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基大典的日期,如同地平线上不断逼近的雷云,压迫着京城每一个人的心神。距离那决定王朝命运的一天,仅剩十日。这十天,对于已然脱胎换骨的皇甫宸与心力交瘁却不敢有丝毫松懈的苏璎珞而言,是最后的准备,也是风暴降临前最后的宁静。玉玑子埋下的“寂灭龙种”如同潜伏的毒蛇,无声无息,即便是苏璎珞以星辰之力反复内视探查,也未能立刻发现那深藏于龙气核心、几乎与本源融为一体的细微异样。然而,一种源自灵觉深处的不安,如同细微的芒刺,始终萦绕在两人心头。
紫宸殿内,气氛比以往更加肃穆,也更添了几分帝王的威严。皇甫宸端坐于御案之后,身着玄色龙纹常服,虽未正式加冕,但眉宇间那属于九五之尊的凛然气度已日益彰显。经过星晷仪引导龙脉本源与自身残酷的龙气淬体,他不仅伤势尽复,修为稳固在元婴中期巅峰,周身龙气更是浑厚精纯,举手投足间,自有股无形的威压弥漫开来,令殿内侍立的宫人愈发屏息凝神。
然而,他面对的局势,并未因个人力量的提升而有丝毫缓和。朝堂之上,暗流非但没有平息,反而因大典临近而变得更加汹涌诡谲。
“陛下,”高无庸的声音压得极低,带着十二万分的谨慎,“靖王依旧称病不朝,但其府邸近日出入之人,除了一些军中旧部,更添了几位掌管京城防务关键岗位的将领,虽皆是正常述职,但频率异常。三皇子府邸倒是安静,但其母族吏部尚书刘文正,近日与几位御史台官员及礼部侍郎往来密切,似在酝酿弹劾之事,对象……恐涉及苏姑娘出身及归墟之行。”
皇甫宸目光扫过一份关于漕粮入库的奏折,指尖在“靖王举荐”的某个押运官名字上轻轻一点,语气平淡无波:“跳梁小丑,不足为虑。传朕密旨给韩飞虎,让他以北境换防为名,调‘血狼卫’精锐三千,化整为零,秘密入京,交由墨影统一调度,布控于皇城外围及几处关键街巷。至于那些想嚼舌根的御史……”他眼中寒光一闪,“让他们弹劾。正好借此机会,看看还有哪些魑魅魍魉藏在暗处。吩咐下去,大典之前,所有弹劾奏章,一律留中不发。”
“老奴明白。”高无庸躬身领命,迟疑片刻,又道:“还有一事……国师府依旧毫无动静,但据安插在玄明坊的眼线回报,昨夜子时,国师府上空似有极淡的黑色云气汇聚,转瞬即逝,伴有微弱的空间波动。”
玉玑子还在暗中动作!皇甫宸眼神一凝。这老贼,究竟在谋划什么?那不安的预感愈发清晰。
“加派人手,十二个时辰不间断监视国师府外围任何能量异动,但有发现,即刻来报!另,令钦天监严密监测京城及周边天地元气变化,尤其是……与寂灭、死亡相关的能量波动。”皇甫宸沉声下令。他知道,玉玑子绝不会坐视他顺利登基,登基大典,必有一场恶战。
“是!”
……
揽星阁,地下静室。
苏璎珞的脸色依旧带着几分苍白,神识过度消耗的后遗症并非短时间内能够完全恢复。但她并没有时间安心休养。那股萦绕不散的不安,以及皇甫宸传来的关于国师府异动的消息,都让她意识到,危机迫在眉睫。她必须在大典之前,尽可能提升实力,尤其是要掌握更强大的、能够应对玉玑子那诡异寂灭之力的手段。
她再次将心神沉入星陨王的传承深处。之前,她主要专注于“平衡”之道的推演与辅助,对《星辰古经》中记载的攻伐秘术,虽有涉猎,却未及深究。如今,时间紧迫,她必须从中寻找能够一锤定音的杀招。
她的神识掠过“星辉护体”、“星辰遁法”等常规术法,最终停留在《星辰古经》第三重才能初步修习的一门禁忌秘术——“星殒”。
据经文描述,“星殒”并非简单的能量轰击,而是引动周天星辰寂灭之意,以自身星辰核心为引,模拟星辰走向终结时爆发的最后辉煌,释放出超越极限的毁灭性能量。此术威力极大,但反噬同样恐怖,轻则星辰核心受损,修为倒退,重则引动真正的星辰反噬,身死道消,乃是与敌偕亡的搏命之术。
苏璎珞细细参悟着“星殒”的奥义,心中凛然。这绝非轻易可以动用的底牌。但若玉玑子当真在登基大典上发难,施展出远超预料的手段,这或许是她和皇甫宸唯一的翻盘希望。
“不能只寄希望于同归于尽……”苏璎珞压下修习“星殒”的冲动,继续在传承中搜寻。她的目光,最终被一段关于“星龙共鸣”的古老记载所吸引。
这段记载并非具体的术法,而是一种理论推演。星灵族先贤曾提出设想,星辰之力浩瀚纯净,龙脉之气霸道堂皇,二者看似属性迥异,但皆源于天地本源,若能找到某种奇妙的平衡点,或许能产生超越简单叠加的共鸣之力,其威能足以撼动寰宇。然而,记载中也明确提到,实现“星龙共鸣”的条件极其苛刻,需要对两种力量都有极深的领悟,且需双方绝对信任,心意相通,稍有差池,便是星毁龙伤的下场。
