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6 年 9 月的北方县城,秋老虎还没完全退去。县一中的红砖教学楼前,两排白杨树的叶子刚染上浅黄,风一吹,簌簌落在穿着蓝白校服的学生身上。沈浩背着新书包,站在教学楼门口的公告栏前,盯着初一(3)班的名单看了第三遍 ——“沈浩”“林晓雅” 两个名字紧紧挨着,下面还标着 “同桌”,他忍不住笑出声,转头就看见晓雅背着同样的书包跑过来,马尾辫上的粉色皮筋还是小学时他送的那根。
“沈浩,咱们真的是同桌!” 晓雅手里攥着刚领的课本,眼里亮闪闪的,“刚才李老师(小学班主任,现在带初一语文)还跟我说,让咱们继续互相帮衬,保持小学的劲头,争取三年后一起考重点高中。” 沈浩接过她手里的数学课本,帮她把褶皱的书角捋平:“肯定的,咱们小学能一起考一中,初中也能一起考高中。对了,今天放学我陪你去买作业本吧?你小学用的那个本子快没了。”
两人并肩往教室走,一中的校园比小学大多了,操场上有新修的篮球架,走廊里挂着 “欢迎新同学” 的红横幅,连课桌椅都比小学的宽敞。他们的座位在第三排靠窗,窗外能看见操场的白杨树,沈浩把自己的橡皮掰成两半,递给晓雅:“这个橡皮软,擦字不脏本子,你用。” 晓雅接过,放在新课本旁边,小声说:“明天就是我生日了,我妈说晚上做我爱吃的糖醋排骨,你要是有空,来我家吃饭吧?”
沈浩心里一动,赶紧点头:“有空!我妈昨天还问我,要不要给你带点草莓味的泡泡糖当生日礼物,我说你现在爱吃橘子味的了。” 晓雅笑着点头,眼里却闪过一丝失落:“就是我爸不能回来 —— 他昨天打电话说,在乡下评上‘优秀教师’了,学校让他留着做示范课,没法赶回来,只托同村的王叔叔带了个礼物,说是乡下供销社买的笔记本。” 她说着,从书包里掏出个蓝色封皮的笔记本,封面上印着 “好好学习”,边角有点粗糙,是乡下常见的款式。
沈浩看着笔记本,心里悄悄记下:晓雅爸爸没能回来,她肯定有点遗憾,得给她准备个像样的礼物,既补她的遗憾,也庆祝他们一起考上一中。晚上放学回家,他没直接去小卖部,而是绕到胡同口的 “晨光文具店”—— 小学时买练习册的地方,推开门就问老板:“叔叔,有没有英雄牌的钢笔?要最好的那种。”
老板正趴在柜台上算账,抬头看了他一眼:“英雄牌有普通的,15 块钱一支,最好的是金笔,88 块钱,县城就我这进过两支,平时没人买,你一个学生买这个干啥?” 88 块钱 —— 沈浩心里算了算,之前磁带生意攒的钱还剩 300 多,足够买,但这确实是笔 “巨款”,相当于普通工人半个月的工资。他咬了咬牙:“我要金笔,您给我留着,我明天来买。”
第二天一早,沈浩把 88 块钱用手绢包好,揣在棉袄内兜,趁着早读前的时间,跑遍了县城的三家文具店 ——“晨光”“知音”“便民”,确认只有 “晨光” 有英雄金笔,而且是最后一支,笔身是黑色的,笔帽上刻着金色的 “英雄” 字样,笔尖闪着细弱的金光,老板说 “这笔写字顺溜,能用十几年,以后上高中、大学都能用”。他毫不犹豫地掏出钱,老板还特意找了个红色的纸盒,把笔装进去,系上根红绳:“送人的吧?这盒子喜庆,拿着好看。”
白天的课上,沈浩总忍不住摸兜里的笔盒,想着晚上怎么给晓雅惊喜。数学课上,老师讲 “有理数”,他故意跟晓雅传纸条:“晚上吃完饭,我有东西给你,在你家楼下等你。” 晓雅回纸条:“是泡泡糖吗?我妈说不让我吃太多甜的。” 沈浩看着纸条笑,在后面画了个小钢笔的图案,没再回复。
晚上六点,沈浩提着妈妈做的红烧肉(特意让妈妈多做了一份,给晓雅家当晚饭),走到晓雅家楼下。楼道里的灯泡坏了,他摸黑往上走,手里的笔盒被攥得发热。刚到三楼,就看见晓雅家的门开着,暖黄的灯光从门缝里漏出来,还能听见晓雅妈妈的笑声:“小浩来啦?快进来,糖醋排骨刚做好,热乎着呢。”
