颁奖典礼结束后,俞良婉拒了黄小明邓朝殷桃等一众圈内好友的聚会邀请,而是自掏腰包,单独为《火蓝刀锋》剧组和身边几位核心伙伴设宴庆祝。
既贺自己荣膺视帝,也贺剧集斩获长篇电视剧二等奖。
虽然本质上,这顿饭还是为了庆祝俞良获得视帝。
所以庆功宴一开始,俞良便成为全场焦点,敬酒的人络绎不绝。
俞良心情极佳,杯杯见底,毫不推辞。
酒过三巡,气氛稍缓,俞良也没忘记正事。
那就是发微博。
他编辑了一条内容,真挚感谢主办方的认可,也坦诚表达获奖的激动,并附上一张手持奖杯的现场照片。
照片中的他神采飞扬,眉眼间尽是意气风发。
不少粉丝和路人,尤其是女性网友看到后,都觉得帅呆了。
而且俞良作为本届典礼最受关注的艺人之一,这条微博的点赞、评论和转发量迅速攀升,呈爆炸之势。
道贺的短信和电话也络绎不绝,但他没有先回这些人的消息,而是先回复一个人。
那就是他的“好大姐”。
他发了微信,说了几句肉麻至极的骚磕,随后表示现在场合不便,等回家再给“宝贝”打电话。
接着,他又给学校的校领导和老师发了短信或者微信,逐一感谢。
当然,内容肯定不是和好大姐那么直白,所以大概发的就是感谢老师和领导们的教导,但是懂里面事儿的人,都明白什么意思。
主要俞良也是怕将来有人使坏。
至于海军宣传部那边,他不必亲自联系。
也直接诶联系不上。
他打算在庆功宴上请陆振华代为转达谢意。
处理好这些关键的“助力”后,他才开始回复朋友们的祝贺。
但人实在太多,他只能挑重要的回,尤其是几位女明星。
比如,许久未见的小赵。
自《陆贞传奇》爆火后,赵莉莹戏约不断,几乎全年无休。
俞良常说自己拍戏拼,但和小赵一比,还是有差距的。
不过他知道,再过两年,自己大概也要进入这种“不间断”的状态。
至于为什么这么拼,原因很简单。
虽说他投资了不少股票,未来收益肯定是有保证的,根本不会缺钱,还会大富大贵。
但那毕竟是“将来”。
眼下用钱的地方还是有的,所以该赚的也得赚。
再说了,谁又会嫌钱多呢?
更重要的是,没有足够多的作品,将来靠什么评奖?
从业这些年,虽说时间不长,但俞良悟出一个道理。
有时你觉得是好作品,但市场未必认可。
即便作品质量过硬,收视率也不一定高。
最显着的例子就是《大明王朝1566》。
而且就算收视率爆了,奖项也不一定到手。
要看题材,还有背后的人脉硬不硬。
总之,一部作品的成败,评价体系极为复杂。
想获奖,更复杂了。
因此俞良得出一个结论。
在剧本与制作有保障的前提下,就往死里拍。
作品基数大了,总有一部能同时赢得口碑、收视与奖项。
顺便把钱也赚了。
而且说实在的,这次拿到视帝,他有点上瘾了。
加上有句话说得好,在物质有保障之后,人就开始追求精神的满足、个人的价值,乃至对行业与社会的贡献。
所以俞良也决定,既然老天没给他安排什么“系统”或“任务”,他就自己定目标。
那么成为演员中的顶尖人物、德艺双馨的老艺术家,就是他当下的追求。
说回正题,虽然和小赵快半年没见,但近期两人很快就能碰面了。
小赵过些天就没工作了,春节前后能休息几天,回老家之前先来京城,两人约好要私下“聚一聚”。
回复完小赵,他又点开了“小杨”的对话框。
随后呢,俞良是真的字面意义上的“回复小杨”。
【谢谢小杨的祝福】
很快,杨蜜的微信就回了。
【刚得奖就飘成这样?】
这是杨蜜在微信里收到俞良那句“谢谢小杨”之后的回应。
俞良丝毫不收敛,手指飞快地打字。
【怎么和第29届飞天奖最佳男演员说话呢?要注意身份啊,小杨。】
此时正在港城的杨蜜,看到这条消息顿时来气。
她好心祝贺,俞良居然摆起架子。
而且自从泰国拍戏结束后,俞良就不像从前那样常来嘘寒问暖了,现在简直是“提了裤子不认人”。
虽然她也明白,自己即将结婚,而且之前“怀孕”的事儿,俞良在避嫌,但她心里就是有情绪。
更何况,俞良这话说得没道理。
谁说她没得过奖?去年金鹰节她不是刚拿了“最佳人气女演员”吗?
