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5中文网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天幕上,朱迪钠好不容易止住了笑声,擦了擦笑出的眼泪,继续以略带调侃的语气说道:“不过,大家别以为帖木儿在永乐三年(1405年)年初去世,朱棣当时就能立刻松口气。事实是,由于当时极其落后的交通和通讯条件,这个消息传到北京朱棣的耳朵里时,可能都已经是永乐三年的下半年,甚至更晚了。”

画面中出现了驿卒在驿道上策马奔驰,穿越戈壁、山川的景象,凸显出信息传递的艰难与缓慢。

“而且,”朱迪钠的语气带上了一丝对朱棣的理解,“即便是得到了帖木儿的死讯,朱棣在初期也并未完全放松警惕,甚至一度严重怀疑——这会不会是帖木儿的诈死之计?目的就是麻痹大明,然后趁我们不备,发动突然袭击!”

天幕上出现了朱棣在皇宫内与心腹大臣密议,地图上标注着可能的进军路线,气氛凝重。

“这种怀疑,站在朱棣的角度,并非没有道理。”朱迪钠分析道,“毕竟,面对一个如此强大的对手,任何疏忽都可能带来毁灭性的后果。‘兵不厌诈’是战场上永恒的法则,谨慎一些总归是没错的。”

这时,一条弹幕飘过,Id名为【今天也要加油鸭】的网友调侃道:“朱棣这怀疑很合理啊!毕竟他爹洪武大帝就有‘前科’!说好洪武三十一年去世的,结果愣是‘撑到’了洪武三十五年,还亲自出来把皇位传给了他!这‘死而复生’的操作,搁谁谁不迷糊?怀疑帖木儿诈死太正常了!”

这条评论一出,天幕下刚刚缓和的气氛瞬间又有些凝滞。

朱元璋的脸当场就黑了下来,气得又狠狠瞪了跪在下方的朱棣一眼。这混账后世子孙,怎么什么都往外说!还“洪武三十五年”?这岂不是坐实了老四篡位之后,为了名正言顺,连洪武年的纪年都敢乱改?!这让他这个开国皇帝的脸往哪儿搁?

然而,怒火归怒火,作为一个从尸山血海里杀出来的开国皇帝,朱元璋内心深处那份对军事谋略的敏感和认同,让他不得不承认朱棣(未来的)这份怀疑是必要的。

他强行压下个人情绪,侧过头,对身旁同样因网友之言而面色古怪的魏国公徐达说道:“天德,虽然这小子(指网友)说话混账,但老四这份谨慎,倒也不算错。兵者,诡道也。虚则实之,实则虚之。帖木儿那般枭雄,用诈死之计诱敌,也并非不可能。多准备点,没坏处。”

徐达连忙躬身称是:“陛下圣明,燕王殿下……未来能如此思虑周祥,确是统兵者应有之素质。” 他心中却也暗自腹诽:陛下您这维护得也太明显了,刚瞪完眼就又夸上了……

一旁的马皇后看着这对父子君臣的互动,无奈地摇了摇头,心中既对未来可能存在的兄弟阋墙感到忧虑,又对老四这份临敌的警觉隐隐有一丝骄傲。

太子朱标则是若有所思,他再次感受到了自己与四弟在军事敏锐性上的差距。若易地而处,自己接到这样的消息,是否会像四弟这般保持高度警惕?或许……不会那么快意识到诈死的可能性。

而跪着的朱棣,在最初的惶恐过后,听到父皇竟然肯定了自己(未来的)判断,心中不禁涌起一股复杂的暖流,同时那份对沙场征战的向往和自信,也悄然滋生了几分。

天幕上,朱迪钠将话题从北方的威胁转向了浩瀚的海洋。

“正是在这种强敌环伺、消息不明,对帖木儿帝国动向高度警惕的背景下,”朱迪钠的声音变得庄重而充满力量,“永乐三年(1405年)七月,一项注定影响中国乃至世界历史的壮举,按计划拉开了帷幕——那便是郑和率领庞大船队,第一次下西洋!”

