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清晨,早朝刚刚散去,吴越便捧着明黄的圣旨,带着一列手捧各式赏赐的小太监,步履沉稳地出了宫门。
他奉昭和帝之命,今日要将对北域功臣的嘉奖,一一传达。
车驾首先停在了三皇子府门前。
君玄澈得了通传,早已在正厅等候。
他身着皇子常服,神色平静,并无太多波澜。
吴越满面笑容地展开一份圣旨,尖细而清晰的声音在厅中回荡。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三皇子君玄澈,此次北域之行,临危受命,处变不惊,调度有方,于救灾平乱中功绩卓着......特赏黄金千两,东海明珠一斛,御制笔墨若干,钦此——”
圣旨内容多是褒奖勉励之词,赏赐也算丰厚,但并未有实质性的权力加封,符合昨日君玄澈在御前的自请。
“儿臣接旨,谢父皇恩典。”
君玄澈神色如常,恭敬地接过圣旨,面上并无失落,反而一片坦然。
吴越宣读完,笑着补充道。
“殿下,奴才还要赶往永宁侯府宣旨,便不久留了。”
君玄澈微微颔首:“吴公公辛苦。”
随即吩咐府中管事协助那几个留下安置赏赐的小太监,自己则转身回了书房......
永宁侯府门前,福伯远远见到宫里的仪仗,心头一紧,不敢有丝毫怠慢,连忙命人大开中门,自己则快步迎了上去,脸上堆起恭敬的笑容。
“吴公公大驾光临,有失远迎,快请厅内用茶。”
吴越笑着摆手。
“福管家客气了,咱家是来宣旨的,烦请速速请侯爷及家眷前来接旨吧。”
“是是是,公公稍候,老奴这就去请侯爷!”
福伯一边引着吴越前往前厅,一边示意小厮赶紧去通传。
不多时,楚廷率先大步而来,虽穿着家常袍服,但身姿挺拔,气度沉凝。
紧接着,楚卿鸢也带着谷雨和沉香赶到,她今日穿着一身淡雅的衣裙,神色平静。
最后,沈柔也拉着明显精心打扮过的楚婧嫣匆匆而来,脸上带着掩饰不住的期待与激动。
见人已到齐,吴越清了清嗓子,面容一肃,展开第二份圣旨,朗声宣读。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永宁侯楚廷,忠勇体国,不负朕望......北域雪灾,疫病横行,卿率楚家军将士,不避艰险,奋力救灾,稳定民心;更兼明察秋毫,揪出都护侯鸿亮等蠹虫,铲除奸佞,功在社稷......特赏紫金冠一顶,蟒袍一件,黄金两千两,良田五百顷,以示嘉奖!楚家军将士,另拨白银万两,酒肉犒赏,以示抚慰!”
圣旨前半部分对楚廷和楚家军的功绩给予了高度肯定,赏赐也极为厚重,尤其是紫金冠和蟒袍,已是人臣极高的荣耀。
楚廷面色沉稳,躬身聆听。
吴越顿了顿,目光转向楚卿鸢,继续宣读。
“侯府二小姐楚卿鸢,身为女子,深明大义,心系百姓......于北域灾情中,不辞辛劳,救助伤患,更于疫病排查中有功于朝堂,巾帼不让须眉,朕心甚慰......特赏宫缎二十匹,珍宝头面两套,各种宝石首饰若干,古籍二十卷,另赐‘蕙质兰心’匾额一块,以示旌表!”
对楚卿鸢的赏赐,侧重于名誉和女儿家喜欢的头面首饰,既彰显了皇恩,又贴合她在此次事件中的实际作为,尤其是那“蕙质兰心”的匾额,更是莫大的脸面。
“臣(臣女)接旨,谢陛下隆恩!万岁万岁万万岁!”
楚廷与楚卿鸢齐声叩谢,准备接旨。
然而,就在此时,一个不合时宜的声音响了起来。
沈柔脸上带着急切与不甘,忍不住上前半步,陪着笑脸问道。
“吴公公......这圣旨......是不是还没读完?或者......是不是还有另一份?怎么......怎么未曾提及小女婧嫣?是不是遗漏了......”