她在饭桌上,抬眼瞥了瞥不远处的刘恺威和双方家长,他们正在一边吃饭,一边商量几天后巴厘岛婚礼的细节,没人注意她这边。
于是她低头快速打字。
【谁说我没奖?去年金鹰节我拿了奖的,你当时也在场,高兴的健忘了?】
不到十秒,俞良的回复就来了。
【大姐,你那只是“最具人气”,金鹰奖要拿两个表演类奖才算视后,你才健忘了。】
其实俞良还有更损的话没说出来。
本来他还想发,“是不是被粉丝捧得真以为自己封后了?”
但是想了想,还是算了。
毕竟是同床共枕过的。
主要他多少了解杨蜜的处境,出道虽久,但在重要表演奖项上,一直都没什么成绩。
唯一能提的只有去年金鹰节的“最具人气女演员”,但是也不是视后。
要知道,金鹰奖,三个演员类的奖,你的获得两个,才能获得视帝视后。
可杨蜜的粉丝却直接欢呼她为“金鹰视后”……这不就是杨蜜的粉丝自嗨,业内谁认?
而俞良有点怀疑,杨蜜是不是也被这氛围忽悠了,真觉得自己是视后了?
但刚才也说了,他不敢真这么发,他怕把她逼急了,连婚都不结,直接打飞的来揍他。
再者,他算了算日子,杨蜜怀孕应该有些时候了,肚子肯定大了。
不管孩子是谁的,总是一条生命,他可不想因为自己几句话让人动了胎气。
但即便俞良已经有所收敛,杨蜜还是气炸了。
因为奖项确实是她的痛点。
她没少因为没有重量级奖项,被黑粉和对家粉丝嘲讽。
“金鹰最具人气女演员”确实是她目前的最高荣誉。
而且再看俞良,这么年轻,出道才几年,就直接拿下飞天视帝……她倒也不是嫉妒,只是确实是有些好胜心,同时俞良还偏要跑来炫耀,顺便嘲讽她。
所以她气得直接把手机“啪”地放在桌上,不准备回复俞良了。
但这口气她咽不下去。
婚礼在即,她是去不了京城了,但她决定,等到《唐探》电影首映礼见面,一定要捶俞良一顿!
“蜜蜜?怎么了?”刘恺威注意到她的动静,转头问道。
杨蜜摇了摇头,只吐出两个字。“没事。”
刘恺威见她表情平静,又想到孕妇情绪本就容易波动,便没再多问,回头继续与家人商量婚礼安。
“这次会请一些媒体,虽然要控制规模,但赞助商那边也需要曝光……”
这场婚礼全部由刘恺威出资。
不过港人向来精打细算,他拉了不少赞助,就连婚戒都是品牌免费提供。
主打一个精打细算。
倒也不是说他抠门。
整场婚礼预算超过一千万港币,即便有赞助,刘凯伟也承担了不小部分。
对普通人来说,这绝对是梦寐以求的婚礼,但是得分人。
以杨蜜内地一线女星和刘恺威港圈知名影星的身份来看,这场面也算不上多么奢华。
只能说,见仁见智。
可杨蜜听着这些话,却越来越觉得烦。
她其实并非挑剔之人,婚礼规模小点也无所谓,但连婚戒都要靠赞助,她心里终究有些别扭。
两人为此争执过,最终她还是妥协了,因为婚礼开销由刘恺威负责,她又怀着孕,只能如此。
可妥协归妥协,时间久了,难免心存芥蒂。
尤其是俞良还横插一杠。
虽然俞良最近没怎么联系杨蜜,但两人并非全无交集。
前些天,杨蜜在外参加活动时,收到俞良发来的微信。
因为俞良明确表示不会出席婚礼,但总得送点什么,可两人又都忙,没法当面送礼,再加上礼物价值不菲,俞良就直接放去了杨蜜的旧居,也是两人“讲戏”的地方,把礼物放到了那。
至于俞良为什么会有她老房子的钥匙……咳咳,这不重要。
