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萌芽计划”的初步发现,如同一块投入死水潭的巨石,在青囊城最高决策层和核心科学界内部激起了滔天巨浪。那份关于人口危机和未成年人异能觉醒概率极低的绝密报告,所带来的寒意远比任何城外变异生物的威胁更加彻骨。它指向了一个残酷而绝望的未来:即使人类能在这场与变异生态和牧者文明的战争中惨胜,也可能因为无法延续后代而走向缓慢的终结。在这种背景下,妞妞和她那独特的“生命共情”能力,其意义已远远超出了一个特殊个体的范畴,上升到了关乎种族存续的战略高度。
一个代号为“种子”的最高优先级绝密计划,由顾凌亲自提议并获薪火议会全票通过,即刻启动。计划的宗旨明确而决绝:倾尽全城之力,确保妞妞(代号“萌芽一号”)的绝对安全、健康成长与能力稳步发展,并以此为最关键的突破口,集中最顶尖的科研力量,双线并行,全力攻克人类繁衍障碍与未成年人潜能激发这两大生死攸关的课题。
命令下达,整个青囊城的资源流向开始发生微妙而深刻的转变,一种无声的紧急状态在高层蔓延。
一、无形的堡垒:最高规格的安保与生活保障
妞妞及其母亲李芸、哥哥小石头的生活,几乎在一夜之间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他们原先的住所被悄无声息地替换。新家位于指挥中心下方更深层的核心区域,是一个拥有独立维生系统、空气水循环过滤系统、以及三重物理与能量屏障防护的隔离单元。这里原本是为应对最极端情况(如城破或超级瘟疫)而设计的避难所,此刻成为了保护“希望火种”的堡垒。
一支直接向顾凌负责的、由“织网”战团中最精锐、最忠诚且背景经过反复核查的成员组成的特别护卫队成立,代号“园丁”。他们伪装成普通文职或后勤人员,二十四小时轮班,负责妞妞一家的绝对安全。无论是室内活动还是有限的户外放风(在一个经过特殊净化、模拟自然光的地下庭院),妞妞身边永远有至少两名“园丁”在视线可及范围内。所有接触妞妞的人员,包括研究人员,都必须经过最严格的安全审查和健康检疫。
李芸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她理解这一切的必要性,但那种无处不在的监视感和失去寻常生活的窒息感,让她时常在深夜无法入睡。她最担心的还是妞妞。五岁的孩子无法理解为什么不能再去以前的游乐区,为什么不能和熟悉的小伙伴一起奔跑,为什么身边总是跟着那些虽然和气却从不离开的“叔叔阿姨”。妞妞变得比以前更加安静,常常抱着她的旧玩偶,坐在窗边(其实是模拟户外景色的高清屏幕)发呆。
二、精耕细作:全方位的研究与引导
楚望和白栀的团队获得了近乎无限的资源支持。实验室被扩建和升级,引入了最先进的神经影像设备、生物能量场监测仪和基因序列分析平台。研究团队迅速扩充,除了原有的生物学家和医学专家,还包括了能量物理学、发育心理学、儿童神经学、甚至还有一位精通动物行为学的老教授——他是在灾难后从动物园幸存者中被发现的。
研究分为清晰的两条主线:
主线一:深度解析“萌芽一号”的异能。
研究不再局限于简单的互动观察。科学家们设计了一系列更精细、更循序渐进的实验:
· 能量场测绘:试图精确勾勒出妞妞发动能力时产生的“亲和场”的范围、强度、衰减曲线及其与不同生物体的相互作用模式。他们发现,这种场并非均匀扩散,而是似乎能以妞妞的注意力为引导,产生微弱的指向性。
· 情绪关联性研究:探究妞妞自身的情绪状态对能力效果的影响。当他们引导妞妞处于平静、愉悦的状态时,能力的安抚效果最佳;而当她害怕或焦虑时,能力会变得不稳定,甚至偶尔会引发测试生物的困惑而非平静。
· 信息传递极限测试:尝试让妞妞传递更复杂一点的“意图”,而不仅仅是“无害”。例如,能否让一只测试鼠走向特定的光源?能否让一株含羞草在特定节奏的拍手下闭合叶片?结果非常初步且困难,但偶尔出现的成功案例让研究人员兴奋不已——这暗示着能力可能存在进阶的可能性。
