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门被攻破后,义渠骑兵一马当先,西羌士卒和南郑义军紧紧跟随,他们首先面对的是被全面武装起来的秦国平民,更要面对这些装备精良、训练有素的王城禁军,一场你死我活的战斗随即展开。
朦胧的月光下,西羌与义渠骑兵如潮水般涌向外城,马蹄声震耳欲聋,他们身披铠甲,手持长枪,冲破城门,喊杀声划破寂静的夜空。
秦军守城禁军迅速作出反应,弓箭手迅速搭弓射箭,箭矢如雨点般射向前方,投石器也开始发动,巨大的石块带着呼啸声砸来,溅起大片的尘土,禁军士卒挥舞着戈矛和盾牌,组成一道道坚固的防线,与攻城的西羌和义渠骑兵展开激烈拼杀。
双方士兵在城门口和街道上展开近身搏斗,刀光剑影,金属碰撞声不绝于耳。
士卒们嘶吼着,脸上满是汗水和血水,用尽全力挥砍着手中的武器,每一次攻击都伴随着飞溅的血花。
子荔一马当先,他骑在灵虎背上,犹如战神下凡,他挥动精铁战戟,龙精虎猛,左劈右砍,所向披靡,如入无人之境。
一戟下去,秦兵被砍倒一片,鲜血飞溅到他的脸上,他却毫不在意,眼神中只有坚定的杀意,然而,更多的秦兵大声怒吼着汹涌而来,他们前赴后继,不知恐惧。
西羌与义渠大军一丈一丈地推进,每一步都付出沉重的代价,秦军虽然在不断败退,但依然顽强抵抗,每一寸土地都在进行着激烈的争夺。
这时候,外城的平民手持锄头、耒耜、钉耙加入了战斗,他们呐喊着冲向义军。
这些农具平时用于耕作的工具,此刻却成为他们保家卫国的武器。
面对突如其来的袭击,西羌和义渠骑兵显得有些措手不及,他们本不想伤害这些无辜百姓,但这些平民不依不饶,悍不畏死,攻势十分凶猛,他们不得不硬着头皮应战。
骑兵们挥舞着长剑,试图用剑尖挑农具,但平民们却像发了疯一样,不顾一切地向前冲,他们只好使出浑身解数,用武器左挡右刺,试图突围。
混战中,一名骑兵被锄头击中,手臂被划出一道深深的伤口,他不得不抽出腰间大刀,与平民展开近身搏斗。
另一名骑兵则被钉耙勾住马腿,战马受惊,前蹄高高扬起,将他一下甩了出去。
这名骑兵摔倒在地,还没来得及爬起,就被十几名平民围住,七手八脚用农具活活打死。
平民们的呐喊声震耳欲聋,不断地向骑兵们发起攻击。
这些骑兵虽然训练有素,但面对不要命的平民,也有些手足无措,只能一边抵挡,一边寻找机会突围。
这些骑兵被平民拖住,秦军见有机可乘,便引弓射箭,箭矢如飞蝗般飞来。
西羌和义渠骑兵顿时人仰马翻,一时间惨叫连连,场面混乱不堪。
义渠骑兵久经战阵,经过短暂的混乱后,迅速调整状态,他们相互配合,组成一个个小的战斗群体,迅速杀开一条血路,冲出秦国军民的联合围堵,局面得以迅速扭转,骑兵重新集结,再次向秦军发起猛烈的攻击。
战场上,尘土飞扬,喊杀声、马蹄声、武器碰撞声此起彼伏,经过一段时间的厮杀,西羌义渠和南郑大军终于推进到内城跟前。
比起外城来,内城更高更牢固。城墙高耸,形成一座不可逾越的屏障,城内的箭塔和投石机更多,箭塔上的弓箭手严阵以待,城墙上的滚木雷石储备更多,堆积如山,因此攻破内城更加不易。
但是有灵虎、飞马和神弓在,这些问题都迎刃而解。
距离内城还有几百米距离,城内的投石机猝然发动,巨大的石块带着呼啸声向义渠大军飞来,箭塔和强弩也如飞蝗般飞来,密集的箭矢让人无处躲避,子荔急忙让军队撤到安全距离,然后与小小迅速飞到内城上空。
子荔大喝一声,手中的火箭如流星般射向投石机和箭塔,火箭带着熊熊烈火,准确地命中目标,顿时投石机和箭塔上燃起熊熊大火,秦兵在火海中惊慌失措,惨叫声不绝于耳。
不多时,这些重型装备都哑火了,小小乘机向四座城楼射出火箭,火箭带着呼啸声冲向城楼,瞬间城楼陷入一片火海。
一些秦军不甘心失败,试图组织反击,他们拿起武器,冲向义渠骑兵,怎奈在义渠骑兵的铁蹄下,一切反抗都是徒然。
义渠骑兵所向披靡,如风卷残云,他们杀心大起,驱动战马,手持弯刀,见人就杀,见东西就抢,整个外城火光冲天,尸伏于地。
此时南郑义军也一路厮杀,攻打到王城跟前,他们同样勇猛无畏,与秦军展开激烈的战斗,不多时,三路大军陆续厮杀到内城跟前,完成对内城的合围。
子荔站在雍城近前,心中感慨万千,这座充满屈辱和血泪的地方,这座生活了二十多年的地方,这座当了二十几年奴隶的地方,这座留下美好记忆和令人心碎的地方。
雍城,今天,我来了,我要以自己的方式洗刷过去所有的耻辱。
子荔静默片刻,随后率领西羌大军向内城推进,越靠近内城,秦军越多,战力越强,这些都是秦军精锐中的精锐,他们个个武功高强,以一顶十。
子荔尽管有灵虎加持,又手持战戟,对这些秦兵进行毫不留情的攻击,但他们毫不畏惧,奋勇向前,一批倒下了,又一批呐喊着冲上前来,那种视死如归的精神令人耸然动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