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6章:但求质量坚如石,巧用人心路自通(加更求五星好评)
汪细卫这边紧锣密鼓地筹建队伍,陈阳和肖老三拿着那份远高于市场行情的工钱标准去招人,果然应者云集,很快便拉起了一支精神抖擞、士气高昂的施工队。
另外三家承包了路段的老板,主要是孙老四和另外两位,自然也没闲着,都在四处联络乡里村里最能干的劳力。
乡里就那么大,谁手艺好、谁肯卖力气,大家心里都门清,一时间,有限的优秀劳动力成了抢手货。
然而,汪细卫定下的工钱标准,犹如一块巨石砸进了平静的池塘,激起了巨大的波澜。
普工五元,技工十元,还管一顿午饭!
这价格,比那三家愿意出的,足足高出了一大截,彻底打乱了他们的算盘。
在农村,修路这种工程,想要盈利或者少亏点,通常有两种惯用路子。
一是在材料上以次充好,偷工减料;二就是极力压缩人工成本。
汪细卫这一手,直接把第二条路给堵死了,而且无形中抬高了整个工程的人工行情,让另外三位老板,尤其是本就对汪细卫心存芥蒂的孙老四,气得牙痒痒。
“汪细卫这小子,是真傻还是充阔?这么个干法,他那两公里路非得亏掉裤子不可!”
孙老四在私下里跟人喝酒时,愤愤地拍着桌子,“他这是要砸大家的饭碗!等着瞧,有他好看的时候!”
一些风言风语也开始在乡里流传,说什么汪细卫年轻气盛,不懂行规,迟早要栽跟头。
对于这些议论和孙老四的威胁,汪细卫有所耳闻,但他只是置之一笑,并未放在心上。
他清楚自己的目标和底线——这条路,首先是给乡里修的“门面”,是魏书记的信任,更是他汪细卫在乡里立口碑的关键一仗。
质量绝不能含糊,至于亏点钱,在他能承受的范围内。
他现在的重心,是确保工程顺利推进。
乡里对这段路非常重视,魏书记更是给予了汪细卫极大的信任。
这段两公里的土路拓宽硬化工程,总造价定为四十万元。
通常这类工程都是按进度分期付款,但魏书记为了支持他,特事特办,直接将全部工程款一次性拨付到位,唯一的条件就是要求他尽快、保质地完成。
资金到位,汪细卫心里更踏实了些。
他带着陈阳和肖老三,对着施工方案反复推敲、修改,最终制定出了一份详尽的计划。
然而,当他们拿着方案仔细核算成本时,结果却让人有些沮丧。
如果严格按照方案要求,使用符合标准的水泥、沙石等材料,再算上高昂的人工支出,即便一切顺利,没有任何意外状况,最后结算下来,估计也要亏损两万多元。
陈阳看着账本,挠了挠头,试探性地提议:“细卫哥,这……亏得有点多啊。要不,咱们在水泥标号上稍微动一动?或者路面混凝土的厚度,稍微减薄一点点?”
“这都是惯例了,稍微调整一下,这亏空差不多就能找补回来。”
汪细卫闻言,立刻坚决地摆了摆手,脸色严肃。
“不行!这种事想都不要想。你们记住,跟着我做事,质量永远是第一位!路是给人走的,更是给咱们自己良心走的。”
“既然接了这活,砸锅卖铁也要把它做好,做得踏实!亏钱是我汪细卫的事,但路的质量,关系到乡亲们的安全和咱们的名声,一丝一毫都不能打折!”
有些更深层次的话,他不便对陈阳和肖老三明说。
他需要用这条路的过硬质量,在乡领导乃至全县面前,打响他汪细卫诚信做事的名头,这远比眼前这两万块钱重要得多。
但他对工程质量的要求,必须清晰地传达给每一个执行者。
修路的工程,就在这高标准、严要求下,轰轰烈烈地开始了。
杨春燕和潘高园再次搭档,负责工地上几十号人的午餐,虽然忙碌,但看到工程顺利推进,心里也充满干劲。
初始阶段非常顺利,乡政府附近的路段原本基础就好,路面也宽,不需要占用额外的农田或宅基地,工程进度很快。
然而,好景不长。
当施工队向前推进,遇到第一家需要占用农田的农户时,麻烦来了。
这户人家男主人叫崔宁青,看起来是个老实巴交的汉子,女主人叫石洁,却是个厉害角色。
需要占用的土地其实不多,大约两百多米的路段,涉及他家半亩左右的田地。
这天,汪细卫带着主要负责协调的陈阳上门,本意是按照程序,打个招呼,告知即将动工,协调工作主要还靠乡里和村里。
没想到,刚说明来意,一直没怎么说话的崔宁青只是蹲在门口抽烟,唉声叹气。
而他婆娘石洁一下子就像被点燃的炮仗,猛地从屋里冲出来,双手叉腰,挡在院门口。
“修路?修路是好事,我不拦着!但你们要占我家的地,我可不答应!这可是我们一家人的命根子!”
