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端屏幕的绿色进度条刚爬到一半,警报声就炸了。
顾轩猛地抬头,红色弹窗在界面上跳出来:“高危物品检测触发——t3航站楼安检口,媒体通道,编号m-0921。”
他手指一滑,调出实时监控画面。一个穿灰夹克的男人正被安保拦下,背包摊开在x光检查台上,夹层里一块扁平物体泛着冷光。周临川的声音几乎同时从加密频道传来:“是c4,军规级,带遥控引信。”
顾轩盯着那人证件牌上的名字:张伟,都市观察报记者。面部识别系统显示匹配延迟0.7秒——整过容。
“封锁他所有动线。”顾轩语速压得极低,“查近三日基站轨迹,我要知道他碰过谁。”
“已经在做了。”周临川那边有风声灌进来,“我亲自去现场,十五分钟内见人。”
通讯切断,顾轩立刻拨通陈岚专线。铃响两声就被接起,她声音冷静:“纪委应急反渗透程序已启动,正在筛查过去七十二小时所有备案媒体名单。”
“不止是名单问题。”顾轩把x光图放大,指尖点向背包角落一处金属反光,“你看这个。”
画面拉近,一枚袖扣轮廓清晰浮现,边缘刻着半隐的篆体纹路。
“‘阎’字。”陈岚顿了半拍,“和晚会那天的眼线一样。”
“变体。”顾轩眼神沉下去,“更精细,像是专门设计过的标记。”
他起身走到另一台终端前,输入权限码,调出第216张监控截图并排对比。两枚袖扣图案结构相似,但眼前这枚多了道弧形刻线,像某种频率波纹。
“不是同一个人戴的。”他说,“是同一个组织发的装备。”
陈岚沉默两秒:“你打算怎么收场?舆论已经炸了,微博热搜第三就是‘记者被无端扣押’,话题下面全是煽动性言论。”
“放部分证据出去。”顾轩敲键盘导出非敏感影像,“只公布炸药和引信的照片,不提袖扣,不提信号频段。你出面开个短会,就说依法调查,绝不姑息任何威胁公共安全的行为。”
“秦霜的人已经在施压了。”陈岚说,“宣传部那边有人想强行定性为‘误检’,要求立刻放人。”
“那就让他们看看什么叫真东西。”顾轩冷笑,“等周临川拿到设计图再说。”
话音未落,新消息弹进来。
周临川发来的照片:一间宾馆房间桌上散落着几张草图,其中一张画着袖扣正面与剖面结构,旁边标注一行小字:“信号频段:438.2mhz;触发条件:掌声超85分贝”。
背面用铅笔潦草写着一句话:化工厂旧案重启即引爆。
顾轩瞳孔一缩。
三年前端午节那场“意外泄漏”,死了七个工人,事后归责于设备老化。可那份审计报告明明写着王金强名下的工程公司中标价低于成本价百分之三十七。
他立刻拨通林若晴号码:“技侦云平台还能接入吗?”
“能。”她的声音透过耳机传来,“但我只有十五分钟窗口期,之后系统会自动刷新权限。”
“够了。”顾轩把设计图纸拍照上传,“比对笔迹油墨残留,对照第213章干扰器粘合剂样本上的指纹印痕。”
“收到。”
五分钟后,结果返回:油墨成分一致,出自同一支记号笔,且书写压力曲线高度吻合。
“有人在复制刘庆的手法。”林若晴语气凝重,“不只是模仿,是原班人马。”
顾轩没说话,转身打开加密档案库,调出三年前化工厂事故卷宗缩略图。页面刚展开,手机又响。
陈岚。
“审讯室这边有进展。”她声音压得很低,“我把刘庆坠楼前露出来的玫瑰纹身照片甩给原安监局那个代理科员,他脸都白了。”
“说了什么?”
“没开口。”陈岚顿了顿,“但他右手一直在抖,指甲抠进掌心,血都流出来了也没松手。”
顾轩眯眼:“你们有没有问他,当年事故现场有没有留下别的标记?”
“问了。”陈岚声音冷下来,“他说有。墙上被人用油漆喷了个图案——一朵玫瑰,茎上缠着蛇。”
“和纹身一样。”
“对。”
两人同时沉默。
这不是巧合,是传承。
境外势力借一个伪装记者之手,在市政要员聚集的场合埋下炸弹,还特意用“掌声触发”这种极具象征意义的设定——他们不怕暴露,就怕没人发现。
他们在宣战。
顾轩重新坐回椅子,拇指缓缓摩挲檀木珠串。他知道对方的目的不只是救人,也不是单纯恐吓。
他们在逼他停下。
只要他敢深挖化工厂旧账,下一枚炸弹就会在真正的公众场合炸开。
而这次选的是记者,下次呢?
他猛地起身,拨通周临川电话:“设计图原件封存,马上移交国安备案。另外,查这个人资金流,尤其是境外虚拟账户。”
“已经在查了。”周临川声音沙哑,“刚扒出来一笔打款,时间是第210章坐标浮现当天,来源是柬埔寨西港一家空壳公司,注册人叫陈国栋。”
顾轩眼神一紧。
陈国栋——刘庆的洗钱代理人,三年前开发区征地案的关键外委。
线索闭环了。
境外接手,旧网复活,借媒体身份渗透,以爆炸威胁封口。这一切都不是临时起意,而是早就布好的反扑棋。
他走回主控台,调出全市媒体备案数据库,开始筛选近期申请采访市政动态的所有单位。十几分钟后,一条异常记录跳出来:《都市观察》确实在两周前提交过外聘摄影记者名单,但名单里的“张伟”身份证号已被注销,且无社保登记信息。
假的。
彻头彻尾的伪装。
“陈岚。”他再次拨通电话,“你现在去调阅三年前化工厂事故的原始监控备份,特别是厂区外围摄像头。”
“为什么?”
“因为如果他们是冲着旧案来的,就不会只留一句话。”顾轩盯着屏幕,“他们会留证据——或者陷阱。”
电话那头静了几秒。
“明白。”
挂断后,顾轩靠在椅背上,手指仍搭在键盘上。他知道这场风波不会这么快结束。
舆论还在发酵,社交平台上“打压记者”的声浪越滚越大,而秦霜那边始终没有露面,却能在关键时刻推动话题升温。
她在等。
等他犯错。
等他松口。
等他为了平息事态而放弃追查。
可他不能。
一旦退一步,那些死在化工厂里的工人、那些被强行拆迁的住户、还有他妻子最后没能说出口的真相——全都会被永远埋进黑暗。
他打开另一个界面,输入一段加密指令,将边防预警系统的“灰影”计划执行优先级提升至S级,并附加一条手动备注:任何疑似目标接触商务舱专属通道,立即通知周临川带队介入。
然后他摘下檀木珠串,轻轻放在桌角。
珠子表面微微发烫,像是被体温煨了很久。
窗外夜色浓重,远处城市灯火连成一片,像烧不尽的灰烬。
他盯着屏幕最后一行数据,轻声说:
“你们想用记者当盾牌?”
“那我就让每个镜头背后,都变成你们的坟场。”
就在这时,终端突然震动。
林若晴的消息来了。
“刚拿到技侦云的深度分析报告。”文字一行行跳出,“设计图上的笔迹,和你提供的干扰器样本,不仅油墨一致——书写者惯用左手。”
顾轩猛地抬头。
周临川是左撇子。
但他不可能……
手机屏幕一闪,新照片传了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