画面中,苏州刘家港舳舻千里,旌旗蔽日,庞大的宝船如同海上山峦,即将扬帆远航,场面极其震撼。

“关于郑和下西洋的目的,后世史学家众说纷纭,”朱迪钠如数家珍般地列举,“有的说是为了宣扬大明国威,‘示中国富强’;有的说是为了寻找建立文帝朱允炆的下落,以绝后患;也有的说是为了发展海外贸易,获取珍宝奇物;还有的则认为是永乐帝个人好大喜功,欲效仿秦皇汉武,建立万国来朝的盛况。”

他稍微停顿,让观众消化这些信息,然后话锋一转,引入了直播间里更主流的看法:“不过,在我们很多网友以及一些现代史学家看来,结合当时帖木儿帝国带来的巨大军事压力这一特定历史背景,郑和下西洋一个极其重要、甚至可能是最核心的战略目的,就是——从海上寻找潜在的盟友,试图对帖木儿帝国形成战略包围或牵制!”

Id名为【海鲜爱好者】的网友发言支持这个观点:“这很好理解啊!帖木儿帝国雄踞中亚,陆上丝绸之路被其阻隔或威胁。朱棣派郑和从海路南下西进,一方面可以重新打通、控制海上贸易线路,获取财富支持战争;另一方面,也是希望能联络上印度次大陆、阿拉伯乃至东非的那些国家,宣扬大明威德,建立朝贡关系,哪怕不能直接出兵相助,至少在政治上和道义上形成对帖木儿的孤立态势。”

【地图收集控】也补充道:“这就是一种宏大的‘远交近攻’战略!陆地上严防死守,积极备战;海路上主动出击,广交朋友,分散潜在敌人的注意力,甚至寻找从侧翼牵制的可能性。朱棣和他麾下的战略家们,这盘棋下得很大!”

朱迪钠总结道:“因此,郑和下西洋绝非一次简单的炫富或探险,它承载着永乐初期应对空前外部危机的深刻战略考量……”

就在这时,一条弹幕快速闪过,Id名为【信鸽没我快】的网友插言道:【主播别忘了提一点,从海上获取情报比陆路快多了!后来证实,关于帖木儿去世的确切消息,以及其帝国内乱的详细情况,很大程度就是郑和舰队在航行途中搜集并第一时间传回大明的!这情报价值千金!】

朱迪钠看到这条评论,立刻点头表示认同:“没错!这位网友提醒得非常对!在当时的条件下,陆上丝绸之路因战乱和距离变得崎岖难行,信息传递缓慢且易受干扰。而庞大的海上船队,沿着成熟的航线,利用季风,反而能更高效地往来于东西方,成为移动的情报站和信息传递枢纽。郑和船队不仅可能带回了帖木儿死讯的最终确认,也带回了西方世界最新的政治、军事动态,这对朱棣判断局势、调整战略至关重要。所以,下西洋在情报搜集方面的战略意义,丝毫不亚于寻找盟友和展示国威。”

天幕之下,朱元璋以及众文武大臣听着这番分析和补充,脸上露出了更深切的恍然和深思。他们原本或许以为下西洋主要是为了宣扬国威或寻找盟友,此刻才更加全面地认识到,这其中还蕴含着如此关键的军事和战略情报价值!跨海联络,远交近攻,**并且能更快、更准确地获取至关重要的西方信息**,这等超越时代的综合战略眼光,让他们这些习惯于陆上征伐的开国元勋们,感到一种新的震撼和启发。

朱元璋眯着眼睛,手指无意识地在御座扶手上轻轻敲击。他比任何人都更清楚准确、及时的情报在战争中的决定性作用。老四未来能想到利用海路建立这样一条高效的情报通道,这份心思之缜密,谋划之深远,确实超出了他最初的预料。而“海洋”作为一个蕴藏着巨大战略潜能的新维度,也以前所未有的清晰度,深深印入了这位洪武大帝的脑海之中。