石洁声音尖利,情绪激动。
陈阳连忙上前,陪着笑脸解释:“石大嫂,您别急。这修路是有国家标准的,路面要达到五米五的宽度,才能会车安全。”
“您家这地就在路边上,肯定是要占用一点的。这个情况,之前乡里和村里的干部,没来跟您家沟通好吗?”
“沟通?哼!” 石洁一听更是火冒三丈,指着李阳的鼻子骂开了。
“他们来了!就会说大道理!什么要顾全大局啦,修路是方便大家啦,是造福子孙后代啦!这些大话谁不会说?”
“可地占了,我们一家老小吃什么?喝西北风去啊?他们上下嘴皮一碰,我们家的损失谁管?都是些没良心的!”
汪细卫在一旁静静听着,看着石洁因激动而涨红的脸,又瞥了一眼蹲在地上、一言不发只顾抽烟的崔宁青。
心里明白,这家人究竟是真的有难处和怨气,还是故意胡搅蛮缠,他都不需要去深究。
自己和陈阳光靠讲大道理,解决不了问题。
陈阳还想再劝,汪细卫抬手制止了他。他知道,在这种情况下,施工队的人说再多也没用,反而可能激化矛盾。
“石大嫂,您的情况我们了解了。”
汪细卫语气平和地说,“占您家的地,肯定会有相应的补偿政策,这个最终还是要乡里和村里来落实。我们施工队只负责按图纸修路。”
“这样,您家的诉求,我们一定会如实向乡里反映。在问题解决之前,您家地头这段路,我们先不动工。”
说完,汪细卫对陈阳使了个眼色,两人便先行离开了崔家。身后还能听到石洁不满的嘟囔声。
回到工地,汪细卫立刻安排肖老三带着施工队,则果断采取了“绕行”策略。
暂时跳过崔家这段争议路段,集中人力,继续向前推进其他无障碍区域的施工。
而他带着陈阳去乡里汇报崔家的情况,请他们出面协调。
汪细卫心里有自己的盘算:这段路卡壳,责任不在我方,我们已经履行了告知义务,并暂停了施工。
协调工作是乡里和村里的分内之事。如果能协调下来,我们随时可以回头把这段路按标准修好。
如果协调不下来,那责任也落不到我汪细卫头上,最多就是这条路在这里留下一个“瓶颈”,影响的也是整体的形象和通行效率,该着急的是乡里。
眼下,最重要的是保证已开工路段的进度和质量,不能因为一户的阻滞,耽误了整个工程。这也算是他在实践中学会的灵活处理问题的方式。
乡政府办公室里,烟雾缭绕,空气沉闷得像是要拧出水来。
魏书记的眉头拧成了一个疙瘩,指间的香烟已经燃到了尽头,他却浑然不觉,直到烟蒂烫了手指,才猛地将其摁进满是烟头的搪瓷缸里,发出一声“滋”的轻响。
“这陈雁山干什么吃的!”他一掌拍在桌上,震得桌上的茶杯盖子都跳了起来。
“拍胸脯拍得山响,大话说的比牛都大,做事做得这么差劲?一条路,协调工作到现在还没落实?他这个村长是干什么吃的!”
站在他对面的汪细卫,神色平静,只是将崔家的情况又复述了一遍。
他身旁的陈阳则显得有些局促,手指不自觉地攥紧了衣角。这股压抑的怒火,即便是旁观者也感到心惊。
“走!”魏书记猛地站起身,抓起搭在椅背上的外套,“现在就去中心村!我倒要看看,他陈雁山的脸皮有多厚!”