饭桌上,晓雅妈妈把一块最大的排骨夹给沈浩:“多亏你小学帮晓雅补语文,不然她也考不上一中,以后初中还要麻烦你多带带她。” 晓雅爸爸的礼物 —— 蓝色笔记本放在桌角,晓雅偶尔会摸一下,眼神里还是有点失落。沈浩赶紧说:“阿姨,晓雅现在数学进步可快了,昨天模拟考还考了 85 分,比小学好多了。” 晓雅被说得脸颊发红,轻轻踢了他一下,眼里却有了笑意。
吃完饭,晓雅要帮妈妈洗碗,沈浩趁机说:“阿姨,我跟晓雅下去买瓶酱油,家里酱油快没了。” 晓雅妈妈笑着点头:“去吧,早点回来,晚上风大。” 两人并肩下楼,楼道里没灯,沈浩从兜里掏出打火机,打着火照亮路,火苗映着晓雅的脸,比灯光还暖。
走到楼下的老槐树下,沈浩停下脚步,从书包里掏出红色的笔盒,还有一张折得整整齐齐的纸条,递到晓雅手里:“生日快乐,这是给你的礼物。” 晓雅接过笔盒,打开一看,里面的英雄金笔闪着光,她一下子愣住了,手指轻轻碰了碰笔帽,声音有点发颤:“这…… 这太贵重了,我不能要,88 块钱呢,我妈说这是奢侈品。”
“不贵重,” 沈浩赶紧把笔盒往她手里塞,又把纸条递给她,“你看这纸条,我写了‘也替你爸爸补份礼物’—— 你爸爸没回来,我帮他补一份,以后你用这支笔写作业,就像他在身边一样。而且这不算单纯的生日礼物,算咱们提前庆祝三年后一起考上重点高中,到时候我再给你买支更好的。”
晓雅展开纸条,上面是沈浩工整的字迹:“晓雅生日快乐,愿这支笔陪你写好每一篇作文,走好每一步路,咱们一起考高中,一起奔向更远的地方 —— 也替叔叔补份礼物,他的优秀,你也要传承呀。” 眼泪一下子涌进晓雅的眼眶,她赶紧擦了擦,咬着嘴唇说:“那…… 那我收下,以后我用这支笔写的第一篇作文,就写《我的同桌》,写咱们从小学到初中的约定。”
沈浩笑着点头,从兜里掏出颗橘子糖,递给她:“快回去吧,阿姨该担心了,明天早上我还在楼下等你,一起去学校。” 晓雅接过糖,把笔盒紧紧抱在怀里,像抱着件宝贝:“嗯!明天我用新笔写作业,你要是有不会的数学题,我也帮你讲。” 她转身往楼上走,走了两步又回头,对着沈浩挥了挥手,路灯把她的影子拉得很长,马尾辫上的粉色皮筋在夜色里闪着微光。
沈浩站在槐树下,看着晓雅家的灯亮起来,才转身往家走。胡同里的风裹着桂花香吹过来,比白天暖了些。他想起小学时两人约定考一中,现在实现了;现在又约定考高中,以后还有大学 —— 手里的打火机还没灭,火苗轻轻晃着,像他心里的希望,又暖又亮。
回到家,李秀莲正在小卖部整理磁带,看见他回来,笑着问:“给晓雅的礼物送出去了?她喜欢吗?” 沈浩点点头,坐在柜台前,帮妈妈理货:“喜欢,她说以后用那支笔写作文,写咱们的约定。” 李秀莲摸了摸他的头:“你这孩子,心思比女孩还细。以后初中学习紧,别总想着做生意,把成绩保住,跟晓雅一起考高中。” 沈浩应着,心里却在盘算:周末再去市里进点初中的辅导书,跟晓雅一起用,既能帮她学习,也能让自己的成绩更稳。
第二天早上,沈浩在楼下等晓雅时,看见她背着书包跑过来,手里拿着那支英雄金笔,笔尖已经吸好了墨水:“你看,我昨天用它写了篇作文,李老师还夸我字写得好看,比以前工整多了。” 沈浩笑着说:“那当然,这可是英雄金笔,写出来的字肯定好看。快走吧,早读要迟到了,今天要背英语单词呢。”
两人并肩往学校走,阳光照在他们身上,把影子叠在一起。一中的教学楼越来越近,白杨树的叶子在风里晃着,像在为他们的新约定鼓掌。沈浩想起昨天晓雅红着眼眶收下笔的样子,想起纸条上的话,心里满是踏实 —— 从小学到初中,从一中到未来的高中,他会一直陪着晓雅,一起努力,一起实现一个又一个约定,就像这支英雄金笔,耐用、可靠,能陪着他们走过很长很长的路。
课间的时候,晓雅把那支金笔放在课桌中间,跟沈浩说:“咱们共用这支笔吧,你写数学题,我写语文作文,这样就像咱们一起用它奋斗一样。” 沈浩点点头,拿起笔,在草稿纸上写下 “一起考高中” 五个字,字迹工整,闪着淡淡的金光。晓雅看着,忍不住笑了,从兜里掏出颗橘子糖,递给沈浩:“给你,昨天你送我的,今天我也给你带了一颗,甜的。”