315中文网推荐阅读:薄厚人生穿越成弥勒怎么办科举文抄公的快乐你想象不到修士遍地走,你管这叫红楼!大明孽子东鸦杂货店孟婆也是蛮拼哒!唐时月大梁往事千宋嫡女毒妻大唐:列强竟是我自己大明优秀青年呆王溺爱萌妃不乖无敌皇太孙绿罗也是罗马从士兵突击开始的最强兵王秦草独断万古大明征服者回到明朝当王爷贞观卖纸人回到大宋做山匪为质三年你不管,我毒计反戈你后悔啥寻秦记重生:野性部落崛起一品儒商蜀汉我做主三国之乖乖田舍郎锦衣行之吕敏传我爱大明朝痴傻五皇子发配儋州父皇,我真不想当太子!三国:开局盲盒抽到大乔日在三国?我真的是汉室忠良啊我要做皇帝高科技军阀寒门小娇妻暴君总想生三胎喜劫良缘,纨绔俏医妃三国之曹家长子穿越种田之农家小妹皇室店小二隋唐君子演义从我是特种兵开始成为战神三国之魏武元勋贞观楚王王八蛋,不服来战反恐大队公子文成武德
315中文网搜藏榜:铁甲轰鸣内一穿就成绝世高手爱妃,本王俯首称臣穿越宋朝,他们叫我弑君者穿越之建设世界强国三分天下?问过我身后十万铁骑吗汉末大混子系统:重生大明,开局倾家荡产我在大明得长生我是曹子桓抗战之重生周卫国秦时之血衣侯传奇开局茅草屋,终成女相医品狂妃凤舞霓裳:绝色太子妃墓园崛起女帝穿今不好惹三国时空门,我,继承了河北袁家从我是特种兵开始成为战神身为p社玩家的我,润到美洲种田虽然开挂我还是要稳异界战争之超级军团系统重生之傲仕三国陛下,饶了貂蝉吧,你阳气太重了北明不南渡三国开局之一炮害三贤大唐说书人:揭秘玄武门,李二懵了大秦:扶苏!手握三十万还不反?大周九皇子皇贵妃她向来有仇必报抗战之杀敌爆装系统大唐霸道太子李承乾华夏鼎世大乾:帝国独裁者三国之魏武元勋我欲扬唐锦绣嫡女的宅斗攻略手握帝国时代,系统疯狂暴兵大唐:超时空,长乐晋阳小公主!穷鬼的上下两千年三国:努力就变强,我一刀败吕布给异世界一点钢铁洪流的震撼!水浒之小孟尝抗战:龙国无敌军团明末体内寄生个修真者给我戴绿帽,杀你全家套餐走起大唐:我老婆是武媚娘袁术天下圣主降世:开局狗符咒护体九公主她靠撒娇搞定六界大神
315中文网最新小说:魅力太高也是错?曹操都成迷弟了大唐:投资武则天我成了万古一帝梦回贞观,我成王珪次子流放路上,从征服女帝开始称霸双经问渡风起赣南石器星辰我在一万年前重启文明闲话清史当兵就发十八个老婆,不要就坐牢挽天倾之南明复兴穿越我有招兵系统封御三国:潜龙问鼎暗尘明月楼重生从三皇五帝开始穿回渭北做刀客大唐有一帮古惑仔三国演义之蜀汉后传水浒,我王伦从狱中崛起!三国:我老婆全是神话级三国:别追了,我真不是天子饥荒年代:我要养村里30个女人北宋,我家仆役越买越多天幕直播:大明皇室的88种死法三国:争霸江山美人寒门崛起我靠科技颠覆历史碧血大明:穿越系统改写江山我在红楼当情圣,诸位金钗入我怀穿越崇祯太子,绝不让大明亡了重塑南明:郑森的天下天幕:保成二废三立,胤禛麻了大阵主回到东汉当赵云废柴王爷?我反手开启召唤护驾后汉异星录六皇子别装了!你的锦衣卫露馅了特工狂婿太能搞事满朝文武愁疯了戍边七年,归来已是陆地神仙争霸天下:日月所照大明第一孝子,却是锦衣卫马超:吾屡世公侯,岂识村野匹夫异界打仗太菜我教他们玩孙子兵法穿越秦朝我的皇后威仪天下龙椅之上,成就千古一帝超时空合伙:我的穿越盟友是太子程序带我穿越回去我,修炼葵花宝典后,比女人还妖科举不顺,从寒门到帝师铁槊镇唐末穿越水浒传之谋逆大宋:这个潘金莲不对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