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章说到宝钗得知湘云去了西山。
心中那点施恩的念头。
此刻被这突如其来的变故。
搅得是七上八下!
本是算准时机搭手帮忙。
意在留个长远恩德,日后也好相见。
谁知竟会横生枝节,若因此阴差阳错,反叫湘云心生怨怼,那才是偷鸡不成蚀把米,枉费了她一番心机!
疑惑是房东凉薄赶人。
宝钗目光清冽如冰,原先那点惯常的温和笑意,褪得干干净净,只余下浸骨的冷意!
向房东冷声说道“是你撵他们走的?”
房东老头儿见宝钗面色冷凝。
吓得一哆嗦,连连摆手,连声音都拔高了几分。
老头儿指天画地地分辩起来。
“天地良心!姑娘您这可真是冤枉死小老儿了!我虽是个粗人,却也懂得仁义二字,怎会做那等伤天害理、驱赶病危之客的事!”
老头儿急赤白脸地分辩。
向宝钗嚷道:“明明是那夜冯小郎咳血难止,郎中来瞧过,摇着头说您妹夫那病怕是撑不住了!您妹妹听了,当下就白了脸,硬说西山那边有亲戚,还有神医,或有指望,定要带着去试一试!还是她央着我,我才忙前忙后地,还帮她雇了辆稳妥的马车呢!”
老头儿喘了口气。
瞧着宝钗面色依旧沉静。
忙又补充细节说道:“那赶车的兄弟回来跟我说,路上都不敢跑快,生怕颠簸狠了,人会直接交代在车里了!原本可赶快的,硬是磨磨蹭蹭多走了几天。饶是如此,送到地儿的时候,那冯小郎也只剩一口游丝气儿了,怕是抬下马车人就没了!”
宝钗静静听着,面上不露声色。
心下却已了然。
房东怕担干系,所言应非虚假。
湘云这是不甘心,要做最后一搏!
宁可让丈夫死在求医的路上。
也不愿他憋屈地烂在这陋室之中。
这份决绝,倒真是她史湘云的性子!
再多盘问这老头儿已无意义。
宝钗不再理那喋喋不休的房东老头儿,只微微颔首,转身便走。
无论湘云是怨是念,为了让母亲安心。
这西山,我是非去不可的。
宝钗上了马车,帘子垂下。
隔绝了车外的喧嚣与寒冷。
“走吧,去西山。”宝钗吩咐道,声音平静无波。
三辆马车的轮儿滚动起来。
带着满满当当的年货,马车驶向城外官道。
车身微微颠簸。
宝钗的心也随之七上八下,难以安宁。
云丫头性子虽豪爽,却也最是重情。
若冯紫英此番真的救不回来,她骤失所爱,悲痛欲绝之下,会不会怨我?
又想湘云真的成了寡妇。
或许也并非全是坏事。
宝钗想起昔日园中姐妹。
迎春虽懦弱,如今也有了身孕,安稳度日。
黛玉那般孤高,而今如愿嫁了宝玉,双宿双飞,产下两个哥儿,一家人四代同堂,美满知足。
探春虽是远嫁,听说在那外地也是婆慈夫贤,过得和睦。
就连宝琴、岫烟,也都各自嫁人,有了归宿。
唯有我薛宝钗,空顶着“宝姐姐”的名头,却一直待字闺中。
如果湘云成了未亡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