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后厨还沾着露水的凉意,余晚星却已站在灶台旁,盯着伙计们搬运食材的动作。食府开业半月,每日消耗的空间蔬菜、灵泉水越来越多,后厨人来人往,常有帮厨好奇地探头打量装食材的陶罐,甚至私下议论“这青菜怎么天天这么新鲜”“这水喝着比蜜还甜”——空间的秘密,成了她心头最悬的一根弦。
“余姑娘,今早的灵泉水还按往常的量拿吗?”负责运货的心腹伙计阿福,抱着陶罐轻声问道。他是余晚星从镇上带来的,知道“菜园”的特殊,是少数能接触核心食材的人。
余晚星点头,目光扫过后厨杂乱的角落——之前为了赶工,食材随意堆放在案板旁,谁都能伸手碰;处理空间食材的厨师也没固定,常有伙计趁机偷尝。再这样下去,迟早会出纰漏。她深吸一口气,对后厨所有人说:“今天暂停营业半天,咱们重新立规矩,以后按规矩做事,谁都不能例外。”
伙计们面面相觑,却还是听话地停下手里的活。余晚星先把后厨角落的小房间收拾出来,门上挂了块“食材接收间”的木牌,又找来一把铜锁:“以后所有从‘菜园’运来的食材,都先放进这个房间锁起来,只有阿福和我能开门。”她顿了顿,指着掌勺的李师傅和另一位细心的厨师:“李师傅、陈师傅,以后空间食材的清洗、处理,都由你们俩负责,其他人不准靠近处理台,更不准私拿食材。”
李师傅和陈师傅连忙点头,他们早就觉得食材特殊,也明白保密的重要性。余晚星又拿出一本新账本,封面上写着“食材消耗登记表”:“每天用了多少青菜、多少灵泉水、多少鸡肉,都要一笔一笔记清楚,晚上我亲自核对,少了、多了都要查明白。”
规矩刚立好,就出了岔子。新来的帮厨小王,仗着自己是县城小吏的远亲,趁阿福开门送食材时,偷偷跟在后面想进接收间。阿福立刻拦住他:“小王,余姑娘说了,这房间只有我和她能进,你快出去。”
小王却满不在乎:“不就是个放菜的房间吗?我看看怎么了?难道还藏了宝贝?”说着就要硬闯。
余晚星正好走进来,脸色一沉:“小王,规矩刚定好,你就想破?这接收间里的食材关系到食府的招牌,不是谁都能看的。今天我不罚你,但要是再犯,就别怪我不留情面。”
小王见余晚星动了真格,又想起掌柜说过“余姑娘认识守城校尉”,顿时怂了,连忙道歉:“余姑娘对不起,我再也不敢了。”
余晚星没再追究,却当着所有人的面强调:“后厨的规矩,谁都不能破。不管是食材接收、处理,还是消耗登记,都要按流程来。要是发现有人私拿、偷看,或者对外泄露食材的事,立刻辞退,绝不姑息。”
接下来的几天,余晚星每天都守在后厨,盯着规矩落实。阿福每天清晨从“菜园”运货,直接锁进接收间;李师傅和陈师傅处理食材时,全程不让其他伙计靠近;晚上关店后,她拿着登记表,逐一对接库存,连一片青菜叶的消耗都算得清清楚楚。
有次陈师傅不小心多拿了半斤青菜,登记时少写了数量,余晚星核对时一眼就发现了:“陈师傅,今天的青菜消耗比登记的多了半斤,是不是哪里算错了?”陈师傅愣了愣,才想起是自己处理时多摘了一把,连忙补登上去,还愧疚地说:“余姑娘,是我大意了,以后我一定仔细算。”
渐渐地,后厨的伙计们都养成了按规矩办事的习惯,再也没人好奇打探食材的秘密,甚至有人主动提醒新来的帮厨“别乱碰、别乱问”。余晚星看着井井有条的后厨,终于松了口气——空间是她和孩子们的依靠,这道保密防线,绝不能出任何差错。
可她不知道的是,福来酒楼的牛大海,还没放弃打探。他派去食府对面茶馆盯梢的伙计,发现每天清晨都有一个伙计从城外“菜园”运货,回来后直接进后厨的小房间,再也没出来过。伙计把这事告诉牛大海,牛大海摸着下巴冷笑:“看来那小房间里,藏着食府生意好的秘密。不行,我得想办法进去看看。”
当天晚上,牛大海就找到了之前被余晚星警告过的帮厨小王,塞给他一两银子:“你帮我盯着食府后厨的‘食材接收间’,看看里面到底放了什么,要是能拿到一点食材,我再给你五两银子。”
小王看着银子,心里动了贪念,点头答应:“牛掌柜放心,我一定帮你拿到东西。”
此时的余晚星,还在灯下核对当天的食材消耗表,丝毫没察觉,后厨的规矩虽立,却还是有人被利益诱惑,成了泄露秘密的隐患。一场围绕“食材接收间”的暗战,已在悄然酝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