重点是那份礼物。
一枚香奈儿J12caliber5陀飞轮腕表。
还是带钻的!~
杨蜜识货,知道这表绝不便宜。
事后一查,官网标价89万起,而且像这种奢侈品,实际入手价只高不低。
当然,俞良买来肯定不是原价,他与香奈儿关系匪浅,拿得到折扣。
但即便如此,也花费不菲。
说实在的,他对自己亲爹亲妈都没这么大方过,这是头一回出手如此阔绰。
送这么贵的礼,原因有二。
其一,他虽然现在有点躲着杨蜜,但并没打算就此断了联系,等对方生完孩子,对他来说反而更刺激。
总之,他是为了维持这段“不正当关系”的长期发展。
其二,是为了孩子。
尽管他不认,也绝不能认这个孩子,但“万一”的念头始终存在。
当然,还是那句话,孩子是谁的不重要,总之,他想着补偿一下。
此外,他还决定,将来若有什么好项目,也可以考虑带着杨蜜。
反正原因比较复杂,心思也更复杂。
然而,无论俞良是出于何种目的送出这份礼物,它对杨蜜产生的影响都是实实在在的。
这块表,其实对杨蜜来说不算什么,以她如今的收入,完全买得起。
但关键在于意义。
而且凡事最怕比较。
所以之后,杨蜜不止一次想过,如果是和她结婚的是俞良,俞良会不会连婚戒都要靠拉赞助...
杨蜜觉得不可能。
再想起俞良带给她的那些“激烈”与“饱满”的情感体验,对比刘恺威如今的“索然无味”……这种反差,实在太过强烈。
她的目光再次落回正与双方家人细致讨论婚礼流程的刘恺威身上,看着对方仍在为喜糖这种小事儿斤斤计较,心头那股不顺眼的劲儿便愈发翻涌。
而且再说一点,两人能走到谈婚论嫁这一步,也并非全然出于纯粹的感情。
事情比较复杂。
总之,这个圈子里,什么事儿,哪怕是结婚,也会带着些目的性。
随后她彻底没了吃饭的心情,拿起手机径直起身。
“我回房间了。”
刘恺威与双方家长并未察觉异常,只当她是孕期疲惫,便由她去了。
回到房间,杨蜜从包里取出一个精致小盒子,打开后,里面有一只白色银边、精致晃眼的镶钻腕表。
正是俞良送的那只。
她将表戴上手腕,端详片刻,做了一个决定。
婚礼当天,就戴它。
……
“嘿,还不回话了?爱回不回。”
庆功宴上的俞良见杨蜜迟迟没再回复,只当她是被自己逗生气了。
两人斗嘴是常事,他了解杨蜜的脾气,一会儿自然就好了。
随后他又陆续回复了几条消息,就接着陪现场众人喝了一圈。
喝完这一圈,他这才将这部手机交给李婷保管,换上了自己平时用来刷新闻的私人手机。
随手点开各大门户网站和微博,他嘴角不自觉扬了起来。
果然,今晚的版面几乎都被飞天奖和华表奖的联合颁奖礼占据,而其中不少话题和热搜,都与他有关。
可以说,今晚风头最劲的,就是他。
这怎能不让他心生畅快?
至于是否会因此成为众矢之的。
他早就明白,但先说一点。
总有人说获奖无用,但他清楚,这个奖项的实际价值远超想象。
它不仅会切实提升他在行业内的地位,更会潜移默化地影响观众对他的认知。
从此以后,他不再仅仅是个“很红的演员”,而是真正跻身“视帝”行列。
这正是那么多艺人、公司不惜代价也要公关奖项的原因。
当然,就像刚才说的,俞良明白自己本就挡了不少人的路,如今势头更盛,必然会更招眼红。
但他更清楚,怕,没有用。
总不能因为怕,就从此畏首畏尾,不拍戏了吧?
