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一醒,姜雪像往常一样醒来。
她睡上铺,又是在窗户边,天色朦朦亮就会醒来。
坐起身时,发现方茵已经醒了,拿着书在看呢。
姜雪笑着打招呼,“小茵,这么早醒啦!洗漱没?”
“早啊,雪姐,我洗漱过了。”方茵微微一笑,点点头。
“那一会,我们一起去食堂吃稀饭。”说着姜雪爬下床,拿了牙膏牙刷、洗脸盆走出宿舍。
十分钟后,姜雪和方茵下楼去食堂。
表姐李欣和方丽是喜欢睡懒觉的,平时两人没有八点半是不起床的。
胖姐今早难得没有早起,应该她货不多,不用那么早去上班了吧。
姜雪没有叫她,让她安稳地睡。
两人来到食堂。来吃稀饭的人不多,三三两两。
一张圆桌上放着一个大铝锅,两支大汤勺,另一张桌子放着一碟花生米、一碟榨菜,两盘剩菜,旁边站着几个人。
方茵去碗筷收纳盒拿了两副碗筷,打了两碗稀饭。
这时姜雪从厨房拿来一包榨菜,两人找了一张桌坐下。
吃完早餐,时间还早,七点不够。方茵说道:“姐,我们去善堂走走吧。”
两姐妹手牵手走进善堂。
姜雪来过一次,对于那么大姐大妈在做操,已经不那么惊讶了。
方茵却睁大她的眼珠子,“原来早上的善堂,这么多人在跳广场舞和跑步。我也好想来跑跑步,我明天一定把丽丽拉来。”
“你能丽丽这只小懒猪拉得起床来再说,她那一次去上班不是迟到的,你还想拉着她大清早陪着你跑步。”
说着姜雪牵着方茵的手走一个凉亭。
“雪姐,你就等着看吧。”方茵嘴角微微挂起,不知道她哪来的自信。
两人在石桌旁坐下来,姜雪拉住方茵的手,看着她微微一笑,“你和丽丽是同学吗?你们一起进入华泰厂的?”
方茵小脸干净好看,大大的眼睛,长长的睫毛,她带着淡淡的笑容,摇摇头,“我和丽丽是同学,我们从小学一年级就开始在一起玩。不过,我们不是一起进厂的。她比我先来一年,我是她介绍进来的。”
姜雪看方茵的年龄,如果还在读书的话,这时应该读高二高三了吧!
她问:“你和丽丽是初中毕业就没读了吗?”
“丽丽读到初二时就没有读了,我高一读了一个学期。”
方茵很平静的回应,脸上也带着笑意,但姜雪从她的话语里听出一些失落。
“那是为何?你们两个都没继续读?”
方茵低下头,苦涩一笑,“跟家庭有关,我们那里家家户户都是子女生得多,又是重男轻女,父母认为女儿早晚是别人家的,能读得几年书,认识几个字就可以了。”
姜雪气愤地说:“他们怎么能这样,女儿就不是亲生的?怎么能区别对待?”
“那也不能全怪父母,就拿我们的家庭来说,我们家里穷,兄弟姐妹多,如果让我一个人继续读下去的话,我弟弟妹妹就上不了学。我不怪我父母。”
“那你和丽丽不读书甘心吗?”
姜雪想着方茵的书包里还着课本,平时又是那么文静,肯定上学时是一个爱读书,成绩很不错的女孩。
“丽丽读初中时就谈了恋爱,无心读书,成绩又一般般。所以对于上不上学她无所谓。我就不同,我喜欢读书,很想上大学。但做人不能自私,不能因为我想读书,想上大学,就耽误到弟弟妹妹上学的年龄。”
这时方茵说话的语气带着酸酸的。
姜雪猜想到,应该是方茵的家庭经济不允许她和弟弟妹妹们一同读书。
“你家几个人在赚钱,你读书你弟妹就读不了?”
“家里只有我爸在赚钱,我们姐弟六人,我最大。现在我和二妹都出来打工赚钱了,其他四个弟弟妹妹都在上学。”
姜雪心里感叹,潮汕地区个个都是多子多福的家庭。
这个话题太沉重了,她就想着聊点别。
“对了,小茵,你和丽丽是两个性格不同的女孩,你们怎么会成为好朋友的?”
