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毅闭着眼睛,静静地坐在书房的椅子上。
他没有刻意做什么,但整个人的状态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如果说之前的苏毅是一柄藏在鞘中的利剑,锋芒内敛,那么此刻的他,就是一座巍峨的皇城,厚重、广博,与脚下这片土地,与城中那数十万百姓,血脉相连。
《人皇经》的法门,正在他体内自行运转。
他能“听”到,城西工地上,张老三和工友们分食肉饼时的笑骂声。他能“看”到,城东集市里,中州来的钱万金,正小心翼翼地将一袋大夏通宝存入刚刚开业的四海钱庄,脸上是对未来的憧憬。他能“感觉”到,城北预留学宫的空地上,几个孩童正追逐嬉戏,他们的父母在不远处,指着那片空地说着“以后我家娃儿也要来这里读书”的期盼。
这些最朴素的希望、喜悦和拥护,化作一股股肉眼看不见的金色气流,从城市的每一个角落升腾而起,如百川归海,缓缓汇入他的身体。
这些气流,就是民心,就是国运。
它们进入苏毅的体内,被《人皇经》炼化,最终沉淀在丹田之中,化作那缕金色气旋的一份子。
那金色气旋虽然依旧微弱,却比初生之时凝实了许多,并且散发着一种堂皇正大、无可撼动的帝王威仪。
苏毅能清晰地感觉到,自己的五感、精神,甚至是体力,都在这金色气旋的滋养下,缓慢而坚定地提升着。这种提升,不是武者那种气血的爆发,而是一种生命层次的升华。
国越强,则人越强。
他现在终于深刻理解了这六个字的含义。他与大夏,已经融为一体。大夏的每一次发展,每一次进步,都会直接反馈到他的身上。
“原来如此……”苏毅缓缓睁开眼,一抹淡金色的光芒在他眼底一闪而逝。
他调出系统面板。
【人皇气运:3150点】
兑换《人皇经》消耗了一万点,剩下的这点气运,暂时还做不了什么大事。不过苏毅并不着急,只要大夏的建设不停,雪花盐的贸易不断,学宫的计划开始推行,这气运值只会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
他现在需要做的,就是守护好这一切。
“主公。”
一个毫无情绪波动的声音,在门外响起。
这声音仿佛是从九幽之下传来,明明不大,却带着一股能让活人汗毛倒竖的阴冷。
“进来。”苏毅淡淡道。
书房的门被无声地推开,六个身影如同鬼魅一般,悄无声息地滑了进来。
他们都穿着一模一样的黑色劲装,脸上戴着青铜面具,面具的纹路各不相同,分别是“真刚”、“断水”、“乱神”、“转魄”、“灭魂”、“魍魉”。他们身上没有任何活人的气息,就像是六具行走的尸体,六柄只为杀戮而存在的剑。
正是苏毅此前召唤,却一直隐藏在暗处的杀手组织——罗网,以及它的六位最强天字级杀手,六剑奴。
他们是苏毅手中最隐秘,也最致命的刀。平日里,他们负责监察天下,刺探情报,只有在最关键的时刻,才会露出獠牙。
“启禀主公。”为首的真刚单膝跪地,声音依旧是那种死寂的调子,“南境,有异动。”
他的手中,捧着一个黑色的蜡丸。
苏毅伸手,一股无形的气劲透体而出,将蜡丸摄入手中。他轻轻一捏,蜡丸应声而碎,露出一张小小的纸条。
这是罗网最高等级的密报,由潜伏在平南王赵康身边最深处的探子,以生命为代价传回来的。
苏毅展开纸条,目光落在上面的寥寥数语上。
【赵康聚将,怒斥盐事。其心腹大将陈兵,力主出征。南境三十万大军,已在景阳城外集结,粮草先行,兵锋直指黑石县。】
议事厅内,死一般的寂静。
苏毅将纸条放在桌上,目光扫过在场的每一个人。
荀彧、贾诩、关羽、鲁班、徐光启……大夏王城的核心人物,尽皆在此。
荀彧第一个拿起纸条,只看了一眼,他那素来沉稳的脸上,便露出了凝重之色。
“三十万大军?”荀彧的声音有些干涩,“赵康这是要倾巢而出,与我们决一死战?”
