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克斯奥特曼的世界,地球,xIo日本支部基地。
晨光透过指挥室的巨大观察窗,将金属地面映照得发亮。大空大地一边整理着昨夜异常能量波动的分析报告,一边和艾克斯终端交流着。
“艾克斯,根据格尔曼博士的最新算法,虚拟哥莫拉的实体化能量损耗率确实降低了12%。”
“嗯,大地。博士虽然有时候…比较热情,但他的专业能力毋庸置疑。”
实验室里,此刻正回荡着格尔曼博士标志性的大嗓门。
“哈哈哈!看到了吗!这个能量回路!完美!”他顶着一头乱发,挥舞着手中的能量棒(零食),对着刚进门的副队长橘小百合兴奋地喊道,“副队长!预算!我需要更多稀有合金来优化这个收束装置!它能将奥特手枪的威力提升至少十五个百分点!”
橘小百合按着太阳穴,努力保持耐心:“博士,关于你上周提交的十七份采购申请,我们还在审议中。而且,基地的能源储备不是让你用来同时测试所有项目的…”
“科学的进步怎么能被条条框框限制!”格尔曼博士理直气壮地咬了一口能量棒,“这都是为了守护地球!”
不远处的训练场,贵岛隼人和风间渡正在进行模拟对抗,神木正太郎队长透过监控屏幕关注着队员们的状态。一切如同这个世界的日常,在和平的表象下,为可能到来的威胁做着准备。
而真正让格尔曼博士心潮澎湃的,并非仅仅是实验室里的项目。他趁着实验间隙,鬼鬼祟祟地确认四周无人,立刻将意念沉入手腕上那枚冰凉温润的碧绿色十字星印记——星瞳。
一个超越物理界面、直接呈现在他意识中的交流空间悄然展开。几个清晰的标识亮着:【姬矢准】、【伽古拉(星瞳)】、【伽古拉(孤寂)】、【唐彬】。
格尔曼博士深吸一口气,压抑住科学家的分析癖(主要是分析了也没用),尝试发出第一条信息。
“咳咳…喂?听得到吗?这里是梵顿星的格尔曼!通讯测试!有人吗?over!”
信息带着他特有的亢奋情绪传递出去。
奈克瑟斯宇宙,正在用那台特殊相机记录一片战后新生林地景象的姬矢准,动作微微一顿。意识中响起陌生而充满活力的声音,他沉稳回应:
“收到。我是姬矢准。欢迎,格尔曼博士。”
泽塔地球,刚用蛇心剑柄“敲打”完遥辉动作破绽的孤寂伽古拉,猩红瞳孔瞥了一眼意识界面,冷哼一声,未作理会。而在伽农行星,正监督御言进行残酷耐力训练的星瞳伽古拉,则带着一丝玩味意念回应:
“哦?新来的科学家?听起来就很吵。”
“这是科研工作者的热情!你们这些战斗狂不懂!” 格尔曼立刻反驳,“跨宇宙即时通讯啊!这技术原理简直颠覆认知!@唐彬,观测者先生,这到底是怎么实现的?能量源是什么?信息载体是什么?为什么无法被解析?”
唐彬平和的声音在群聊中响起,直接打断了博士连珠炮似的提问:
“博士,将其视为一种‘概念性赠予’即可,享受它带来的便利。”
“概念性…?” 格尔曼巨大的眼睛里闪烁着既困惑又兴奋的光芒,“这比我研究的虚拟实体化技术还要玄妙!太不可思议了!”
自此,格尔曼博士正式成为了星瞳网络的话唠担当。
“分享图片!” 他发送了一张实验室工作台的照片,上面堆满了零件、设计图和吃了一半的甜甜圈。“看!科研者的战场!灵感来源于生活!@所有人,你们那边的科技水平怎么样?有什么独特的技术吗?”
孤寂伽古拉:“……无聊。”
星瞳伽古拉:“能量够用,剑够利就行。”
“分享图片!” 这次是xIo最新款多功能战术头盔的三维结构图(非核心部分)。“我参与设计的!集成了通讯、侦察、数据分析!虽然比不上奥特曼的能力,但很实用对不对?”
姬矢准看着那精密的图纸,对比着自己世界的tLt科技,回复道:“…设计思路很巧妙。” 暗自思忖其中是否有可借鉴之处。
“求助!” 格尔曼博士再次发言,“我在优化‘奥特·马斯凯迪’号的对怪兽捕捉网,能量束缚公式在这个节点总是不稳定…” 他贴出了一串复杂的能量流数学模型。
这一次,连唐彬都简单地指出了几个能量节点流转的优化方向。姬矢准也从粒子操控的角度,提出了关于能量场“编织”方式的建议。两位伽古拉虽然没吭声,但也默默“围观”了这场跨宇宙技术讨论。
格尔曼博士如获至宝,立刻在实验终端上演算起来,嘴里念叨着:“引入动态变量补偿能量逸散…粒子层面的有序排列可以增强场强度…妙啊!”
他甚至尝试@唐彬,询问是否能通过新开放的 【物质传输】 功能,给他传一点“其他宇宙的特有矿物”或者“非碳基生命体的组织样本”来做研究,被唐彬以“时机未至”淡然回绝。
星瞳网络因为这位活力四射、分享欲爆棚的博士,变得空前活跃。姬矢准偶尔会询问一些关于能量稳定结构的问题,连两位伽古拉也会在格尔曼分享某些武器设计思路时,毒舌地评价几句,无形中却也拓展了彼此的认知。
唐彬静静地观察着这一切。格尔曼博士的加入,像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激起了活跃的知识涟漪。这种自发、高效的跨宇宙信息交流,本身就是他所乐见的“动态平衡”的一种体现。
他看着聊天群里,格尔曼博士又开始兴致勃勃地描述他准备利用 【虚拟对决平台】 模拟测试新武器威力的计划,目标是“至少能在虚拟空间里打败初级形态的艾克斯杀手!”
“这个宇宙,确实带来了不少有趣的变量。” 唐彬心想。数据的流动,智慧的碰撞,不同世界观的火花,这一切都让“平衡”的网络变得更加生动和坚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