· 生理代价监测:密切关注妞妞每次能力使用后的生理指标变化。确认能力消耗巨大,主要体现为血糖水平急剧下降、特定脑区活跃度异常增高后的极度疲劳、以及深睡眠时间的延长。营养团队为此专门为她定制了高能量的营养补充方案。
所有这些研究都在“游戏”的伪装下进行。活动室被布置得充满童趣,研究人员穿着色彩柔和的工作服,使用各种有趣的道具和玩具来引导妞妞。白栀特别强调:“我们的首要原则是保护她的身心健康,绝不能让她感到自己是‘实验品’。她是我们的伙伴,是我们理解这个新世界的小向导。”
主线二:人类繁衍与未成年异能觉醒难题攻关。
与此同时,一个由全城最顶尖生殖医学、遗传学、内分泌学和病毒学家组成的专项小组(代号“生命之泉”)在绝密状态下运行。他们面临的是一座难以逾越的大山:
· 重新分析所有流产胎儿和畸变新生儿的组织样本,寻找共同的基因突变、病毒印记或异常能量辐射残留。
· 研究当前环境下成年人生殖细胞的健康状况,探究红雨病毒、持续背景辐射、变异生态产生的各种未知因子是否对生殖系统造成了不可逆的损伤。
· 对比分析妞妞的基因序列与普通儿童、以及成年异能者的差异,寻找可能与她能力觉醒相关的“钥匙”,并探究这是否与她的存活和(相对)健康发育有关。
这项工作进展缓慢,充满挫折,每一次微小的发现都伴随着无数次失败。但没有人敢松懈,因为所有人都清楚,解决不了繁衍问题,一切长远计划都是空中楼阁。
三、希望的涟漪:社会层面的潜移默化
尽管“种子计划”的核心细节被严格保密,但其精神内核开始潜移默化地影响城市的公共政策和社会氛围。指挥部有意识地加强了对于未成年群体的关注和投入。
官方成立了“未来之家”,整合了原有的育儿中心和教育资源,为不同年龄段的孩子提供更系统化的生存启蒙教育。课程内容包括:基础的危险辨识(哪些颜色和形状可能代表危险)、简单的自我保护技巧(如何躲避、如何呼救)、团队协作游戏、以及关于城外动植物(去恐怖化、知识化)的科普。虽然不涉及高深知识,但旨在潜移默化地培养孩子们的警惕性、适应力和合作精神。
同时,顾凌授意宣传部门,制作了一系列以“希望”、“传承”、“坚韧”为主题的内部宣传材料,不着痕迹地强调孩子是“文明最后的宝藏”,呼吁全体市民共同呵护下一代成长。对于城内偶尔出现的、针对特殊个体的排斥言论,社区管理员的干预变得更加积极和坚决,努力营造一种包容、互助的氛围。
李芸也感受到了这种变化。虽然生活受限,但当她带着妞妞在严密保护下前往“未来之家”参加特设的小班活动时,她能看到其他孩子眼中好奇而非排斥的目光,能看到老师们努力引导孩子们接纳妞妞的善意。这让她在沉重的压力下,感到了一丝微弱的暖意。
一天,在精心设计的“自然角”活动中,妞妞竟然无意识地安抚了一只因为被太多孩子围观而受惊的、用于教学演示的温顺变异兔。孩子们发出一阵轻轻的、惊讶的赞叹,而不是恐惧的尖叫。一个胆子稍大的男孩甚至小心翼翼地问妞妞:“你是怎么让它不怕的?”
妞妞眨了眨大眼睛,想了想,小声说:“我就告诉它,我们是好朋友,不打架。”
这句天真无邪的话,让在一旁观察的白栀和李芸瞬间湿了眼眶。这简单的话语背后,蕴含的或许正是人类在这个变异世界里,除了战斗之外,另一种渺茫却至关重要的生存哲学——理解与共存。
“种子计划”如同一棵刚刚破土而出的幼苗,极其脆弱,前景未卜。它消耗着巨大的资源,背负着沉重的期望,内外部压力无时无刻不在。科学攻关举步维艰,安保形势不容松懈,妞妞的身心健康更是需要小心翼翼地去平衡。但看着妞妞在那只兔子身边露出纯真笑容的瞬间,所有参与其中的人都更加坚定了信念:无论付出多大代价,他们都必须守护好这缕微光。因为这不仅仅是为了一个孩子,而是为了在漫漫长夜中,为整个人类文明守护住那或许能够再次点亮星火的、最珍贵的“种子”。前方的道路依然黑暗,但这颗深埋于地下的种子,正以其顽强的生命力,试图顶开沉重的泥土,去触摸那遥不可知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