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越来越冷了,马东升和王素娥商量着去镇上买点布料回来,请个裁缝给一家人都做身新衣服穿。
马东升骑着自行车,快上柏油路时,突然听到一阵微弱的呜咽声。顺着声音的方向望去,就在柏油路边上,雾茫茫的,看不太清楚,似乎是有什么东西在蠕动着。
马东升使劲儿蹬着车子,加快速度跑到跟前,跳下车凑近一看:竟然是三只挤成一团的小奶狗!定是有人一早就把它们倒在这里了。小奶狗们紧紧的挤在一起,“呜呜”的叫着,冻得瑟瑟发抖,看着实在可怜。 看样子它们应该差不多满月了,要不然恐怕已经冻死了。
马东升知道,几个孩子前段时间一直想着养只小狗的,只是后来朱金山被赵家的狗给咬伤后,就再没有人提起了。不想,今天竟然在这遇见了,马东升想:“那就给他们带回去吧, 正好一人一只!”
这么想着,马东升也不去镇上了,决定先把这些小东西送回去再说。他把几只小狗抱起来,放在车后的背篓里,喜滋滋的掉转车头,脚下生风的往回骑。
到家时,孩子们已经在上课了。因为天气转冷,冯纤已经把门给关上了。马东升自然是不会去打扰他们的,他想直接把狗狗们带去厨房,让它们赶紧暖和起来。
王素娥出来见他端着背篓往屋里走,奇怪的问:“你怎么回来了?你那里面装的是什么东西啊?”
马东升笑眯眯的脸上,眉目舒展,他轻声说道:“你小声点儿,我可是带了好东西回来,你快来看!”表情和语气看起来很是神秘。
王素娥好奇地跟着进了厨房,看见背篓里的东西,她的眼睛一下子睁大了,满脸惊愕。那背篓里,又是黑又是白,毛茸茸的,还不时的动一下。 到底是猫还是狗?一时却分不清。
“这是啥啊?”王素娥轻声问道。
马东升笑着解释道:“狗!正好三只,孩子们正好一人一只!”说着话,眼里满是欢喜。
王素娥一听,也开心起来,家里好些年都没养猫狗了,一下子看到这么几只可爱的小奶狗,出现在眼前,如同家里来了贵客,高兴得有些不知所措。
最后,按照老规矩,王素娥小心翼翼地一个个, 动作轻柔的捉住它们的两只前腿,走到灶台前,神态虔诚的拜了三拜,嘴里咕咕哝哝的祷告:“灶神菩萨保佑啊,这是我们家的狗,你定要保佑它,看着它不要乱跑,让它好好的看家护院啊!”
拜完之后,又将小狗弄到院子外面远远的地方,一边用树叶轻轻地擦拭它们的屁股,一边教育,说:“你要记住,在屋里吃饭,在这个地方拉屎、撒尿,你要是不听话,就会被打死的。”
王素娥给每个狗狗都完成了这个仪式,才把它们放在柴草堆上,马东升从头到尾都笑眯眯的看着。这个流程应该是祖辈传下来的,他这会儿看着王素娥的动作,便不由想起了自己小时候,母亲也是这样,抱着小狗拜灶神,教它爱干净的情形。
王素娥有些担忧地说:“我去给它们做个窝吧,这么一点大,也不晓得会不会就这么被冻死,那别说陪孩子们玩耍了,说不定反还把他们全给惹得哭起来呢!”
马东升乐呵呵地说:“你别管那么多,看起来它们应该也满月了,只是大清早在外面待的太久,看着很冷的样子。只要让它们趴在柴草上,一会儿也就不冷了。做狗窝什么的,等几个孩子去做,他们肯定特别喜欢干这事儿。”
王素娥想想也是,只要大人一提醒,孩子们一定会抢着去干这件事的。
两人这才坐下来,仔细打量着这几只小狗。它们的眼睛清澈而明亮,全都小心翼翼的盯着人看,直看得人心里发软;耳朵时不时微微抖动一下,仿佛是对周围陌生的环境还心存警惕。 马东升正想伸手去抚摸它们的毛发,就听见堂屋的门开了。
马东升像个孩子一样,赶紧站起身,走到厨房门口喊:“孩子们,快来看看,我给你们带了什么回来!”