一听这话,方茵露出笑容,“我和丽丽两家是邻居,从我懂事起,我们就在一起玩耍,到了读书的年龄我们又一同走进学堂。再大一些年龄时,一些调皮的男生看我乖巧、安安静静,就想要欺负我,但丽丽总为我打架,赶走欺负我的男生。”
“那丽丽在初中的时候谈过恋爱,她有没有把他们的事说给你听?”
“肯定有,我们是无话不说的好姐妹。丽丽在初中至少读三个男生,她都有说给我听。”
“三个?”姜雪被这个数字吓到,小小年龄就谈了三,“那她在初中时,不会失身了吧?”
“那倒不会。”方茵笑着摇摇头,“别看丽丽性格外向,敢爱敢恨,她精着呢。她到现在还没和男的那个过?”
说到那个,她的脸色红了起来,表情有点羞涩。
看着方茵这么可爱,姜雪想要逗逗她,“那你呢,有没有男生给你写过纸条,追求过你呀。”
这下方茵的脸蛋更好,表情难为情,不过她还是点点头,“有,不过写给我的纸条都给丽丽收走,她不我看,说我是好学生就应该好好学习。”
姜雪笑了,方丽还会像一个大姐姐一样保护着方茵。
接着,方茵脸色黯然下来,“最后,我还是没能如丽丽期待的那样读上大学,高一下学期就辍学了。
“没有上大学就没有上大学,好好努,以后你的人生会更精彩。”
姜雪拍拍她的手背,拉着她站起来,“我们该去找临时做了。”
两人都没有戴手表,但看太阳,应该是上午八点多钟,是时候去找工作了。
方茵点点头,两人走出凉亭,朝阳落在她们的身上,一气金灿辉煌。
陈店内衣厂大大小小应该有上千家。
这里的本地人,每家每户几乎是开厂的,有的没能开厂,就开个十来人的加工厂。
姜雪和方茵打算先在附近找找看。
从溪南工业区到秀水路,两人走了两个小时的路,问了十几二十家工厂,都没有找到一个合适两个人的工作。
方茵是做订里布碗的,如果只打订里布碗,不管是长期,还是临时工都好找。
但方茵坚持要两人一起,不要姜雪的话,她也不要。
姜雪加花只学了一个月,还不是很熟,如果在本厂做的话,那是没问题的。
去做临时的话,没有工厂会接受这样半生不熟的。所以她只能找剪线头的活儿。
既然找剪线头,也没那么容易,几个厂是有招剪线头,但他们要长期工,不要临时的。
真是赚钱太难了,她们只能溪北走去。
两人走路走了大半天,被太阳晒得脸色红扑扑的,口干舌燥,但她们都舍不得买一瓶矿泉水喝。
不一会儿,两人从溪南来到溪北。刚下溪北桥,方茵指向前面一家工厂门口的一张红纸,“那里贴有招聘广告,我们上去看看。”
两人来到门前,仔细看着那张招聘广告,只见上面写着:拉牙一名、订里布碗一名、挂肩带并打花仔一名。
就是没有写剪线头。
“走,我们进去问问。”
每看到工厂门口有贴招聘广告,姜雪都要进去看看,不放过任何一个机会。
方茵有些面子薄,找工作都是姜雪冲在前头。
她带着方茵走进大门,穿过一个小院子,来到一个大厅,一个老头嘴里叼着香烟,坐在门口剪肩带。
姜雪上面问道:“大叔,你们这里要不要招记里布碗和剪线头,我们做临时的。”
老头一脸平静,把手中的烟头丢进脚下那个塞满烟头的八宝粥罐瓶中,“我打个电话给管理问问。”
说着老头站起身,走向办公桌,拿起桌面的内线电话,拨打出一个号码。
很快,老头把电话挂掉,转头对姜雪两人说道:“管理叫你们上去,四楼。”
“谢谢。”姜雪和方茵都很开心,连忙走向楼梯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