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乾正在蓬丘岛为镇元子调养伤势,同时也在梳理洪荒近来发生的种种异动——帝俊三尸尽斩、劫气弥漫、妖族制造屠巫剑猎杀人族提升修为引发的冲突、乃至巫族的种种迹象。他刚刚推演完人族祖地近期的安稳,正要继续探查那魂魄汇聚的源头,神识却猛地一凝。
他清晰地感觉到一股熟悉的、属于后土的气息,正朝着血海的方向急速而去,而且那气息中带着一种他从未见过的凝重与决绝,仿佛是投入了滔天巨浪中的孤舟,带着一种破釜沉舟的意味。
血海幽冥?那里可是生死轮回的根源,也是无数怨气、煞气汇聚之地。后土作为地母,与这方领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她此去,是为了那魂魄汇聚的异象?还是……有其他更深层的原因?
青乾眉头微蹙。后土虽然有元神,但她的元神根基本就不足以支撑化身轮回,如今还要深入那等凶险莫测之地,青乾不能放任按照原轨迹进行。洪荒近来暗流涌动,帝俊刚刚证道,准提、鲲鹏等人的势力也未必会就此消停,难保不会有人趁机在血海做文章。
“后土,你太冲动了。”青乾心中暗叹一声,但更多的是担忧。他无法阻止后土作为地母对子民命运的关怀,也无法忽视她可能面临的危险。
想到这里,青乾不再犹豫。他身形一晃,蓬丘岛上的清风仿佛都停滞了片刻。下一刻,他的身影已然消失在原地,如同最迅捷的流光,紧随着后土那道略显凝重的气息,朝着血海幽冥的深处疾驰而去。他不会插手,至少在确定情况之前不会,但他会一直跟在后面,如同最沉默的守护者,确保后土的安全。青乾知道,后土此行,恐怕会化身轮回。
青乾道幽冥深处见后土在冥想,便开口道:生生死死,就像来来往往,就如同春夏秋冬四时的更替。生并不是获得,死也并不是丧失,生并不比死具有更大的意义。倒是死比生更具有回归万物、更新再造的可能,因此更接近于道,由道所任意委托差谴。
青乾的身影如同鬼魅般出现在血海之上,脚下虚浮,并未惊动这片死寂之地的任何一丝怨气。他收敛了所有气息,静立在不远处,看着后土。
此刻的后土,周身灵光内敛,神识完全沉入了冥想之中,仿佛与这片血海、与那不断汇聚的魂魄融为一体。她身形静止,但青乾却能感觉到她体内仿佛有一轮巨大的轮盘在缓缓转动,那是六道轮回的意志在无声地运转。
青乾没有打扰,只是静静地观察了片刻。直到他确认后土并未陷入什么危险,只是沉浸在自己的思绪里,才缓缓开口。他的声音不大,却清晰地传入后土的识海:
“生生死死,就像来来往往,就如同春夏秋冬四时的更替。生并不是获得,死也并不是丧失,生并不比死具有更大的意义。倒是死比生更具有回归万物、更新再造的可能,因此更接近于道,由道所任意委托差遣。道友你是如何理解这些话的?”
这番话蕴含着深刻的道韵,是对生死循环、万物轮回的一种高屋建瓴的见解。青乾并非在质疑,更像是在探讨,或者说,是在试探后土对自身所化轮回的理解深度。
后土的冥想并未被打断,只是那原本沉静的眉头微微一动,仿佛湖面被投入了一颗微小的石子,荡开了层层涟漪。片刻之后,她缓缓睁开了双眼,眸中深邃如血海,却又蕴含着轮回的秩序与生机。
她没有立刻回答,而是先对青乾微微颔首,示意自己听到了。
“师兄,”后土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疲惫,却又异常清晰,“你说的,是‘道’对生死的宏观视角,是宇宙运行的自然法则。生死流转,确实如四季更替,是万物必然经历的过程。死亡并非终结,而是回归本源,融入大道,等待下一次的‘春回大地’。”
她顿了顿,目光望向血海深处那些依旧在汇聚的魂魄,语气中带上了一丝复杂的情绪:“但于我而言,‘生’是感知,是体验,是‘我’的存在。‘死’是消散,是遗忘,是‘我’的寂灭。虽然我身化轮回,见证了无数生灵的生死往复,理解‘死’确实更接近于‘道’的原始状态,是物质与能量的回归。”
“然而,”后土的声音提高了一些,带着一种难以言喻的沉重,“我无法忽视每一个‘生’的个体所承载的情感、记忆与希望。每一个逝去的魂魄,都曾是洪荒中鲜活的存在。他们或恐惧,或留恋,或带着未了的执念。我守护轮回,不仅是为了维持洪荒的秩序,更是为了给这些‘生’以终结,给这些‘死’以安息,让他们能够真正地回归大道,而非在无尽的痛苦与执念中沉沦。”
她转头看向青乾,眼中闪烁着智慧的光芒,也带着一丝对自身职责的无奈:“师兄的道,或许更超脱,更宏大。但我的道,是与这血海相连,与这轮回相伴,与每一个生灵的‘生’与‘死’都息息相关。我理解‘死’的回归意义,但我更在意如何让‘生’与‘死’的过渡更加平和、更加有秩序。你说的‘死比生更接近道’,我明白;但我守护的,是‘生’与‘死’之间那条平衡的线。”
青乾静静听着,眼中流露出赞赏。他明白后土的意思了。后土并非不理解大道本源,而是她的证道之路,让她天然地与“生”与“死”的界限、与“轮回”的秩序紧密相连。她的理解,带着一种悲天悯人的情怀,一种守护者的责任感,这或许比纯粹的“超脱”更为艰难,也更为沉重。
后土的话语如同投入后土心湖的巨石,激起了千层浪。她看着眼前翻腾的血海,看着其中无数魂魄在轮回的引导下或迷茫、或恐惧、或平静地沉浮,每一个瞬间都映照着她身负的职责与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