新要下来的吉普车在乡间的土路上颠簸着,卷起一阵黄尘,一路呼啸着冲进了中心村。
车子在村委会大院里一个急刹,轮胎与地面摩擦发出刺耳的声音。
村委会的办公室里,村长陈雁山正翘着二郎腿,捧着一个大茶缸子,和几个村干部吹着牛,讨论着今年的收成。
他是个四十多岁的中年人,微胖,脸盘圆润,一看就是日子过得滋润的主儿。
门“砰”的一声被推开,魏书记铁青着脸走了进来,身后跟着面色沉静的汪细卫和一脸紧张的李阳。
办公室里瞬间鸦雀无声,陈雁山吓得一哆嗦,茶水都洒了出来,赶紧起身,脸上堆起谄媚的笑:“哎呀,魏书记!您怎么来了?也不提前打个招呼,我好准备准备……”
“准备?准备什么?”魏书记冷笑一声,走到他面前,目光如刀。
“准备怎么继续糊弄我,还是准备怎么把乡里的重点工程给你搅黄了?”
陈雁山彻底懵了,一脸茫然:“魏书记,这……这从何说起啊?我……我一直在全力配合修路工作啊……”
“全力配合?”魏书记指着汪细卫,“汪老板的施工队都让崔家给堵了,你还在这跟我说全力配合?”
“陈雁山,我问你,你这村长还想不想干了?工作做这么不细致,群众思想工作是怎么做的?不行就换个能人来干!”
陈雁山的冷汗“唰”地一下就下来了。
他这才明白是崔家那边出了岔子,这事儿居然直接捅到了魏书记那里。
他刚想开口解释,说自己马上就去处理,却被汪细卫伸手轻轻拦了一下。
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了汪细卫身上。
只见汪细卫向前一步,神色依旧平静,但眼神却平静无波,可金丹修士自带着一股不容置疑的锐利和气度。
他先是朝魏书记微微点头,然后转向陈雁山,语气不重,却字字清晰:“陈村长,还有魏书记,我丑话先说在前面。”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在场的每一个人,缓缓说道:“这个工地,我完全是亏损在做,也是想真心实意给乡里做点贡献。”
“但亏损太多,我也亏不起。所以,如何提高工作效率,尽量减少人工支出,是我唯一的办法。”
陈雁山心里咯噔一下,感觉这话里有话。
果然,汪细卫接下来的话,让他如坠冰窟。
“所以,我想了个办法。”汪细卫的嘴角勾起一抹似有若无的弧度。
“谁家支持我,我施工队的速度就快一点,路先给他修到家门口。谁家不支持,比如崔家,那好,我这段路就绕过去,直接修下一段。”
“等什么时候乡里和村里把工作做通了,协调好了,我再召集人手回来处理这段‘尾巴’。只不过,到时候重新进场、二次施工,效率肯定没有现在这么高了。”
这番话说得轻描淡写,在场的村干部却都听出了里面的狠劲儿。
这哪里是修路,这分明是分化瓦解,连打带拉!把支持者和反对者赤裸裸地分开,让反对者在全村人面前丢脸,以后还怎么在村里抬头?
魏书记眼中闪过一丝赞许,他没想到这个年轻人不仅有魄力,还有这么精明甚至冷酷的手段。
他沉声说道:“我同意汪老板的想法。效率是第一位的。至于补偿,地里还有粮食的,乡里可以适当给点青苗补偿费,但更大的款项没有。”
“陈雁山,这思想工作你必须做好!修路是造福全村的大事,谁要是敢拖后腿,就是跟乡里作对,我一定追责到底!”
魏书记的话像一座大山,轰然压在了陈雁山心头。
他看着汪细卫那张年轻却沉稳的脸,心里暗骂了一声“不当人子”!
这小子太狠了,把自己的“亏损”当成了尚方宝剑,反过来拿捏他们村干部。
可一想到村里那些山货还得靠汪细卫的渠道往外销,他嘴上连一个“不”字都不敢说。
“是,是!魏书记放心!汪老板放心!”陈雁山抹了一把额头的汗,腰弯得更低了。
“我们村两委马上再次开会,一定坚决贯彻乡里的思想,一定全力配合,保证把路顺顺利利地修通!”
从村委会出来,陈雁山后背的衣裳都湿透了。
那个年代,乡村干部的作风虽然粗糙,但执行力却是最强的。
魏书记发了话,汪细卫又递上了刀子,他陈雁山要是办不成这事,这村长的位置就真到头了。
当晚,中心村的村委会灯火通明,一场针对崔家的“思想工作”连夜展开。
至于陈雁山用了什么方法,是威逼还是利诱,汪细卫不得而知。
他只知道,第二天一早,施工队再去的时候,崔家那段路,已经清清爽爽,再无一人阻拦。
书评分好像出来了,为啥没有50个评论就有了书评分呢?但是好低啊,才6.5分,可怜见的!大家喜欢的话帮我点个五星好评,谢谢!
感谢大家的陪伴!谢谢各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