他早就想明白了。
干就完了!
甚至可以说,从出道第一年起,他就在为这一天做准备。
否则,他何必投入重金维系水军团队?
何必费心巩固粉丝基础?
何必在各类场合谨言慎行、笑脸迎人?
何必始终规避任何可能的风险?
这一切,除了让自己发展更好,也是为了提升自己的攻击与防御能力。
他追求的就是,“没有弱点”。
说实在的,俞良甚至有些期待。
他积蓄了这么久的功力,倒要看看,谁会第一个跳出来,和他真刀真枪地较量一番。
随后,他点开新浪网一条关于他获封视帝的热门新闻,翻看起下面的评论。
【恭喜俞良获得视帝!我们鱼粮为你骄傲!】
【良良最棒!打破纪录!实至名归!】
【黑幕!鱼粮是哪根葱,也配视帝?】
【楼上的,也不至于是黑幕吧,我不是余良的粉丝,但我觉得他演技始终可以的,火蓝刀锋这部剧也可以。】
【说黑幕的都是黑粉!】
【飞天奖总算不是提名那些我听都没听过的主流剧了】
【虽然我觉得俞良的演技还行,但是获得最佳男演员,我感觉他还差点意思】
【我们良良出演的哪一部电视剧和电影不是大爆?说黑幕的不要尬黑】
【……】
俞良之所以不只看自己微博或那些明显偏向他的报道,而特意来看这类门户网站的评论区,就是想在一个未被粉丝完全控评的环境里,看到更真实的声音。
浏览下来,总体来看,舆论风向对他还是利好的。
比他想得好。
而且他也明白,没有任何一个演员获奖能让所有人信服。
有一句话说得好,文无第一,武无第二。
影视作品也是属于文,每个人喜好不同,所以让所有人信服,本来就不现实。
不过,防人之心不可无。
他尤其需要警惕同行在背后带节奏黑他。
主要现在距离颁奖礼结束才几个小时,舆论发酵的高峰还在明天。
所以俞良决定稍后亲自叮嘱水军工作室,必须时刻紧盯舆情动向,一旦发现别家水军有组织地攻击他,就要立即反应,果断应对。
谨慎这一块的,他从来不会放松。
正当他专注刷着新闻时,满面红光的濮伦凑了过来,弯腰搭上他的肩膀。“良子,看什么呢?”
“新闻和评论。”俞良头也没抬,“你刚才去哪儿了?”
之前喝酒时,他就看见濮伦出去了有一段时间,现在才回来。
“正为这事找你呢!”濮伦语气振奋,“好几家媒体约专访,都是推不掉的那种。”
俞良并不意外。
获得这种级别的国家奖项,尤其是飞天视帝,接受重要媒体采访是必经环节。
“哪几家?”
濮伦清了清嗓子,报出名字。“央视新闻、澎湃新闻、国家文艺报、国家新闻周刊。”
说完,他笑着补充。“怎么样?够权威吧?”
俞良点了点头。
确实足够权威,甚至有些超出他的预期。
这几家媒体影响力巨大,且都带有国家级背景,以演员的身份能获得这类媒体的专访邀请,本身也是一种荣誉。
“行,好好跟对方沟通,把时间协调好,务必安排妥当,千万别怠慢了。”俞良嘱咐道。
“明白,你放心!”濮伦拍着胸脯保证。
随后两人又聊了几句,濮伦便继续去应酬。
俞良也收起手机,再次融入宴席的热闹之中。
这场庆功宴一直持续到晚上将近十点才散。
俞良今晚喝得实在不少,所以纵然酒量再好,此刻也有些迷糊。
但回家的车上,俞良手里依旧攥着那座飞天最佳男演员奖杯。
在这半醉半醒的迷蒙间,俞良一个念头愈发清晰。
有朝一日,定要将家里的奖杯柜,塞得满满当当。
(书测的名字好难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