孩子们一窝蜂地跑过来,进屋顺着马东升的指点,就看到了柴草堆上的三只小狗,顿时惊喜的又蹦又跳,盯着小狗的眼睛更是亮晶晶的。
马东升笑眯眯的说:“喜欢吧?你们喜欢哪个,就自己去选,刚好你们一人一只呢!”
三个小崽崽开心坏了,异口同声的喊着:“谢谢马爷爷!”
“谢谢马爷爷!”
“谢谢爷爷!”
马毅一边道谢,一边兴奋地扑过去,小心翼翼地抱起那只白色的小狗,满脸欢喜的说:“哥哥, 小姑姑,我选这只,你们可别跟我抢,我觉得它最可爱了!”
林昊说:“我们才不会跟你抢呢!”一边说着,一边伸手抱起了那只黑白花的,递给玉凤,说:“小五,这只花的你喜不喜欢?”
玉凤赶忙伸手接过来,欢喜的说:“喜欢!我就养这只!”
小狗好像也很喜欢玉凤,赶紧伸出它的小舌头,轻轻的舔舐着她的小手。
林昊笑嘻嘻抱起了另一只黑色的小狗。其实一开始他就看中了这只黑色的小狗,现在也是称心如意了。
三个孩子开心得不行,跑到街沿上,嚷嚷着要比比谁的狗狗更好看。
众人出来,一个个仔细看过去,马毅手上那只纯白色的,一点儿杂色都没有;林昊抱着那一只是纯黑色的,也是一点杂色都没有。
玉凤的这一只黑白的,众人仔细查看一番:这要说仔细点儿……还,真的是一言难尽! 它身上的毛全是白色的;尾巴尖儿是黑色的;四只脚也是黑色的;尤其是那张脸,半边白的,半边黑的,看着真的很……特别!
马东升跟王素娥刚刚都没有仔细看,只以为它就是只黑白花的狗。现在这么一看,两人心里都不由的“咯噔”一下:农村里有好些说不清,道不明的忌讳。
比如有人发现家里的杂色猫狗,仅尾巴尖儿有一截儿是白色的。那一定会被抓住,把那一截尾巴给剁掉的。据说,那样的尾巴留着,会对家里老人不利,因为它预兆主人家里很快会办丧事。
马东升和王素娥开始只以为,是人家嫌弃家里狗多了,不想养,才远远扔掉的。现在看来,恐怕是因为这一只长得太邪气,人家才连带着把这一窝狗崽子全扔掉的。
这样一想,两人脸色都变了,心里更是不由的惊慌起来,这要真有什么事,可怎么办?现在已经被玉凤抱在手上了,要是对孩子有什么防害,哪?怎么跟苏建国和冯巧交代啊?
冯纤走出来,就看到了这一幕:孩子们笑得一脸灿烂,看着各自怀里毛茸茸的小狗,叽叽喳喳的又说又笑;可两个老人却满脸沉重,仿佛遇到了特别棘手的问题。
冯纤以为他们是为别的什么事情担忧,急声问:“爸、妈,你们这是怎么了?是发生了什么事吗?”
几个孩子听了也抬头看向两人。
马东升迟疑着不知如何开口,王素娥说:“他以为人家嫌狗多了,才倒在外面,就弄回来给几个孩子养。结果,这时候仔细一看,才发现小五手上这只小狗,毛色这么奇怪。恐怕人家也是养到满月才发现的。因为看着邪性,才把一整窝小狗全给扔出来的!”
