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春刚过,邻县县城的东街就热闹了起来。晚星杂货铺邻县分店的朱红招牌挂了起来,“晚星”两个字在暖阳下格外醒目,门口摆满了农户送来的鲜花篮,还有不少百姓围在门口,好奇地往里张望——这是继食府分店后,“晚星”在邻县落下的第二颗棋子,也是“食府+杂货铺”双线扩张的关键一步。
余晚星站在店门口,看着伙计们忙着将灵泉果汁、草本皂、改良农具搬上货架,心里满是感慨。从最初犹豫要不要走出本县,到如今食府、杂货铺分店相继开业,每一步都离不开团队的努力和百姓的支持。“阿力,农具区再摆整齐些,农户们一会儿该来了;”余晚星叮嘱道,“许兰,你负责接待客人,讲解套餐优惠;许伟,你盯着库存,别让热门商品断货。”
“放心吧,娘!”许兰和许伟齐声应道,两人穿着整齐的布衫,脸上带着自信的笑容。经过这段时间的学习,许兰已经能熟练应对客情,许伟也能精准把控库存,这次分店开业,余晚星特意让他们负责核心事务,锻炼他们的管理能力。
邻县杂货铺分店的布局,基本复制了县城总店的模式,但又结合了当地需求做了调整:
? 核心品类保留:灵泉果汁、草本皂、皂布套餐等“晚星”特色商品全部上架,确保老客能买到熟悉的产品;
? 新增农户专区:专门开辟区域摆放改良农具、种子、肥料等,还安排了懂农务的伙计,为农户提供种植咨询;
? 联动食府引流:推出“食府消费满百赠杂货铺代金券”“杂货铺购物满五十赠食府汤品券”的活动,实现业态联动。
开业当天,不少百姓早早赶来。住在西街的王婶,一进门就直奔草本皂区:“我在食府吃饭时听说杂货铺开业,特意来买几块皂,给家里人用。”她一下子买了五块不同香型的皂,还顺便带了两斤灵泉大米:“听说这米好吃,我也试试。”
农户们则围着改良农具区,你一言我一语地咨询。“这锄头真能省力?”一位老农拿起锄头试了试,惊喜地说,“比我家的老锄头轻多了!”伙计笑着介绍:“不仅省力,还耐用,要是用坏了,还能来店里免费修。”老农当即决定买一把,还招呼身边的同乡一起买:“咱们一起买,还能便宜些!”
更让余晚星惊喜的是,不少食府的老客也赶来支持。一位经常在食府吃饭的客商,看到皂布套餐后,当场订了二十套:“这布料颜色好看,皂也好用,我要带回京城送给朋友,帮你们宣传宣传。”
随着客人越来越多,店里的伙计们忙得脚不沾地,却个个干劲十足。许兰忙着给客人介绍优惠活动,声音都有些沙哑,却依旧笑着;许伟则在货架间穿梭,及时补充断货的商品,还不忘核对库存;阿力负责收银,算盘打得“噼啪”响,丝毫没出错。
傍晚关店时,账本上的营收让所有人都松了口气——开业第一天的销售额,就达到了县城总店的八成,远超预期。余晚星看着账本,对大家说:“今天大家都辛苦了!咱们的双线扩张,算是迈出了成功的第一步!”伙计们纷纷鼓掌,脸上满是自豪。
可就在大家庆祝的时候,那个穿着灰布衫的男人,又一次出现在了店铺附近。他看着热闹的店铺,又看了看手里记录的“食府+杂货铺”联动活动,脸色阴沉地离开了。回到住处后,他立刻写了一封加急信,派人送往京城:“晚星杂货铺邻县分店开业即热销,‘食府+杂货铺’双线模式已成型,影响力持续扩大,需尽快采取更强硬措施打压……”
此时的余晚星,还在和许兰、许伟一起总结开业经验,讨论如何优化服务。她以为双线扩张的成功,是“晚星”发展的新起点,却丝毫没察觉到,石渊党羽已经开始策划更危险的行动。要是石渊党羽真的下手,比如联合当地商户排挤“晚星”、甚至对伙计们不利,刚稳定的邻县业务会不会陷入危机?余晚星又该如何守护这来之不易的扩张成果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