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张的手术、精密的术后管理、以及争分夺秒的论文撰写,让杂交中心的日子如同上紧了发条。也正因如此,当苏晚晴悄悄提醒大家林默生日即将来临时,所有人都觉得,必须为这位带领他们不断创造奇迹的主任,做点什么。
生日会安排在一个周五的晚上,就在杂交中心那间稍显局促但充满温馨的医生办公室里进行。没有大肆声张,只有杂交中心的核心团队成员、星火计划的部分骨干学员,以及埃里克这个“编外成员”。
当林默被张浩以讨论论文数据为由“骗”进办公室,迎接他的是骤然亮起的温暖灯光和众人齐声的“生日快乐”。他明显愣了一下,冷峻的脸上闪过一丝罕见的、几乎可以称之为“懵”的表情,随即化为一种柔软的无奈和浅浅的笑意。他向来不注重这些形式,但此刻被这群并肩作战的伙伴包围,心头还是涌起一股暖流。
“你们啊……”他摇了摇头,语气里却没有丝毫责备。
办公室被简单装饰过,桌上摆着一个不算很大但很精致的蛋糕,上面插着数字蜡烛。周围是大家带来的各种吃食,充满了生活气息。
马保国代表大家说了几句朴实却真诚的祝词,感谢林默的带领,祝福他身体健康。张浩则起哄让林默许愿。
在众人期待的目光和轻轻的生日歌声中,林默看着跳动的烛火,沉默片刻,然后认真地将它们吹灭。没人知道他许了什么愿,但或许,与那些亟待拯救的生命,与眼前这份他愿意为之奋斗的事业有关。
接下来是送礼环节。大家送的礼物五花八门,但都透着贴心。张浩送了一个定制的、印有“活下来,才是唯一的金标准”字样的高级保温杯;马保国送了一副据说能缓解疲劳的护腰;连埃里克也准备了一份礼物——一本精装的、关于瑞士阿尔卑斯山植物图谱的书,附着一张卡片,用德文和中文写着:“致林,愿你的思维如高山般清晰,意志如岩石般坚定。”
最后,是苏晚晴。她拿出一个长方形的、包装极其考究的深蓝色丝绒盒子。
“打开看看。”她微笑着,眼中带着一丝期待和不易察觉的紧张。
林默依言打开。盒子内部是柔软的黑色内衬,静静地躺着三把手术刀。它们并非市面上常见的款式,造型极其优美流畅,线条充满了力学与美学结合的设计感,金属部分闪耀着一种特殊的、内敛而深邃的冷光,手柄部位采用了某种符合人体工学的防滑耐磨材质,触感极佳。在灯光的映照下,刀身上刻着清晰的“Schmid”商标印记,以及一行小字:“For dr. Lin mo - precision & dedication”。
“这是……”林默眼中闪过一丝惊异。他认得这个品牌,瑞士Schmid公司最高端、定制级别的手术器械,以其无与伦比的锋利度、耐久性和完美平衡感着称,是许多世界顶级外科医生梦寐以求的工具。其价格自然也极其不菲。
“我跟陈薇提过一下,她帮忙联系了瑞士总部,特别订制的。”苏晚晴解释道,声音温和,“我知道你不在乎这些,用的顺手最重要。但我想,也许在某些特别关键、需要极致精准的手术时,它们能帮上忙。也算是对你一直以来的……支持和努力,一点小小的回馈。”
她没有说出口的是,这套器械,也暗含着她对他能一直执刀前行、平安顺遂的祝愿。
林默拿起其中一把,轻轻掂了掂,手指拂过那冰冷的刀身和温暖的手柄,感受着那恰到好处的配重和无比舒适的握持感。他抬头看向苏晚晴,眼神深邃,里面翻涌着复杂的情绪,最终化为一个极轻、却极其郑重的点头。
“谢谢,”他声音低沉,“我很喜欢。”
没有更多言语,但两人之间流淌的那种默契与温情,让周围的人都露出了会心乃至有些羡慕的微笑。连埃里克都挑了挑眉,似乎对这种含蓄而深刻的东方情感表达颇感兴趣。
生日会在温馨而热闹的气氛中继续,大家吃着蛋糕,聊着工作之外的趣事,暂时忘却了压力和纷争。林默虽然话依然不多,但眉宇间的线条明显柔和了许多。
然而,温馨的时光总是短暂。生日会接近尾声时,林默的手机响了。他走到窗边接起,是陈薇打来的。
通话时间不长,林默挂断后,脸上的柔和渐渐收敛,恢复了平日的冷静。他走回人群中央,拍了拍手。
“各位,谢谢大家的礼物和心意。”他朗声道,目光扫过在场的每一个人,包括那些星火学员,“今晚我很开心。但是,我们的工作和战斗还在继续。”
他顿了顿,继续说道:“刚刚陈薇来电,瑞士Schmid总部对我们正在撰写的这篇论文初稿大纲非常感兴趣,认为极具临床价值和创新性。他们愿意提供一些国际前沿的数据支持,并承诺在通过评审后,协助在《柳叶刀》欧洲版进行宣传推广。”
这个消息让所有人都精神一振!这意味着他们的研究尚未完成,就已经获得了国际顶尖器械厂商的高度认可,这无疑为论文的发表增添了重要的砝码。
“所以,”林默的语气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坚定,“短暂的休息结束。接下来,我们要全力以赴,打磨好这篇论文。我们要用最严谨的数据、最清晰的逻辑、最有力的证据,将我们的‘星火’理念和中国医生的智慧,呈现在世界顶级的医学期刊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