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避难所内,时间仿佛凝滞。只有设备低沉的运行声和陈凌逐渐平稳的呼吸声在空气中回响。那枚高纯度的规则稳定晶体发挥着强大的效力,柔和的蓝光如同生命之泉,滋养着陈凌濒临崩溃的身心。左半身的黑暗纹路彻底沉寂下去,不再蠕动,只是如同深邃的纹身般烙印在皮肤上,散发着若有若无的寒意。右眼的“虚无之眼”也恢复了稳定,虽然依旧非人,但至少不再疯狂投射混乱的规则幻象。
陈凌靠在简陋的床铺上,闭目调息,感受着体内那股狂暴力量被暂时束缚住的虚弱感。这不是治愈,只是强行按下了暂停键。他能清晰地“看”到,那枚稳定晶体正在缓慢而持续地消耗着,如同一个更高级的沙漏,为他争取到了宝贵,但依然有限的时间。
“晶体能量预计可以维持…大约48小时。”韩屿仔细检测后,给出了一个让众人稍感安慰的数字。两天,比起之前那几个小时的倒计时,已经是天壤之别。
“两天…”雷栋重复了一遍,目光扫过疲惫不堪的队员们,“足够我们休整,处理伤势,补充体力,还有…”他的目光落在韩屿手中那块非金非玉的板状物上,“研究它。”
【规则悖论稳定锚点】蓝图。
这可能是解决陈凌体内隐患,甚至是对抗“牧者”那绝对秩序规则的关键。韩屿几乎将全部精力都投入到了对这块蓝图的研究中,工作台上的设备被他充分利用起来,试图解析其中蕴含的、属于“建造者”的惊人科技。
“不可思议…”韩屿时不时发出惊叹,眼中布满血丝却闪烁着兴奋的光芒,“它并非强行压制规则,而是利用规则体系内生的矛盾性,构建一个自我参照、自我否定的逻辑闭环…就像…在一个绝对‘正确’的系统里,强行插入一个‘这句话是假的’这样的悖论,导致系统无法自洽而陷入停滞…”
他尝试向其他人解释,但除了陈凌能凭借规则之种和异变左臂的感知模糊理解外,连蒲凝都听得云里雾里。
“说重点,韩工,”赵猛挠了挠头,“这东西,能造出来吗?需要啥?”
韩屿兴奋的表情收敛,露出一丝苦涩:“原理我能理解一部分,但制造…极其困难。蓝图里提到的几种核心材料,我连听都没听过,像是‘逻辑悖论之尘’、‘混沌脉络结晶’…还有能量源,需要一种极其稳定的、近乎永恒的规则奇点作为核心…这根本不是我们现有技术和资源能实现的。”
刚刚燃起的希望之火,仿佛又被泼了一盆冷水。
“也就是说…没用?”孙小胖有些失望。
“不!”韩屿立刻反驳,眼神重新变得锐利,“蓝图本身,就是无价之宝!它指明了方向!而且,这里面提到的一些基础结构、能量引导方式,或许可以简化,应用到我们现有的装备上!比如雷队的干扰臂铠,如果融入这种悖论结构,说不定能更有效地干扰‘牧者’的秩序场!”
他的话让众人重新振作。即使无法立刻造出终极解决方案,任何一点技术的提升,在眼下都至关重要。
在韩屿埋头研究的同时,其他人也抓紧时间休整。雷栋和赵猛检查并保养着武器装备,孙小胖利用避难所内找到的一些工具,尝试修复他那饱经摧残的多光谱护目镜。蒲凝则一边照顾陈凌,一边利用相对安全的环境,努力恢复自己消耗巨大的精神力。
陈凌在稳定晶体的帮助下,状态逐渐平稳。他尝试着主动去感受和引导体内被束缚的力量,不再是之前的对抗,而是试图去“理解”。规则之种的低语依然存在,但不再那么充满侵略性,更像是一种背景知识库。异变的左臂也不再仅仅是痛苦的源泉和吞噬的欲望,他开始能模糊地感知到其中蕴含的、关于规则“抹除”与“重构”的恐怖权柄。
“感觉怎么样?”蒲凝递给他一瓶水,轻声问道。
陈凌接过水,喝了一口,感受着液体滑过喉咙的真实触感,这是他对抗规则非人感的重要锚点。“好多了…至少,暂时不用担心会变成怪物。”他顿了顿,看向蒲凝,眼神复杂,“但是…那种力量还在,而且我能感觉到,它…更‘听话’了,但也更…深邃了。”
他抬起异变的左手,意念微动,指尖萦绕起几缕几乎看不见的、扭曲光线的黑暗丝线。“【噬渊之手】…还有【规则抹除】…我现在似乎能更精确地控制它们的作用范围和目标了。代价是…使用它们时,那种‘理性’的诱惑也更强烈。”
这意味着他可以在更小的副作用下动用力量,但也意味着他每一次使用,都在更深地涉足规则的深渊。
蒲凝握住他完好的右手,坚定地说:“只要你的心还是你自己的,我们就能一起面对。”
陈凌点了点头,目光转向正在忙碌的韩屿,以及他面前那块散发着微光的蓝图。他知道,这短暂的喘息是珍贵的,但前方的路依然布满荆棘。蛇钥帮不会放弃,潜龙司内部危机四伏,“牧者”和那恐怖的黑色尖碑更是悬在全人类头顶的利剑。而这个【规则悖论稳定锚点】,无论是其本身,还是其背后代表的技术方向,或许是他们撬动这绝望局面的唯一支点。
“韩屿,”陈凌开口,声音虽然还有些虚弱,但已经恢复了往日的冷静,“优先分析蓝图里,有哪些部分是可以立刻应用到我们现有装备上的。我们需要尽快提升整体战力。”
他看向避难所那厚重的闸门,仿佛能穿透金属和岩石,看到外面那个危机四伏的世界。
“两天时间,我们必须准备好,迎接下一场风暴。”
短暂的宁静,是为了积蓄力量,迎接更猛烈的冲击。人性的微光,在与规则的博弈中,寻找着那一线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