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岐宫内,伯邑考得知弟弟姬叔乾战死的消息,如遭雷击,当场痛哭失声。
他身为姬昌长子,一向沉稳持重,可面对弟弟的惨死,再也无法抑制心中的悲痛。待情绪稍稍平复,他立刻派人召集姜子牙、散宜生、南宫适等一众文武大臣,前往大殿商议对策。
不多时,文武大臣齐聚大殿,殿内气氛凝重,人人面带悲色。
伯邑考坐在主位上,目光扫过众人,沉声道:“诸位卿家,叔乾不幸战死,风林贼子气焰嚣张,如今商军征西元帅张桂芳的大军也即将抵达,我西岐已到了生死存亡之际。今日召集大家,便是要商议明日如何应对,替叔乾报仇,守住西岐!”
南宫适率先开口,语气中满是愧疚与愤怒:“公子,都怪末将无能,未能为三公子报仇。那风林武艺高强,且能口吐红珠,极为诡异。明日末将愿再次出战,哪怕拼了性命,也要斩下他的首级!”
姜子牙捻着胡须,缓缓说道:“南宫将军勇猛过人,可风林并非寻常将领,且他如今必定有所防备。
明日若再强行出战,恐怕难以取胜,反而会损兵折将。依老夫之见,不如先坚守城池,一面派人打探张桂芳大军的动向,一面操练士兵,加固城防,待摸清敌军虚实后,再制定对策。”
散宜生也附和道:“姜先生所言极是。张桂芳乃商汤名将,麾下兵力强盛,且有修士相助,精通异术,不可小觑。我等切不可意气用事,需谨慎应对。”
伯邑考闻言,点了点头:“诸位卿家所言有理,只是叔乾之仇不能不报,风林贼子每日叫阵,若一味坚守,恐会动摇军心。不知姜先生可有良策,既能应对风林,又能防备张桂芳的大军?”
姜子牙沉思片刻,说道:“公子放心,老夫已有一计。明日风林若再来叫阵,可派一员将领出战,只与他周旋,不与他死拼,拖延时间。
同时,暗中派一队精锐骑兵,绕到风林营寨后方,袭扰其粮草补给,让他首尾不能相顾。
待张桂芳大军抵达后,我等再根据敌军的部署,制定详细的作战计划。”
众人听后,纷纷点头称是。伯邑考见状,心中稍安,说道:“好,便依姜先生之计行事。明日南宫将军可再次出战,与风林周旋,其余将领则按照计划,各自准备。我西岐将士同心协力,必定能守住城池,替叔乾报仇!”
商议完毕,众人纷纷散去,各自忙碌起来。伯邑考独自留在大殿中,望着殿外漆黑的夜空,心中满是沉重。
他知道,接下来的日子,西岐将面临一场前所未有的大战,而他作为姬昌的长子,必须扛起这份责任,守护好西岐的百姓和周人的未来。
与此同时,在西岐城外数百里处,商汤征西大军正浩浩荡荡地向西开进。
征西元帅张桂芳身披金盔金甲,骑在一匹高大的战马上,目光坚定地望着前方。他身旁,申公豹身着道袍,手持拂尘,神色淡然,仿佛这场大战与他无关一般。
“元帅,前方探马来报,风林将军已兵临西岐城下,斩杀姬昌之子姬叔乾,士气正盛。”一名亲兵上前禀报。
张桂芳闻言,点了点头,沉声道:“风林果然勇猛,不过他性子急躁,若一味冒进,恐会吃亏。传令下去,加快行军速度,务必尽快抵达西岐城下,与风林汇合。”
申公豹微微一笑,说道:“元帅放心,风林虽急躁,却也并非无谋之人。他深知我等大军即将抵达,必定会坚守营寨,等候我等到来。西岐如今元气大伤,姬昌年老体弱,伯邑考虽有才干,却缺乏实战经验,姜子牙虽有智谋,可西岐兵力远不如我商军,此次西征,我等必定能一举攻克西岐,平定周人之乱。”
张桂芳闻言,眼中闪过一丝精光,说道:“但愿如此。此次西征,事关重大,若能成功平定周人,我等必能受到大王的重赏。传令下去,全军加速前进,不得有误!”
“是!”亲兵领命,转身传达命令去了。商汤大军继续向西开进,旌旗蔽日,尘土飞扬,一股肃杀之气弥漫在天地之间。
而在西岐城外的风林营寨中,风林正召集麾下将领商议军情。“诸位,姬叔乾已被我斩杀,西岐必定军心大乱。不过南宫适武艺高强,今日与我大战五十余回合不分胜负,且姜子牙老奸巨猾,必定会有所防备。如今元帅大军即将抵达,在元帅到来之前,我等切不可轻举妄动,以免中了西岐的圈套。”
一名将领说道:“将军所言极是,只是西岐若再来挑战,我等若不出战,岂不是显得我等胆怯?”
风林冷笑一声:“胆怯?待元帅大军到来,我等一举攻克西岐,到时候让他们知道什么是真正的恐惧!传令下去,从今日起,营寨外悬挂免战牌,无论西岐如何叫阵,都不得出战,只需坚守营寨,等候元帅大军到来。谁敢擅自出战,军法处置!”
“是!”众将领齐声领命,纷纷下去传达命令。
接下来的几日,风林营寨外的免战牌始终高高悬挂。
西岐方面,南宫适每日都率军来到城下叫阵,辱骂风林胆小如鼠,可风林始终坚守不出,任凭西岐如何挑衅,都不为所动。
伯邑考和姜子牙见状,知道风林是在等候张桂芳的大军,心中愈发焦急,只得加快操练士兵,加固防守,做好应对商军大军的准备。
西岐城外,空气愈发凝重,一场更大的风暴正在悄然酝酿。
所有人都知道,当张桂芳的大军抵达之日,便是西岐与商汤大军决战之时,而这场决战,将决定西岐的生死存亡,也开始将改写天下的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