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东升又拿过来三个大的玻璃瓶,小心翼翼地放在桌子上。每个瓶子都装着山楂汽水样品,但是从颜色上看,就能明显看出差异。
第一种颜色很淡,几乎是半透明的淡粉色,像是稀释了的玫瑰花茶;
第二种是明亮的玫瑰红,看上去特别鲜艳夺目;
第三种是深邃的红宝石色,在日光灯下闪着诱人的光泽,有一种高贵典雅的感觉。
一个年轻的女工忍不住问道:“李师傅,这三种颜色差这么多,看上去就完全不一样啊?是不是配方不同?”
李师傅推了推眼镜:“这位同志问得好,其实啊,这三种配方基本是一样的,用的都是刚才大家试的第三种的配方——就是大家觉得最好喝的那种。”
“山楂汁的含量、糖度、碳酸的程度都是完全一致的,主要区别就在颜色上。”
他拿起第一瓶,“这一种,里面没有添加任何食用色素,完全是山楂原汁原味的颜色。纯天然,无添加。”
“但你们也看到了,山楂汁在经过高温杀菌、加工和稀释之后,颜色就会变得很淡,就像这一瓶中看到的这样。”
会议室里的人都凑近了一些,仔细观察着这瓶淡色的汽水,确实颜色很淡。
然后他又举起中间的那瓶,阳光透过瓶身,让汽水的颜色更加鲜艳:
“这一瓶里面加了苋菜红,是一种国家许可的食用色素,用量完全符合食品安全标准。你们看,加了之后,颜色就变得很鲜艳,很有视觉吸引力。”
崔厂长点点头,凑近了仔细看:“这个颜色确实漂亮,看上去也更有喝的欲望。我觉得孩子们肯定更喜欢这种鲜艳的。”
一个带着孩子的家属也赞同道:“对,我家那小子就喜欢颜色鲜艳的东西,看到这种红艳艳的汽水,肯定馋得不行。”
苏敏之的目光落在第三瓶上,那瓶汽水的颜色特别迷人,深沉而不晦暗,鲜艳而不刺眼,有一种说不出的高级感。
她指着问道:“李师傅,这第三瓶的颜色也很好看,很像红宝石的感觉,是加了什么?跟第二瓶用的色素不一样吗?”
李师傅眼中闪过一丝得意,显然这是他最满意的作品:
”苏厂长好眼力!这一瓶加的是红甜菜汁,是一种天然的食用色素。红甜菜本身就有很漂亮的深红色,而且对人体完全无害,甚至还有一定的营养价值,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和矿物质。”
他顿了顿,神情变得有些复杂:“当然,成本也是最高的。因为红甜菜汁的着色力度相对于人工色素来说比较低,需要较高的添加量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
会议室里安静下来,大家都在思考。每个人的表情都很认真,显然都意识到这不是一个简单的选择题。
苏敏之环视了一圈,能感受到空气中微妙的变化。
这不仅仅是一个选择颜色的问题,背后还涉及到成本控制、市场定位、消费者心理、产品形象等多个方面。
选择第一种淡色的,虽然天然无添加,但在视觉上可能缺乏吸引力,特别是在与其他品牌竞争时可能处于劣势。
选择第二种鲜艳的人工色素,成本低,效果好,而且现在的消费者对人工添加剂并没有那么敏感。
选择第三种天然红甜菜汁,虽然天然健康,但成本确实是个问题。
一位老师傅打破了沉默:“苏厂长,我觉得咱们还是要考虑实际情况。咱们厂的汽水主要是给普通老百姓喝的,价格太高了,大家买不起,再好也没用。”
“但是质量和安全也很重要啊。”一位年轻的女工反驳道,“如果能做出既好喝又健康的产品,哪怕贵一点,我觉得也值得。”
“关键是找到平衡点。”崔厂长沉思着说,“既要保证质量,又要考虑成本,还要符合市场需求。”
苏敏之站起身来,然后环视了一圈会议室:“大家说得都很有道理。今天的讨论很有价值,大家的想法我都听到了,也都记在心里了。”
“感谢大家给出的真实意见,今天咱们的试品会就先到这里。接下来,我们还需要进一步研究,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制定最终的生产方案。”
散会后,苏敏之跟李师傅和崔厂长说:“刚刚崔厂长说了,咱们新生产线的产能提高了整整75%。”
“产能提高意味着什么?这意味着固定成本被分摊到了更多的产品上。原来咱们生产一万瓶,设备折旧、管理人员工资这些固定成本是这么多,现在生产一万七千五百瓶,固定成本还是这么多,单瓶的生产成本自然就下降了。”
“还有残次品率。新生产线将残次品率从原来的接近5%降到了现在的1.7%,远低于2%的行业标准。这又省下来一大部分成本。”
苏敏之继续说,“残次品率降低,不仅意味着原料浪费减少,还意味着工人的返工时间减少,生产效率进一步提高。这是一个良性循环。”
崔厂长若有所思地说:“苏厂长,您的意思是……”
苏敏之靠在椅背上,“我的意思是,咱们现在有了新设备,成本降下来了,但咱们不能把这些省下来的钱全部当作利润装进口袋。”
“崔厂长,我们可以考虑将一部分利润投资到产品的原料升级上。”
“咱们不能只看眼前的利润,要看到未来的市场空间。现在消费者对健康、天然的需求越来越强,谁先抓住这个趋势,谁就能占领市场。”
李师傅也附和道:“我同意苏厂长的想法。这次品尝会上,我特意观察了大家的反应。虽然孩子们喜欢鲜艳的颜色,但是家长们明显更关注产品的安全和健康。”
苏敏之:“崔厂长,我需要你做几件事。第一,把新生产线的所有成本数据重新梳理一遍,包括设备折旧、人工成本、原料成本、能源消耗,每一项都要精确到分。”
崔厂长认真地记录着:“明白了,我让财务科和生产科一起核算。”
“第二,把不同原料方案的成本差异算出来。”苏敏之继续说,“分别计算使用人工色素、天然色素、无色素三种方案的成本,以及对应的市场定价空间。”
“我要看到详细的成本构成分析,咱们下周一的例会上再讨论。”
“苏厂长,您放心,我周末就把财务科和生产科的人叫过来,加班把数据整理出来。”
“苏厂长……”他还想再说些什么,比如具体的细节,需要协调的部门。
但苏敏之已经看了看手表,迅速收拾起桌上的文件,把它们装进包里。
“不好意思,崔厂长,我得去接孩子了。今天答应了我女儿,要去学校接她。我这个当妈妈的不能失约。”
她站起身,脸上的严肃表情瞬间变成了温和的笑容。
“工作重要,家人也重要。有什么事情,咱周一例会上再详细讨论。”
说完,她快步走向门口,在门边转身又补充了一句:“对了,你们俩也早点回家,别太晚了。家里人都等着呢。”
目送苏敏之离开的背影,崔厂长和李师傅对视一眼,都看到了对方眼中的感慨。
“苏厂长这个人,既有远见,又接地气。”崔厂长感叹道。
“既能把企业的大方向抓得准,又能记得去接孩子这样的小事。跟着这样的领导干,心里踏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