沈柔这话一出,前厅内的气氛瞬间一凝。
楚廷眉头紧锁,楚卿鸢眼观鼻鼻观心,仿佛没听见。
楚婧嫣更是涨红了脸,用力拉扯沈柔的衣袖。
吴越脸上的笑容瞬间收敛,他缓缓合上圣旨,目光冷淡地扫了沈柔一眼,嘴角扯出一抹毫不掩饰的讥讽,尖细的嗓音带着寒意。
“沈夫人此言何意?陛下金口玉言,圣旨之上,字字珠玑,岂容置疑?至于为何未曾提及楚大小姐......”
吴越故意顿了顿,看着沈柔瞬间煞白的脸,慢悠悠地反问道。
“咱家倒想请教夫人,楚大小姐此次,是于北域救灾有功?还是于朝堂献策有劳?或是做了什么其他的、利国利民、值得皇上特意下旨褒奖的大事了吗?”
这一连串的反问,如同一个个响亮的耳光,扇得沈柔哑口无言,脸上青红交错,羞窘得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
楚婧嫣更是死死低着头,指甲深深掐入掌心,屈辱的泪水在眼眶里打转。
吴越不再看她,瞬间又换上了那副标准的笑脸,将圣旨递向楚廷。
“侯爷,请您接旨吧。”
楚廷深吸一口气,压下心中的复杂情绪,双手郑重地接过圣旨。
“臣,楚廷,叩谢陛下天恩!”
尘埃落定。
楚卿鸢立刻给谷雨使了个眼色,谷雨会意,上前一步,将一个沉甸甸的、早已准备好的锦囊塞到吴越手中,低声道。
“公公辛苦,一点茶钱,不成敬意,请公公和各位小哥沾沾喜气。”
吴越入手一掂,便知分量不轻,他本想推辞,但楚卿鸢已笑着开口。
“公公莫要推辞,今日陛下赏赐,乃是侯府大喜,公公奔波劳顿,分享些喜气也是应当的。”
这话说得漂亮,既全了礼节,又让人无法拒绝。
吴越脸上的笑容真切了几分,乐呵呵地收下。
“那咱家就厚颜沾沾侯爷和二小姐的喜气了。”
吴越顿了顿,又道。
“对了,圣旨上提及的部分赏赐,尚在从宫内库房调拨的路上,稍后会送至府上。咱家会留下几个得力的小太监在此等候对接,侯爷府上派人交接便是。”
楚廷点头:“有劳公公。还请公公稍作休息......”
“不了不了。”
吴越摆手打断,“咱家还得赶去莫元霖莫大人府上宣旨,耽搁不得。侯爷留步,咱家这就告辞了。”
说着,便拱手告辞。
楚廷亲自将吴越送至府门口,看着他登上马车离去,这才转身回到前厅。
厅内,气氛已然不同。
沈柔母女早已不知何时悄悄退下,想必是没脸再待下去。
只剩下楚卿鸢安静地站在那里,看着宫人们陆续将赏赐之物搬进来登记造册,神色平静,并无多少骄矜之色。
楚廷看着女儿,心中欣慰,却又因沈柔方才的失态,蒙上了一层淡淡的阴影。
吴越的车驾最后停在了莫元霖的府邸。
宣旨过程简单而顺利。
圣旨中充分肯定了莫元霖在北域的勤勉与才干,将其官职从从三品御史,擢升为正二品吏部左侍郎,协助吏部尚书处理要务,并赏赐了金银布帛。
莫元霖恭敬接旨,谢恩,脸上带着士人得遇明主的感慨与振奋。
三份圣旨,赏赐各有侧重,恩威并施,清晰地传递了昭和帝的意志,也在平静的京城水面下,投下了新的石子,激荡起层层涟漪。
永宁侯府的荣耀与未明的前路,以及莫元霖的新晋擢升,都预示着朝局即将迎来新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