“星龙共鸣……”苏璎珞喃喃自语,眼中渐渐亮起光芒。她和皇甫宸,不正符合这些条件吗?她身负最纯净的星辰传承,他对龙气的掌控也日益精深,更重要的是,他们之间历经生死,早已建立起超越一切的信任。
这个想法让她精神一振。或许,这才是应对玉玑子,甚至未来破解寂灭封印的真正钥匙!不一定需要立刻达到完美的“共鸣”,哪怕只是初步的融合与加持,也能极大提升他们的战力。
她立刻开始尝试。没有急于去找皇甫宸,而是先在静室内,以自身星辰之力,小心翼翼地模拟龙气那至阳至刚的意蕴与频率。这个过程同样凶险,星辰之力偏向阴柔浩瀚,模拟龙气的霸道刚烈,如同冰水试图燃烧,一个控制不好,就会导致能量冲突,伤及自身。
她一次次尝试,一次次调整,额头再次渗出细密的汗珠。有时星辰之力过于刚猛,模拟出的“龙气”充满戾气,几乎要撕裂她的经脉;有时又过于阴柔,毫无龙气的威严。失败了一次又一次,但她没有放弃,凭借着对“平衡”之道的深刻理解以及对皇甫宸龙气特性的熟悉,她一点点地调整着,摸索着那个微妙的平衡点。
同时,她也分出一缕心神,通过那枚特制玉符,将自己关于“星龙共鸣”的设想以及初步的能量频率模拟参数,传递给了皇甫宸。她需要他也在另一边进行尝试,感受龙气与星辰之力接触时的变化。
紫宸殿密室内,收到信息的皇甫宸,眼中闪过一丝讶异,随即化为浓浓的兴致与坚定。他相信苏璎珞的判断。他同样沉下心神,开始引导自身那纯阳刚正的龙气,尝试去接触、包容、甚至模拟苏璎珞传递过来的那一丝带着星辰意蕴的、略显生涩的“伪龙气”频率。
起初,龙气对那外来的、似是而非的星辰意蕴充满了排斥,如同君王遇到了冒牌货,躁动不已。但皇甫宸强行压制着龙气的本能反抗,以最大的耐心,引导着它去适应、去理解那星辰之力中蕴含的纯净、浩瀚与秩序。
这是一个双向的、极其艰难的磨合过程。如同将水火强行融合,需要超越常人的控制力与信任。接下来的几天,两人几乎将所有精力都投入到了这“星龙初融”的尝试中。通过玉符不断交流着感受,调整着能量输出的强弱与频率。
失败,调整,再失败,再调整……
期间,朝堂的暗流依旧在涌动。刘文正果然联合几位御史,上奏弹劾苏璎珞“来历不明,身怀异力,恐非人族,干政惑主”,请求皇帝在大典前明察,以正视听。皇甫宸依前言,将奏章留中,冷眼旁观。靖王府的动静也愈发频繁,但都在墨影布置的暗哨监控之下。
终于,在登基大典前三天,深夜。
揽星阁静室内,苏璎珞指尖萦绕着一缕奇异的能量。这能量核心是纯净的星辉,但星辉之外,却包裹着一层淡淡的、如同液态黄金般的龙气光晕,两者并非简单叠加,而是以一种玄奥的方式相互缠绕、流转,形成了一种稳定而和谐的整体,散发出一种既浩瀚又威严的独特气息。
成功了!虽然只是最初步的融合,距离真正的“星龙共鸣”还有遥不可及的距离,但这缕“星龙之力”的稳定存在,证明这条路是可行的!其蕴含的能量层次,远超单纯的星辰之力或龙气!
几乎在同一时间,紫宸殿密室内,皇甫宸也缓缓摊开手掌,掌心之上,一缕以龙气为核心、点缀着细微星芒的金紫色能量,如同乖巧的游龙,缓缓盘旋。他感受到这股力量中蕴含的潜力,眼中爆发出慑人的精光。
两人通过玉符,都感知到了对方的成功,无需言语,一股巨大的喜悦与信心在彼此心间流淌。
他们有了新的底牌!
然而,就在这短暂的喜悦之中,苏璎珞忽然心有所感,猛地抬头望向皇宫地底的方向。通过那初步融合的星龙之力,她对龙脉的感知似乎变得更加敏锐了。就在刚才那一刹那,她隐约捕捉到,在龙脉那蓬勃的生机之下,最深的核心处,似乎有一丝极其隐晦、与玉玑子同源、却更加阴冷诡异的波动,如同沉睡的毒虫,轻轻悸动了一下!
那是……寂灭龙种?!
苏璎珞脸色骤变,立刻将这道惊人的发现传讯给皇甫宸。
接到讯息的皇甫宸,脸上的喜色瞬间凝固,取而代之的是无比的凝重与冰寒。玉玑子……果然还藏着更阴毒的后手!
大典前夕,最后的宁静被彻底打破。星与龙虽初融,但潜伏的毒牙也已显露。十日之期将至,这场关乎国祚、关乎生死、关乎正邪的终极对决,终于要拉开血腥的帷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