冯纤凑过去,接过小花狗认真观察,不由莞尔一笑,说:“爸、妈,你们不要相信那些传言,那根本没有什么科学依据。这狗狗的毛色,就象人类的肤色,除了我们黄种人,还有白种人和黑种人呢!”
马东升说:“可有的事情也说不准啊,不是说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吗?要不还是送走吧!我怕……”
玉凤踮起脚,从冯纤手上接过小狗,紧紧抱在怀里。那小狗一双黑曜石般的眼睛,定定的看着玉凤,两只黑色的小前爪牢牢的抓着她的衣服,仿佛知道这些人在说,要把它给扔掉似的。
玉凤一手抱着小狗,一手轻轻的在它背上轻抚,嘴里还柔声安慰,说:“狗狗,你别怕!我不会让他们把你扔掉的,以后你就跟着我,我天天给你吃好吃的!”
这狗好像特别有灵性,听了玉凤的话,它好像找到了靠山,也不管周围的人了,只管舔舐着玉凤的手背,还使劲儿摇着它的尾巴,表达着它对主人的喜爱之情;而玉凤摸着它茸茸的暖暖的毛发,感受着手上柔软顺滑的触感,只觉心里特别的温暖、安宁。
林昊听了马东升和王素娥的话,不由轻轻的皱起了小眉头,他对玉凤说:“小五,你跟哥哥换着养吧?哥哥把这只黑的给你,你把那只花的给哥哥!好不好?”
玉凤还没来得及说话呢,小花狗已经转过头去,眼睛瞪着林昊,嘴里发出“呜呜”的声音,好像很生气的样子。
玉凤赶忙摸摸它的脑袋,安抚好了它的情绪,才对林昊说:“昊昊哥哥,我不换,我就养它!”说完还用自己的额头,轻轻的碰了碰小狗的脑袋。小花狗越发高兴了,开始疯狂的摇着它的小尾巴,把那尾巴上的黑毛毛都摇成了残影。
马东升和王素娥无可奈何的对视一眼,知道这狗肯定是送不走了。
马东升对王素娥和冯纤说:“那这些事情既然说不准,就先不管了。先准备搭个狗窝吧, 现在还这么小,就把它们放在一起养。等长大些, 天气也暖和了,再把它们分开!”
王素娥也是这个想法。冯纤看他们转变了态度,知道他们不是迂腐的人,心里很是高兴,说:“爸妈,这个你们不用操心,这狗窝就让孩子们去搭吧!”
玉凤和林昊听说小狗不能跟他们回家,开始还有些遗憾,冯纤对他们说:“你们的马爷爷说得对,等它们长大一些,天气也暖和了,你们就可以想把它们带到哪里去,就带到哪里去了!”
几个孩子一听,想想以后走到哪里,都有小狗狗跟着的快乐时光,顿时满心欢喜。冯纤带着林昊、玉凤和马毅在院子的角落里,开始寻找合适的材料。
他们翻找出一些小木板,林昊和马毅就负责一块一块的搬运到街沿上去;冯纤在厨房用柴刀把谷草靠下端的一段截去,玉凤就负责把柔软的上半截抱出去备用。
一切材料备好,冯纤就教他们如何搭建框架,几个孩子学得有模有样。
不一会儿,一个简易的狗窝雏形就出来了。玉凤抢着负责后续的工作,用软软的干草把里面铺好,又细心的用手这里拍拍,那里压压,最后才把王素娥拿来的旧衣服放里面。
三只小狗被小心翼翼地放了进去。小狗们在新窝里好奇地嗅着,然后舒服地趴下,互相依偎在一起。
孩子们看着自己的劳动成果,开心地笑了。玉凤轻轻摸了摸小花狗的头,说:“以后这里就是你们的家啦。可不要乱跑哦!”
林昊和马毅也摸着自己的狗狗, 舒服的触感让他们也舍不得放手。林昊一本正经的叮嘱说:“你们好好待在一起,可不许打架!”
马毅笑嘻嘻的说:“哥哥,它们是不会打架的,它们是兄弟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