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场上摧枯拉朽的胜利,带来的不仅是财富和权力,更是无与伦比的影响力。宋晓辉深知“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道理,在整合了上层力量后,他将目光投向了更广阔的民间基础。
在他的授意下,“蓉城经济发展共同体”正式发布了名为 《蓉城产业升级与民生改善白皮书》 的宏伟规划,并通过各种渠道,以通俗易懂的方式向全体市民宣传。
这份白皮书的核心,除了之前提到的十大重点产业方向,更引人注目的是两项惠及普通民众的超级工程:
一、“老城区新生计划”:旨在对蓉城那些饱经风霜、设施老旧的传统街区进行全面的、人性化的升级改造。不是粗暴的拆迁,而是保留城市记忆和烟火气的基础上的有机更新。完善水电燃气网络,增加公共绿地和休闲空间,引入智慧社区管理系统,并扶持老街坊们发展特色民宿、文创小店等。
二、“蓉城未来产业园”:在郊区规划建设一个集研发、生产、生活、生态于一体的现代化产业新城,重点吸纳共同体内的创新企业入驻,预计将创造数十万个高质量就业岗位。
消息一出,全城轰动!
以前,这种宏大规划老百姓总觉得离自己很远。但这次不同,新宋氏和共同体展现了足够的实力和诚意。尤其是“老城区新生计划”,直接关系到无数普通家庭的切身利益。
老王面馆里,街坊邻居们热议非凡。
“听说了吗?晓辉他们要改造咱们这片老街区了!说是电线水管全换新的,还要在街角建个小公园!”
“可不是嘛!我家那小子,学计算机的,正愁没好工作,听说那个未来产业园招人,待遇好的嘞!”
“我就说晓辉是干大事的人!心里装着咱们老百姓呢!”
王叔更是笑得合不拢嘴,逢人便说:“看见没?我早就说过,晓辉这孩子,仁义!”
与此同时,新宋氏的公关团队和共同体的成员企业,也发动了强大的宣传机器,线上线下全方位覆盖,将共同体的理念和规划深入人心。甚至姜灵儿还搞了个“符文助力老城区”的直播,用她那些有趣的小发明演示如何让老旧社区变得更智能、更安全,吸引了大量年轻人关注。
民意,如同百川归海,以前或许还有人对新宋氏的快速崛起心存疑虑,此刻却彻底转化为支持和拥戴。“蓉城之王”的称号,不再局限于商界和地下,开始真正在普通市民心中扎根。
夜凰监控着网络舆情,向宋晓辉汇报:“支持率超过百分之九十五,负面声音几乎可以忽略不计。民心可用。”
宋晓辉站在办公室巨大的落地窗前,看着脚下这座生机勃勃的城市,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商业帝国的基石是资本,而王座的基石,是人心。
现在,他两者皆备。
蓉城这片天地,已然被他经营得铁板一块,风刮不进,水泼不入。是时候,将目光投向那些尚游离于此方秩序之外的最后领域了。
(第一百二十三章 完)
【字数:约215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