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瑾推断“彼岸”已启动更隐蔽的意识渗透计划;雷烈在东南亚的谈判陷入僵局,背后牵扯出更复杂的势力。
“镜像防御”系统的初步解析工作在杜博士团队夜以继日的努力下,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实验室环境下,该系统展现出了对特定模式神经干扰信号的惊人识别与抵消能力,其原理如同为大脑意识构筑了一道能够自主辨识并反弹攻击的“智能镜面”。
然而,测试也揭示了严峻的问题:维持这种动态防御,尤其是在对抗高强度或复杂攻击时,会对作为“核心共鸣器”的林晚晚(融合体)造成巨大的精神负荷。短短几分钟的高强度测试,就让她感到如同经历了一场马拉松般的疲惫,太阳穴突突直跳。
(杜博士忧心忡忡:“林总,这系统对您个人的消耗太大了,长期或频繁使用,可能会对您的神经系统造成不可逆的损伤。”)
林晚晚(融合体)揉了揉眉心,语气平静:“知道了。继续优化,寻找降低负荷的方法,或者…探索能否将防御范围缩小,只针对最关键的核心团队或信息节点。”
她明白,这面“盾”虽强,但使用它需要付出代价。她必须谨慎权衡。
就在她审阅测试报告时,白瑾的加密通讯请求再次接入,他的声音带着前所未有的急迫。
“林晚晚,情况可能有变。”白瑾开门见山,“我重新分析了格陵兰基地自毁前流出的碎片化数据,结合‘奥比斯’近期在一些非主流学术平台资助的研究项目来看,他们可能根本没有放弃‘沙盘’技术,而是将其…‘碎片化’、‘微型化’了。”
“什么意思?”
“他们不再追求建造一个覆盖全球的‘沙盘’,”白瑾解释道,“而是将技术拆解,融入更常见的商业产品和服务中——比如,特定频段的沉浸式娱乐内容、经过算法优化的个性化信息推送引擎、甚至是一些所谓的‘认知增强’可穿戴设备。通过这些无处不在的终端,进行小范围、潜移默化的意识影响和数据采集。我称之为 ‘水滴计划’ 。”
(林晚晚(融合体)内心:无处不在…潜移默化…这比一个集中的“沙盘”更可怕,更难防范!)
“他们的目标是什么?”她追问。
“短期看,是塑造舆论,影响消费行为,为‘奥比斯’及其盟友谋取商业和政治利益。长期看…”白瑾顿了顿,“是在不知不觉中,构建一个分布式的、更加稳固和隐蔽的‘意识生态’,为将来某个时刻的‘整合’做准备。这比强行覆盖要温和,也…更阴险。”
这个推断让林晚晚(融合体)脊背发凉。如果白瑾所言非虚,“彼岸”的触角将以一种更难以察觉的方式,渗透到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
东南亚的僵局
几乎同时,雷烈从东南亚传来了不太乐观的消息。
他与那个华裔商会的接触陷入了僵局。对方态度暧昧,既表现出解决工厂问题的“能力”,又对“烛龙”技术流露出过度的“兴趣”,其提出的“深度合作”条款充满了陷阱。更麻烦的是,雷烈动用关系深入调查后,发现这个商会背景极其复杂,与当地军方、跨国洗钱网络,甚至…与“奥比斯”在东南亚的某个影子公司,都存在若隐若现的资金和人员往来。
(雷烈在加密通讯中语气凝重:“林总,对方是地头蛇,水很深。强行推动,可能会引发更大的当地冲突,正中‘奥比斯’下怀。但如果不借助他们,工厂复工和物流畅通,短期内很难解决。”)
进退维谷。
供应链的危机如同勒在脖颈上的绳索,正在缓慢收紧。而白瑾警告的“水滴计划”,则描绘了一个更加令人不安的未来图景。
林晚晚(融合体)站在巨大的城市沙盘前,目光锐利。她意识到,与“奥比斯”及“暗影理事会”的战争,已经从前台的舆论攻防、中台的供应链狙击,蔓延到了后台无处不在的意识领域。
这是一场立体化的、没有明确边界的战争。
她必须多线作战。
“回复雷烈,”她思考片刻后下令,“谈判可以继续,但底线不能突破。同时,启动备用方案b,寻找其他区域的替代供应商,哪怕成本更高,交货期更长。我们不能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更不能被对方掐住咽喉。”
“白先生,”她转向通讯器,“感谢你的警告。我们需要尽快找到识别和应对这种‘碎片化意识渗透’的方法。‘镜像防御’系统,或许能成为一个起点。”
她看着沙盘上闪烁的、代表“启明”全球业务的光点,知道每一个光点都可能成为“水滴”渗透的目标,也可能成为她构建新防线的支点。
(林晚晚(融合体)内心:“水滴”…“镜像”…这是一场关乎未来主导权的、无声的科技与意志的较量。卡斯帕,还有你背后的“暗影理事会”,我们走着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