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雪筑基成功的余波尚未平息,青云宗上下仍沉浸在一片惊叹与热议之中。陆峰却并未过多驻足,他深知属于自己的挑战才刚刚开始。嘱咐王猛和铁牛在外门寻一处临时居所安顿,并保持低调后,他便独自一人,朝着内门丹堂所在的主峰行去。
越靠近丹堂主殿,周围的灵气越发浓郁精纯,空气中弥漫着各种丹药交织的复杂香气,令人心旷神怡。沿途遇到的丹堂弟子明显增多,他们大多身着象征身份的丹炉纹饰袍服,神情中带着内门弟子特有的傲然与忙碌。看到陆峰这个身着外门服饰的生面孔,不少人都投来诧异或审视的目光。
陆峰对此视若无睹,手持那枚徐长老赠与的紫金令牌,一路畅通无阻。令牌上微光流转,似乎与丹堂的防护阵法隐隐呼应,指引着他前进的方向。
丹堂主殿并非一座孤立的宫殿,而是一片依山而建的庞大建筑群,殿宇楼阁鳞次栉比,药圃、地火房、藏经阁、讲道场等设施一应俱全。主殿位于建筑群的核心,气势恢宏,飞檐斗拱间有灵光隐现,散发着一股沉凝古朴的气息。
殿门前,并非想象中熙攘的景象,反而显得颇为清静。两名气息深不可测、至少是筑基期的执事弟子如同雕塑般分立两侧,目光如电,扫视着偶尔来往之人。
陆峰深吸一口气,稳步上前,亮出紫金令牌。
左侧那位面容冷峻的执事弟子目光在令牌上一扫,眼中闪过一丝讶异,但很快恢复平静,微微颔首:“持首席令者,可入。首席长老正在‘百草轩’等候,进去后自会有道童引路。”
“多谢师兄。”陆峰拱手一礼,迈步踏入殿门。
一入殿内,仿佛进入了另一个世界。外界的声音瞬间被隔绝,一股更加浓郁、几乎化为实质的药香扑面而来,其中还夹杂着地火特有的硫磺气息和无数灵材混合的奇异味道。殿内空间极其广阔,穹顶高悬,光线却并非来自外界,而是由镶嵌在墙壁和穹顶上的无数夜明珠与发光符文提供,柔和而明亮。
宽阔的通道两旁,并非寻常殿堂的摆设,而是一个个被透明光幕笼罩的小型药圃,里面种植着许多陆峰只在《百草丹纲》中见过的稀有灵草,生机勃勃,灵气盎然。偶尔能看到一些丹堂弟子在药圃间穿梭忙碌,或观察记录,或施展灵雨诀滋养灵植,个个神情专注,无人喧哗。
果然不愧是宗门丹道核心之地!陆峰心中暗赞,这里的底蕴远非外门可比。
一名穿着淡青色道袍、梳着双髻的年轻道童早已静候在旁,见到陆峰,上前打了个稽首,声音清脆:“这位师兄,请随我来,师祖正在百草轩。”
道童引着陆峰穿过几条回廊,越往里走,环境越发幽静,守卫也越发森严。最终,他们停在一扇看似朴素的木门前,门上悬挂一匾,上书“百草轩”三个古字,笔力苍劲,隐隐有道韵流转。
“师祖,人已带到。”道童恭敬禀报。
“让他进来吧。”一个温和却带着莫名威严的声音从室内传出。
道童推开木门,对陆峰做了个请的手势,随后便垂手侍立一旁。
陆峰整了整衣衫,迈步踏入其中。
轩内并不宽敞,陈设也极为简单。四壁皆是顶天立地的书架,上面摆满了各种玉简、兽皮古籍、竹简,散发着岁月的气息。房间中央仅有一张宽大的青玉案几,案几上摆放着几件古朴的茶具和一个正袅袅升起青烟的香炉,炉中香气清幽,有凝神静心之效。
一位身着朴素灰袍、须发皆白的老者正坐在案几后的蒲团上,手持一枚玉简,似乎正在阅读。他面容清癯,眼神温润平和,仿佛只是一个普通的邻家老翁,身上没有丝毫灵压外泄。
但陆峰却不敢有丝毫怠慢。他深知,这位看似平凡的老者,正是青云宗丹堂之首,金丹真人——墨居仁墨长老!其丹道修为,深不可测。
“外门弟子陆峰,拜见墨长老。”陆峰上前几步,躬身行了一个大礼。
墨长老放下玉简,目光落在陆峰身上,那目光似乎能穿透皮囊,直视本源。他微微一笑,声音温和:“不必多礼。坐吧。”
他指了指案几对面的一个蒲团。
陆峰依言坐下,腰背挺直,神态恭敬而不显拘谨。
“徐师弟对你赞誉有加。”墨长老缓缓开口,拿起茶壶,为陆峰斟了一杯清茶,茶汤碧绿,香气清冽,“言你于丹道一途,天赋、心性皆为上佳。今日一见,果然气度沉凝,神识内蕴,远超寻常炼气弟子。”
“徐长老谬赞,弟子愧不敢当。”陆峰双手接过茶杯,并未立刻饮用,“弟子不过偶有所得,于丹道仅是初窥门径,不敢妄自尊大。”
墨长老眼中闪过一丝满意之色,不骄不躁,是块好材料。
“你那改良的‘强效凝血散’,老夫看过了。”墨长老话锋一转,切入正题,“化散为丹,以低阶药材发挥出近乎二阶丹药的功效,思路清奇,手法更是精妙。尤其是对‘红浆果’活性激发的火候把握,堪称点睛之笔。此法,似乎并非寻常丹道传承所能有?”
