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世乐土
毫不意外地看到爱莉希雅倚在会议厅的沙发上,刚刚结束一次探索的芽衣走向爱莉希雅。
“嗨~这次有什么收获?”看着芽衣朝自己走来,爱莉希雅微微坐直身体,拍了拍自己身旁的位置。
“没有,除了你们这五位英桀,我就没看到其他人。”芽衣并没有坐到爱莉希雅身边,而是站到她对面。
“可能大家都比较害羞吧。没事的,像芽衣这么特别的女孩,大家都是想和你见面的,只需要你在乐土中多待一段时间,大家就都会过来找你的。”
发现芽衣没有来到自己身边,爱莉希雅有些小失望,但她还是很快调整自己的状态。
“我可不这么觉得。爱莉希雅,我想向你询问一件事。”在乐土里见到华后,这个问题就憋在芽衣心中。在一直没找到自己想要的人后,芽衣也是终于忍不住了。
“嗯哼?你问吧。”
“你,是否认识竹符。当然,这可能不是她本名。”芽衣觉得,自己要是在这里碰到竹符的记忆体,那行程绝对会顺利不少。
“竹符嘛,让我想想。呀,你说的是不是竹啊,怎么,在你们历史上那个时间段看过有关她的传说?”爱莉希雅瞬间兴奋起来,直接从沙发上跳了起来,凑到芽衣面前。
“她并没有出现在哪个历史传说中,她是我们的同学。”感受到爱莉希雅呼吸时产生的气流,芽衣向后退了几步。
“啊?不对呀,竹不是跟华一起执行火种计划嘛,难道是休眠仓设定的苏醒时间有问题,直到现在她才醒过来?也不对呀,她们不可能犯这种错误。”苦思冥想一阵子后,爱莉希雅放弃了思考。
通过这段话,芽衣收集到了两条有用的信息。
在爱莉希雅的认知中,竹应该是一个普通人。
竹符的记忆体,应该并不存在于往世乐土。
“不想啦,芽衣,跟我说说她现在怎么样了,她怎么没有跟你一起进来。不会和凯文一样,不愿意进来吧?”
“竹符,并不在世界蛇,所以没有跟我一起进来。”
停顿了一会,芽衣整理下自己的语言,接着说道。
“听琪亚娜说,竹符她一开始是黑发黑瞳的,但我第一次见到她时,她却长得和凯文有些像。后来我才明白,这应该跟她融入体内的基因出现觉醒有关。”
“原来是这样啊。唉~她最后,果然还是选择成为融合战士。不过,她为什么会和凯文长的有些像?”轻轻叹了一口气,爱莉希雅表示不解。
“她可能是直接融合了凯文的基因。”根据竹符有卡斯兰娜基因这点,芽衣进行猜测。
“这都可以成功?咳咳,看来美少女的运气都不会差呢。”爱莉希雅先是表现出吃惊的样子,但想到芽衣还在这时,赶紧恢复原样。
不行不行,自己可不能破坏她心中可靠前辈的模样。
不过,等会去找梅比乌斯问问,她一定知道些什么。
呵呵~长得像凯文的竹,好想跟她见一面啊?
“也就在她体内基因觉醒的时候,她成为了一位律者。不过,她那时候并不知道这件事,后来因为一些变故才发现的。”
“……啊?”
随着芽衣继续讲述竹符现在的情况,爱莉希雅也渐渐回过神来。
当听到竹符失去大部分记忆的消息后,爱莉希雅无声地叹了一口气。
“就先这样吧,故事一次性听完会少许多乐趣的。现在,芽衣,想不想听听我和竹的故事?”
对于了解前文明竹的机会,芽衣自然是来者不拒。
“就从我们第一次见面说起吧。我和竹是同一批加入逐火之蛾的,而在那一批中,竹是年纪最小的战士,大概是初中生吧。”
“不过,就算她的年龄是最小的,但却是除我以外最强的一个。和我一样,她的测试成绩碾压同一批的战士,距离我的成绩也只差一点。现在想想在测试时,她那争强好胜的样子,还有点怀念呢。”
争强好胜?竹符以前居然是这样子的嘛。
回想着没有任何脾气的竹符,芽衣很难将她们联系起来。
“尽管她那时候已经很高了,但也还是一个小家伙嘛。”看出芽衣想法的爱莉希雅笑着解释。
“后来啊,她就经常来找我比试,久而久之,我们也就成为了朋友。嗯,其实我感觉更像姐妹的,但,她就是不愿意称我一声‘姐姐’,想想还是挺遗憾的。”
“我跟你说啊,竹那时候不仅非常要强,她的脸皮还特别的薄。那时候我邀请她一起去梅比乌斯的办公室偷一枚特别的勋章,但她怎么也不同意,并且还一直跟我说‘偷东西是不对的’、‘梅比乌斯的办公室很危险’之类的,最后见是在没办法拦住我,她急的整个脸变的通红。”回味着竹当时的表情,爱莉希雅笑的更开心了。
“我感觉这和脸皮薄没太大关系。”
尽管是为竹符辩解,但对现在芽衣来说,关于竹符的滤镜,比关于符华的滤镜碎的更彻底。
“我觉得还是有很大的关系吧。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她先是变得和我一样高,然后完全超过了我,而她的性格也如她的身高般,变得非常的快。她相比以前,变得更成熟、更可靠了,但,也再也没笑过了。”
“知道现在的她在面对你们时一直保持着和煦的笑容,真的是太好了,这可是在训练刚加入逐火之蛾的凯文的战斗技巧时,凯文都没享受过的待遇。”
嗯?竹符和凯文间居然还有这种经历,这还真是意外收获。
“呀,没想到梅比乌斯居然主动邀请我过去谈话。那么,芽衣,这次的分享会就先到这里吧。如果你想从其他英桀那了解竹的故事,我现在能推荐的是华、樱和维尔薇,凯文那里可能会跟你谈谈。至于其他的英桀,他们并没有和竹有太多接触,你能得到的估计只有他们对竹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