会。
见他神色匆忙,裴氏连忙请他入府。
秦川径直去了后院,查看茶树。结果发现这种茶树并非每日都能抽芽,略有些失望,却并未耽搁。他迅速走到炉边,架好锅,调好温度,便开始炒茶。
因茶青不多,杀青很快完成。秦川随即小心揉捻,让茶香更为醇厚。
裴氏在一旁专心观看,不久魏兰也起来了,跟着一起观察他的手法。
随着干燥、复炒一道道工序完成,这一炉茶终于出炉。秦川取出一个精巧的小秤称量,成品居然出了二两。
“夫人,这茶就是这样的产量,一批茶青,也就二两而已。”
裴氏起初觉得太少,但仔细一算,这并不是一月才二两,而是隔几日就能得二两。一个月下来,按照约定,少说也能有百贯收入。
“若这样算,还得每日劳烦秦公子过来炒茶,那岂不是太辛苦了?”裴氏有些不好意思,觉得这钱来得太容易。
秦川摆手笑道:“夫人,我自然不可能天天过来。我会把炒茶的手艺留下,以后还需你们自家操持。”
“如此说来,这炒茶的手艺……难学吗?”裴氏忍不住追问。
秦川瞥了魏兰一眼,笑道:“一点也不难。等下次我再来,就让大小姐跟着我学,保准能学会。”
魏兰闻言,立刻点头答应。
见事已妥当,秦川又交代了几句,便匆匆告辞。
刚走出魏府大门,正巧遇上刚下朝回来的魏征。
“秦公子,怎么来得这么早?”魏征诧异问道。
秦川如实说明今日要赴“芙蓉园”的缘由。
魏征闻言,眉头一皱,随即神色郑重,叮嘱道:“既然要去,记住——少言,克制,切不可鲁莽。”
秦川听完,心头一震,没有多问,只是重重点了点头,随即快步离开。
等秦川急忙火燎的赶到芙蓉园,发现自己已经晚了,人不是很多,他在里面寻找熟人,发现这些可能都是仇人,今天要麻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