他虽然早就料到与平南王必有一战,却没想到会来得这么快,这么猛。大夏王城现在百废待兴,到处都是工地,军队也才刚刚开始扩编,如何能抵挡三十万虎狼之师?
鲁班和徐光启两位技术官僚,对军事不甚了解,但“三十万”这个数字,也压得他们有些喘不过气来。这几乎是整个云州所有兵力加起来的总和。
“慌什么。”
一个枯瘦的身影,慢悠悠地站了起来。贾诩拿起那张纸条,浑浊的眼睛里看不出任何情绪。
“兵不在多,在精。将不在勇,在谋。”他将纸条放下,看向苏毅,问道:“主公,我大夏如今可用之兵,有多少?”
苏毅看向荀彧。
荀彧立刻回答:“黑石县韩信将军麾下,有陷阵营一千,白马义从三千,以及原先的两万郡兵。这半月来,依照《练兵手册》新募之兵,堪用者约有两万。王城守备军一万。加起来,满打满算,不过五万四千人。”
五万对三十万。
六倍的兵力差距。
这个数字让议事厅内的气氛更加压抑。
关羽一直闭目养神,此刻缓缓睁开了丹凤眼,淡淡吐出两个字:“土鸡瓦狗。”
他孤身一人就敢直面景阳城数十万大军,三十万,在他看来,并无区别。
“云长之勇,天下无双。但此乃国战,非一人之武力可以扭转。”贾诩摇了摇头,然后又看向苏毅,“主公,赵康此举,看似势大,实则破绽百出。”
“哦?”苏毅示意他继续说下去。
“其一,三十万大军,人吃马嚼,每日消耗的粮草是天文数字。南境并不富裕,赵康此举,是赌上了全部身家,一旦战事不顺,拖延日久,不等我们打,他自己就先崩溃了。”
“其二,他这三十万大军,成分复杂。有他的嫡系,有收编的郡兵,更有不少是与他勾结的山匪流寇。这种军队,顺风时一拥而上,一旦受挫,便是兵败如山倒的局面。”
贾诩顿了顿,枯瘦的脸上露出一个莫名的笑容:“他以为我们根基未稳,急于求成,却不知,他才是那个更急的人。雪花盐,已经断了他的财路,动摇了他的根基。这一战,他不得不打,也非赢不可。”
“所以,他看似是主动进攻,实则是被我们逼到了悬崖边上。”
听完贾诩的分析,荀彧等人紧锁的眉头,舒展了不少。他们只看到了三十万大un这个可怕的数字,却忽略了这数字背后的虚弱。
苏毅点了点头,贾诩的分析,与他的判断不谋而合。
他站起身,走到巨大的云州地图前,目光落在那条从景阳城到黑石县的行军路线上。
“赵康想打,那我们就陪他打。”苏毅的声音不大,却充满了不容置疑的威严,“这一战,不仅要打赢,更要一战,就彻底打断他的脊梁骨!”
他回过身,目光如电。
“传我王令!”
“命韩信为征南大元帅,总领此战一切军务!”
“命高顺率陷阵营,赵云率白马义从,归于韩信帐下听令!”
“命关羽为督战,率本部兵马,随时准备策应!”
“命荀彧为后勤总管,调动大夏一切资源,确保前线粮草军械,万无一失!”
“命贾诩为军师,随军出征,参赞军机!”
“命鲁班、徐光启,督造军械,新式弩箭、守城器械,有多少,给我造多少!”
一道道命令,从苏毅口中发出。在场的所有人,无论文武,尽皆躬身领命,眼中再无半分忧虑,只剩下昂扬的战意。
主公的镇定,就是他们最大的信心。
“主公,”荀彧忽然开口,“我们可战之兵,终究太少。是否需要将城中‘以工代赈’的青壮,临时编入军队?”
苏毅摇了摇头。
“不必。”他的目光,落在了系统面板那剩下的3150点气运上。
“兵,我们有。”
他心中默念。
“系统,我要进行召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