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从电网口灌进来,吹得他袖口的檀木珠轻轻晃动。顾轩站在原地,指节还捏着那张写着V-9名单的纸条,U盘贴在掌心,像一块烧红的铁。
他没再看阎罗一眼,也没回头去看周临川的眼睛。狱警押着他往外走,脚步声在空荡的监区里回响。直到走出监狱大门,阳光刺进瞳孔,他才猛地吸了一口气。
手机震动了一下,是匿名号码发来的定位——东山公墓,江枫墓碑前。
他盯着那串坐标看了三秒,转身拦了辆出租车。
车子驶出城西,街道逐渐安静。窗外的树影一排排倒退,他的手指一直插在裤兜里,反复摩挲U盘边缘。脑子里翻来覆去都是周临川最后那个动作——攥着冰糖的手抬起来,指向通风口。
不是求救。是提示。
可提示什么?V-9名单上三个人的名字:顾晓雨、秦霜、林若晴。两个女人,一个是他女儿,另外两个……为什么会被种下同样的基因标记?
他不知道答案,但他知道,江枫或许留下过线索。
车停在公墓门口时,天刚蒙蒙亮。晨雾还没散,松柏道两侧的石灯泛着青灰的光。他下车没走正门,绕到后山小径,踩着湿泥一路往上。
江枫的墓在半坡,背靠老松林,碑面朴素,只刻了名字和一句话:“愿此生未负初心。”
可现在,碑面上多了东西。
有人用利器在《出师表》片段末尾补了一行字,笔画深陷石中,像是拼尽全力刻下的。“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之后,多了一个向下的转折,像刀锋收势,又像人在最后一刻失控的手劲。
顾轩蹲下身,指尖顺着凹槽滑过去。深浅不一,有的地方几乎凿穿石面。这不是工具磨损的结果,是体力耗尽前的挣扎。
他掏出随身手套戴上,伸手探入碑缝——一把美工刀卡在里面,锈迹斑斑,刀片边缘沾着暗红色的残留物。
血。
他还记得江枫的习惯。那家伙总用这种廉价美工刀削笔尖,说万宝龙太滑,握不住。后来才知道,他是因为感觉不到痛,才会一遍遍划破皮肤,在手臂上刻字。
现在这把刀出现在墓碑上,带着新鲜血迹。
他立刻拨通法医线人电话,压低声音:“送样,血型比对,要最快结果。”顿了顿,“比照那份封存档案里的样本,就是二十年前爆炸案现场提取的那个未知dNA。”
电话那头沉默两秒:“你确定?那份资料早就被列为绝密,连我都只能看到编号。”
“查就是。”顾轩挂了电话,盯着美工刀不放。
如果这血真是当年真凶留下的……那意味着什么?江枫参与过那场爆炸?还是有人故意栽赃,拿死人做局?
他闭眼回想大学时代的一切细节。江枫熬夜写材料,衬衫口袋永远插着钢笔;开会时眼神飘忽,却能在领导念错数据时突然抬头纠正;最奇怪的是,每次喝完咖啡,他都会用小刀在桌角划一道痕,不多不少,整整七道。
那时候以为他是强迫症。现在想来,那些痕迹,会不会是某种计数?
还有他临终前那封遗书——“兄弟,这次让我先走”。当时只觉得悲凉,可结合眼下这一切,这句话更像是……交接。
交接什么?
他猛地睁眼,看向碑文最后一句:“躬耕于南阳”。
南阳不是地名。是时间。
1998年,东城区福利院旧址就在南阳街。而V-9疫苗最早的人体试验,正是从那批孤儿开始的。
江枫知道自己是实验体?
所以他用美工刀刻下这段话,不是为了抒情,是为了指路。用血,用命,把真相刻进石头里。
身后传来脚步声。
顾轩没回头,但全身肌肉瞬间绷紧。他知道是谁来了。
陈岚走到墓碑另一侧,没说话,只是将手中的银匙轻轻搭在碑面上,正好与美工刀并列。阳光照在金属上,反射出一道冷光,像刀刃出鞘。
“你终于看懂了?”她开口,声音很轻。
顾轩缓缓站起身,手套还没摘。“他刻的不是墓志铭。”他说,“是地图。”
陈岚嘴角微动,似笑非笑。“那你打算去哪儿找入口?”
“你知道我在说什么。”顾轩盯着她,“这份血迹,和二十年前的嫌犯匹配。而江枫已经死了三年。要么他是共犯,要么……有人在他死后继续用他的身份行动。”
陈岚没否认,也没承认。她只是抬起手,轻轻拂去碑面上的一片落叶,动作近乎温柔。
“你觉得监察系统真的干净吗?”她忽然问。
顾轩眯眼:“什么意思?”
“那天晚上我拦你上传数据,不是因为命令。”她看着他,“是因为我知道,一旦公开那段视频,真正启动的不会是调查,而是清除程序。”
“清除谁?”
“所有携带V-9标记的人。”她顿了顿,“包括你女儿。”
顾轩呼吸一滞。
“你以为你是唯一掌握线索的人?”陈岚低声说,“江枫留下的不止这一处。他在市委档案室的备份硬盘,已经被格式化三次。他在省报投稿箱藏的U盘,被人提前取走。就连他葬礼当天,都有人在焚烧他的私人笔记。”
她靠近一步,“可你还敢来这儿,还敢碰这把刀。说明你明白一件事——有些人死了,反而更安全。”
顾轩攥紧了美工刀。“所以你现在站在这儿,是来阻止我,还是提醒我?”
陈岚没回答。她转身要走,脚步停在松柏道尽头。
“有些路,只能一个人走。”她说完,身影消失在晨雾中。
顾轩站在原地,手里握着那把沾血的美工刀,U盘还在裤兜里发烫。
他知道,接下来每一步都可能是陷阱。但他也清楚,江枫用生命划出的这条线,他已经踩上了。
不能再退。
他最后看了一眼墓碑,目光落在“南阳”二字上。风一吹,一片松针落下,正好盖住那个向下转折的笔画。
像句号,也像起点。
他转身往山下走,脚步越来越快。
手机震动,法医的回复来了四个字:
【血型吻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