他的目光看似随意,却带着一丝探究。显然,陆峰在大比上的表现,引起了这位首席长老的真正兴趣,甚至是一丝疑虑。一个外门弟子,拥有如此超乎常理的丹道见识和手法,难免让人猜想是否有什么非凡际遇。
陆峰心中微凛,知道真正的考验来了。他早有准备,恭敬答道:“回长老,弟子早年曾于一处荒废洞府中,偶然得到一些残缺的丹道笔记,其中记载的理念与手法颇为奇特。弟子多年来自行摸索,结合宗门所授,偶有所得。那红浆果的激发之法,亦是源自笔记中的零星记载,弟子反复试验,才侥幸掌握。”
他这番话半真半假,将一切推给莫须有的“前辈笔记”,既解释了来源,又避免了暴露《百草丹纲》的核心秘密。
“哦?残缺笔记?”墨长老捋了捋胡须,眼中兴趣更浓,“可知是哪位前辈所留?”
“笔记残损严重,并未留下名讳。”陆峰摇头,语气诚恳,“其中记载也多支离破碎,语焉不详,弟子只能连蒙带猜,自行体会。”
墨长老沉吟片刻,似乎并未完全相信,但也未再深究。修仙界机缘无数,弟子各有际遇,只要心向宗门,便无需追根究底。他更看重的是眼前之人的品性和潜力。
“嗯,机缘也是实力的一部分。”墨长老点点头,“你既得此缘,便当珍惜。丹道一途,浩如烟海,永无止境。切忌因一时之得而自满。”
“弟子谨遵长老教诲。”陆峰恭敬应道。
“你如今修为已至炼气六层,神识更是远超同阶,基础颇为扎实。”墨长老目光如炬,再次点出陆峰的底细,“对于未来丹道之路,可有想法?”
陆峰沉吟片刻,认真答道:“弟子以为,丹道之本,在于洞察药性,明悟君臣佐使,调和阴阳五行。手法、丹炉皆为辅助。弟子愿脚踏实地,先精研各类基础丹方,透彻其理,再图更高之境。目前……弟子对淬炼神识、以及如何将神识更精妙地应用于控火与凝丹之上,颇感兴趣。”
他没有好高骛远,回答得务实而清晰,并巧妙地将话题引向了自己最大的优势——神识。
墨长老闻言,眼中赞赏之色更浓。不追求高阶丹方,反而沉心于基础与神识运用,此子心性确实难得。
“善。”墨长老颔首,“大道至简,根基不牢,纵得宝山亦无所用。神识强大,于丹道而言确是莫大优势,如臂使指,明察秋毫。我观你神识凝练,却似缺乏系统的锤炼与应用之法。”
他略一沉吟,自袖中取出一枚薄薄的紫色玉简,递给陆峰:“此乃老夫早年所得的一篇《凝火锻神术》残篇,虽非完整,却专于锤炼神识,并将其与控火之术结合,或许于你有些许参考之用。”
陆峰心中一震,连忙双手接过。金丹真人亲自赐予的神识功法,即便只是残篇,也绝对珍贵无比!这不仅是奖励,更是一种认可和投资。
“多谢长老厚赐!弟子定勤加修习,不负长老期望!”
“嗯。”墨长老微微点头,“炼丹之途,天赋、努力、机缘缺一不可。你好自为之。内门考核在即,望你顺利过关。届时,你若愿入丹堂,可持此令再来寻我。”
他又递给陆峰一枚样式不同的白玉令牌,上面刻着一个“墨”字。
这意味着,只要陆峰通过内门考核,就能直接拜入这位首席长老门下,至少也是记名弟子!这是何等巨大的机缘!
“是!弟子定当尽力!”陆峰强压心中激动,郑重接过令牌。
之后,墨长老又随意问了几句关于炼丹的见解,陆峰皆谨慎回答,既不过分藏拙,也不过度显露,引用的理论多局限于那本“残缺笔记”和宗门基础,只是理解角度更为新颖深刻,让墨长老频频颔首。
约莫一炷香后,陆峰识趣地起身告辞。
墨长老并未挽留,只是在他出门前,似是随意地提点了一句:“丹堂虽为清修之地,却也非净土。木秀于林,风必摧之。锋芒可露,却需知藏拙之道,方得长久。”
陆峰身形一顿,心中了然,这是长老在提醒他注意丹堂内部可能的倾轧和李虎师徒的敌意。
“多谢长老提点,弟子明白。”
退出百草轩,在道童的引领下走出主殿,陆峰望着外界明亮的天空,长长舒了一口气。
此行收获远超预期!不仅得到了首席长老的认可和珍贵的《凝火锻神术》残篇,更是获得了一个通往丹堂核心的承诺!
然而,墨长老最后的提醒也让他警醒。未来的路,并非一片坦途。
他将两枚令牌小心收好,眼神变得更加坚定。
无论前路有何风雨,唯有不断提升实力,方能从容应对。
接下来,便是全力备战,迎接那决定命运的内门考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