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风裹了裹身上那件破烂的衣服。
将半张脸埋进领口里。
他们沿着边境线,已经走了半个多月。
在接近京畿的地方,转为徒步又走了半月之余。
他眯着眼,望向远处京畿的方向。
心中却无半点抵达目的地的喜悦。
他和身边的狼十三,还有身后那几十名同样装扮的兄弟。
一路向南,啃着混着沙土的干粮。
喝着路边泥坑里冰冷的水。
甚至为了演的更像一些。
还和真正的流民抢过发霉的饼子。
狼十三嘴唇干裂,渗出血丝。
他不像秦风那般感慨万千。
只是默默的走着,将沿途看到的一切都刻进脑袋中。
越是靠近京畿,他们心中的疑惑就越重。
范文程给的情报里。
陈墨治下,民不聊生,饿殍遍野。
可他们看到的,却是另一番景象。
沿途的村镇,虽算不上富庶。
却家家户户有炊烟,田间地头有人影。
甚至还能看到一些身披玄甲的士兵。
在帮着老百姓种地,修缮水利。
就连抢饼子的流民,都是山中无处藏身的山贼所化。
那些士兵,对待老百姓没有一丝骄横。
只是专注的做着手上的工作。
时不时和百姓聊上几句家常。
“老乡,今年种了几亩地啊?”
那老丈笑着答道。
“托定国公的福,够吃了,还能匀出一些卖掉存些钱,给孙子娶媳妇呢!”
每个百姓看到这些玄甲兵,没有一个人露出惊恐之色。
这一切,都好像与暴政二字,扯不上什么关系。
“老秦,不对劲!”
狼十三终于开口,声音沙哑。
“太……干净了!”
秦风没有回答,只是点了点头。
对啊,太干净了!
不止是村镇,还有人心。
那些百姓看向他们的眼神中。
没有鄙夷、没有麻木。
竟是投来同情的目光。
甚至还有一些百姓,会将家里的口粮分给他们这些衣衫褴褛的“流民”。
这绝不是一个被暴政压迫地区该有的样子。
就连盛京,也做不到这样!
终于,京师厚重的城墙,出现在眼前。
仅仅一座城墙,就将众人的心提到了嗓子眼。
城墙经过一年的修缮,已经没有了战争的痕迹。
城楼上巡逻的玄甲兵,整齐划一。
仅这城门的气象,就已胜过盛京太多。
城门下,排着等待进城的队伍。
没有丝毫混乱和拥挤。
负责维护秩序的玄甲兵,没有呵斥,也没有驱赶。
更没有索要任何好处。
二人来到城门下。
守门的士兵只是上下打量了二人一眼。
便随便问道。
“哪里来的?”
秦风连忙用练了许久的晋地口音答道。
“晋北来的……”
士兵点点头,没有再多问。
只是指了指旁边一个木棚。
“去那里登记一下,先喝点热粥,会有人给你们安排工作,养活自己。”
说完,便挥挥手不再理会。
秦风和狼十三面面相觑。
就……这么简单??
他们练了一路的晋地方言,准备了无数应付盘问的说辞。
结果……就这?
人家压根就不在意。
好像压根一点都不在乎会不会混进来细作。
这种感觉,让二人心中一阵失落……
对,就是失落。
端着热气腾腾的米粥,狼十三的手微微颤抖。
粥很稠,里面竟然还有肉末和菜叶。
他一口气喝了个底朝天,舔了舔碗底。
眼中是许久未见的满足感。
还有深深的凝重。
一碗粥,便可见一斑。
这绝不可能是为了迷惑他们而刻意准备的。
没人知道他们会什么时候来,也没人知道他们会从哪个城门进。
这足以证明,城中百姓,根本不缺吃的!
走进城内,眼前的景象更是颠覆了他们的认知。
街道上干净的就像盛京那些达官贵人的庭院。
街道两侧,商铺林立,人来人往。
路边只有摆摊的小贩,推着独轮车送货的工人。
却没有一个乞丐。
每个人似乎都有自己的事情要做。
“平价司有令!根据卖相不同,今日米价,不得超过一百五十万每斗!”
“朝廷招募修缮杂工,每日管两餐,每日三十文!”
一个个醒目的公告招牌,解答了二人心中的疑惑。
陈墨的新政,就是用了一种他们无法理解的方式,让百姓们都有了活路。
只要有了活路,就有了希望。
而盛京,看似繁华。
那也只是八旗的繁华。
普通大清百姓,无一不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就在这时,一阵朗朗的读书声,从不远处传来。
声音清脆,稚嫩,却充满力量。
秦风循声走去,抬头一看。
那是一座宽敞的大院,门上挂着牌匾。
“星火院”!
院子里,数百个孩童,穿着干净的布衣。
正齐齐坐在板凳上,跟着一位女先生读书。
他们脸上,洋溢着天真的笑容。
朗读的内容,二人能听得懂,但黑板上写的内容。
二人却是闻所未闻。
都是阿拉伯数字和加减乘除的数学符号……
秦风的心,被狠狠的刺了一下。
在大清。
汉人的孩子,能读书的万不存一。
更别说这些一看就是流民中收容的孩子。
陈墨!!!
他竟然在为这些底层的孩子,开民智?
这已经不是简单的收买人心了。
这是在断了所有士绅贵族们统治的根基!!!
这是在培养只属于他陈墨自己的,全新的未来!!
这是何等长远的目光!
何等恐怖的格局!
狼十三只是注意到,这些孩子用的纸张和手中的书写用的炭笔。
这些,都是在盛京达官贵人府上才能见到的东西。
这些细节。
无一不在彰显陈墨治下恐怖的生产力。
二人浑浑噩噩的走在街上。
心中的震撼,久久不能平静。
直到他们走到一处围满了人的告示墙。
“华夏大学府,招生简章!”
秦风挤进人群,一字一句的念给狼十三听。
“为兴我华夏,开万世太平,定国公特设立大学府!”
“不问出身,不论文武,凡有才学之士,皆可报考!”
“下设文、理两科!”
“文科考经义、律法、时政!”
“理科考格物、算数、工学、医学!”
看完告示,秦风终于明白,为何范文程会如此的凝重。
那些被大儒们斥为动摇国本的东西。
竟然堂而皇之的,成为和经义并列的取士之道!
陈墨,是个妥妥的实干派!
他要的不是那些之乎者也。
要的是能为他开疆拓土,救死扶伤,打造神兵利器的实干之才!
秦风脸色苍白。
失魂落魄的走出人群。
怪不得,天井关、真定府大胜,陈墨根本没有乘胜追击!
陈墨似乎从来都没有将大清放在眼里。
他要颠覆的,不是他大清的领土,而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